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人格學派之米德

喬治·赫伯特·米德(Mead,George Herbert ,1863.2.27-1931),是美國社會學家、社會心理學家及哲學家,符號互動論的奠基人。其畢業於哈佛大學。

米德以其符號互動論聞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以"符號"為媒介的間接溝通方式,以此方式進行的互動即為符號互動論(Theory of Symbolic Interaction)。與 J.華生的機械的條件反射式的行為主義不同,在米德看來,人的行動是有目的的、富有意義的。許多社會行為不僅包含了生物有機體間的互動,而且還包含了有意識的自我間的互動。在人的"刺激 - 反應"過程中,人對自己的姿勢可能引起的反應有明確的意識。當一種姿勢對其發出者和針對者有共同意義時,它就成了"有意義的姿勢",即符號。人類互動與動物的重要區別在於:動物只能通過無意義的姿勢,即記號進行互動,而人類既能通過記號又能通過符號進行互動,正是符號互動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米德自稱是社會行為主義者,認為象徵符號是社會生活的基礎。人們通過語言、文字、手勢、表情等象徵符號進行交往,達到共同理解。社會意義建立在對別人行為的反應基礎上。他重視日常生活情境中人們如何交往,如何理解社會關係。米德的符號互動論在心理學界及社會學界有較大的影響,成為 20 世紀 20 年代美國社會學中一個重要學派。

在自我領域,按照米德的觀點,自我並不是意識的處理系統,它本身就是意識的對象。人一生下來並不存在自我,因為他不可能直接開始自己的實踐活動。隨著從外部世界獲取實踐經驗,人學會了將自我作為一個對象來考慮,並形成了他們對於自的態度和情感,這就是自意識的發展。對自我的發展來說,產生社會交往的社會環境是十分重要的。米德認為,一個人如能接受他人的態度,像他人一樣扮演自我角色,那麼,他就達到了"自我"的程度。實際上,在人的發展過程中,人可以獲得許多自我,第一個自我均代表了一系列從不同的社會群體中獲得的單一的反應。例如,存在著家庭中的我,學校中的我,能夠相互影響的其他群體中的我。自我的概念是兩種"我"("I"和"me")的結合體。"me"是指通過角色扮演而形成的社會中的自我,"I"是指並非作為意識對象的獨立個體。米德的自我理論對於建立在當代人本主義心理學基礎上的現代自我理論,特別是對C.羅傑斯的個人中心理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