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譯:逆行武漢的“紅衣戰士”

退伍軍人宋明譯當初和戰友來到武漢時,心裡不是不打鼓的。但正如他在與演播室連線中所說:到武漢下高速時,值守的戰士們得知他們是逆行來做志願者後,向他們敬了一個軍禮。他覺得自己到家了。

在武漢的每個凌晨,是宋明譯最忙碌的時候。他要按照約定的時間到達協和醫院西院,接送剛剛下班的護士回家。其實,宋明譯初到武漢時,依照當地紅十字會的安排,他是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愛心物資“搬運工”。當他發現醫院很多醫護人員晚上回程沒有車,就和其他志願者商議,輪流值班來接送。就這樣,他成了醫護人員口中的“紅衣戰士”。

江蘇最美抗疫先鋒|宋明譯:逆行武漢的“紅衣戰士”

和最一線的白衣戰士接觸,宋明譯和他們彼此鼓舞、相互感動。90後護士陳海娟是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在一次乘宋明譯的車回家途上,年齡相仿的兩個人聊起了這段特殊時期的感受。因為很久沒有見到孩子,陳海娟說著,眼眶溼潤了;可是過了一會兒,當工作群裡說今天協和醫院出院了54名患者,她又開心得像個孩子。這樣的表情,宋明譯見過很多次。

除了晚上接送護士之外,宋明譯白天還要承擔大量愛心物資的運送保障任務。每天,從全國各地捐贈過來的愛心物資,就靠宋明譯和志願者們用雙手搬運,以最快速度送到急需的醫院站點上。在武漢的這段期間,經宋明譯運送的愛心物資已經超過了百噸。

江蘇最美抗疫先鋒|宋明譯:逆行武漢的“紅衣戰士”

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協和醫院西院也開始組織志願者有序撤離。3月26日,宋明譯踏上了歸途,告別這座他奮戰了57天的城市。

在連線中,宋明譯和媽媽講述了他返回家鄉連雲港後的動人細節:連雲港高速入口處,為了迎接兒子歸來,宋明譯的媽媽早早地趕到,只為了遠遠瞥一眼兒子。隔著五米的距離,宋明譯給媽媽磕了一個頭。這一跪,是自己平安歸來的感慨,是感恩母親的深明大義,也是一個“90後”最厚重的家國情懷。

江蘇最美抗疫先鋒|宋明譯:逆行武漢的“紅衣戰士”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