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這件事,馬虎不得

帶娃這件事,馬虎不得


看著娃活躍的樣子,各種頑皮也是欣喜的。

前兩天娃的高燒昏厥嚇得我們心驚肉跳的,想想對於孩子的第一性原理都是健康快樂,可是慢慢的就會忘記這個初衷,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多。


想起自己在寶寶一歲前都是超級敏感的,有時候娃睡的特別香,連呼吸都是輕微的,我會發神經一樣湊近感受一下他的呼吸,有時候還會去碰碰他,看到他輕微翻一下就放心了,真是感受到了生命的偉大,也見識到生命的脆弱,所以異常珍惜。

很多有娃的人都有共鳴,小兒難養、帶娃都能搞定也就沒什麼搞不定的了,當


帶娃這件事,馬虎不得


過媽的有種韌勁是其他人無法比的。

沒娃之前完全理解不了,記得有個朋友說她兒子是八個月之後就完全自己帶,那時我家娃才兩三個月,我說八個月之後都很好帶了吧,八個月之前那種細微的照顧真是要把人搞瘋了,稍微不注意就可能造成一些讓自己抓狂的小狀況,比如醃脖子,紅屁股,吐奶,拉肚子、、、


可是真的當自己家娃八個月以上以後才發現挑戰才剛剛開始,還真是不容易,各種大小狀況,本來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可是如果沒有心理準備或者有完美要求,就會攻擊自己,覺得自己不是合格的媽媽。


帶娃這件事,馬虎不得


話說我家娃體質還不錯的,很少生病,感冒發燒也是吃點藥細心照顧一下就好,這次疫情當前,竟然發燒快兩天還沒好,而且很反覆,看著溫度降下去了沒一會又開始燒,一會喊熱一會喊冷,所有藥店都買不到退燒藥,平時備的藥箱也沒帶回來,去鄰居家找到半瓶布洛芬,就差那麼一次的量,再次燒的之前一直喊冷,就捂的有點厚,他背對我坐著,完全沒有注意到表情,講書講著講著沒有迴音,我想睡著了嗎,然後聽到吐口水的聲音。


剛好婆婆來叫吃飯,看見了孩子的表情,嚇得大叫趕緊去醫院,我一看孩子嘴唇都發紫了,眼睛直翻翻,嘴角都是口水,娃爸衝過來抱起娃就說快點收拾一下去醫院,路上一直跟娃說話,一直掐人中,婆婆也用她信仰的方式在祈禱,感覺自己是被婆婆那瞪大的眼睛和對著娃兇狠的喊一些話嚇的心驚肉跳的。


幾分鐘到醫院,路上風吹一下好像緩解了,慢慢恢復了一些,醫生幫忙物理降溫,讓站在風口吹吹,開車一定要開著窗子,保持空氣流動,由於特殊時期只能到指定醫院去,其他醫院都不給開藥。


於是一個醫生開車跟著我們轉到另一個醫院,到了就一路跟著各種登記,檢查,取報告,取藥,特別負責,也見識到祖國的強大,發一條短信立刻定位14天所在地,工作人員連續四五天的電話回訪,詢問情況,測體溫要拍照發過去核實,真的是非常非常負責用心。


帶娃這件事,馬虎不得


在醫院取到藥趕緊餵了一次,一路上各種互動,引導孩子說話,他就是緊閉嘴巴不說,一看那眼神就知道只是不想說(娃爸一直擔心燒傻),想起上午他說嘴裡的線斷了(實則是咬破嘴裡一點皮)

你嘴裡的線好了嗎?

好了(終於肯開口了)

你想吃什麼呢?

薯條(汗)

孩子總算過了這個小關,可以繼續快樂成長了。

分享這些主要的目的是跟所有朋友做個覆盤:

首先,我覺得在育兒路上,一定要先知先覺,很多東西都要提前準備,孩子成長很快,我們來不及隨時跟上。

比如育兒知識,比如常見的緊急救急情況。

一定是等孩子出現狀況我們再去了解的時候已經晚了。


其次就是,無論孩子大小,無論孩子健康與否,家裡的常用藥都需要備一點,遇到任何狀況一定要冷靜不慌張,有自己應付不了的狀況一定要去醫院,要信任醫生,不要覺得醫院就是為了讓你多付錢就故意誇大病情,醫生說的都是客觀存在比較嚴重的後果,很多悲劇都是家長不信任醫生,耽誤了救治的最佳時機。


第三,育兒路上一定要謹小慎微,萬萬不可走僥倖心理,每年有多少因為照顧孩子大意的悲劇發生,燙傷的、摔傷的、走丟的,甚至發生生命危險的,數不勝數,危險時刻都在,一定要提高警惕。


最後,育人育己,育兒之前,先把自己提升上來,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這也是很多夥伴即使單身,沒有結婚沒有孩子,卻依然在學習家長營的課程,為這些先知先覺的夥伴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