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昨天凌晨,華晨宇在微博曬出了13屆快男前十強合照,感謝並艾特王牌節目組給他們製造重聚的機會。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這條微博轉發量達到100萬+,這波合體無疑又勾起了許多90後網友滿滿的回憶。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上次重聚還是去年左立結婚時,伴郎團相全是當年的快男們,那一次是他們最完整的聚會。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不過在花花曬出來的合照中並沒有看到歐豪,疑似因為檔期排不開,沒時間和兄弟們一起相聚。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6年過去了,舞臺上的這些人,有些早已經談出觀眾視線,有些仍然在追求夢想的軌道上前行。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冠軍花花依舊在音樂的道路上努力著,多次參加各種音樂節目,擔任《明日之子》的星推官,還獲得了年度最佳男歌手,並且還是90後在鳥巢開演唱會的第一人。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亞軍歐豪憑藉一部《左耳》向演藝圈轉型,各種影視片約不斷。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左耳》裡的張漾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少年》裡的蘇昂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悟空傳》裡的天蓬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季軍白舉綱的人氣雖然比不上前面兩位,目前在音樂方面還沒有什麼出色的作品,但他也在一直努力著。去年在《中餐廳》裡憑藉耿直的性格收穫了許多粉絲,觀眾緣不錯。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於朦朧參加完比賽後淡出一段時間,後來憑藉一部網劇《太子妃升職記》重新出現在熒幕上,當年呆萌的形象圈粉不少。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的暖心四哥。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軒轅劍之漢之雲》裡的暮雲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小扒只想說,他真的很適合古裝仙俠劇的造型。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從2004年《超級女聲》開始,娛樂圈掀起了全民選秀熱潮,改變了大陸音樂市場被港臺歌手佔據主要地位的狀況。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後來的《快樂女聲》《快樂男聲》為音樂圈輸送一波又一波兼具實力與人氣的音樂人才,比如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張傑、甦醒、華晨宇、白舉綱等。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伴隨互聯網人工智能普及,直播興起,普通人可以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傳播自己的作品,傳統的電視選秀不再適合這個時代的發展,因此就有了《偶像練習生》《創造101》《演員的品格》《以團之名》等偶像養成類節目。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偶像養成類節目可以說是全民選秀的升級版,過去熱衷於選秀投票的那群粉絲大部分轉化為今天偶像養成裡最具有行動力的忠實粉絲。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粉絲不再是單方面支持自己的偶像,雙方互動成為節目的核心。這些選手只要有粉絲支持,然後再經過經紀公司的包裝與宣傳,就可以出道成為一名偶像。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所以就有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蔡徐坤、陳立農、侯明昊和孟美岐、吳宣儀、楊超越等一大波偶像頻繁活躍在觀眾視線。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反觀以前選秀出道的那些成員,如果沒有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很快就會被觀眾遺忘在記憶裡。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王牌節目組抓住觀眾的懷舊情懷,這季多次打感情牌。

《天龍八部》劇組重聚。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還珠格格》劇組重聚。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節目歷史最高熱度比上一季還高,微博話題討論量基本持平。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實時熱度和實時播放量更是甩了同期幾檔綜藝幾條街。沒錯,他就是那個整條gai最靚的仔!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嚮往的生活》第三季已經開始錄製,其中一期的飛行嘉賓是05年超女周筆暢、葉一茜、紀敏佳、黃雅莉,14年後重聚,給網友們上演了一場非主流回憶殺,然而90後已經過了那個喜愛非主流的年紀。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很多網友看到劇透照片以後,有的在感慨青春,回憶那段拿著手機發短信投票追星的日子,有的在調侃綜藝千篇一律的懷舊路線。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懷舊是一個很好的主題,但如果在同時段內頻繁出現類似的主題題材綜藝,觀眾難免會產生情感疲勞。

懷舊只是一個亮點,而創新才是一個節目一直存在的動力。

超女快男重聚上綜藝,觀眾的感情還能販賣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