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園“靜悄悄”“雲端雨紛紛”63萬濱州市民通過“雲祭掃”緬懷故人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祭祀節日之一。然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多數群眾無法回鄉祭掃、緬懷故人,為了讓群眾能夠有一處寄託哀思的場所,全市民政部門打造了“雲祭掃”平臺,讓網絡成為新的祭掃途徑。記者從市民政局瞭解到,今年清明期間,累計有63萬濱州市民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雲祭掃”。

今年清明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市殯葬服務機構暫停組織群眾集中祭掃、集體共祭、骨灰撒海、節地生態安葬儀式等集體性活動,暫停相對封閉的骨灰堂等室內場所祭掃。在這特殊時期,市民政局積極響應民政部、省民政廳號召,開發“抗疫情-雲祭掃”平臺,並在濱州市民政局官方網站、濱州民政微信公眾號等向社會公佈。“抗疫情-雲祭掃”具有設置寄語、獻花、點燈悼念、默哀祈福等板塊。與此同時,各縣(市、區)也相繼推出“雲祭掃”平臺。

這一新型祭掃方式被群眾快速接受。4月4日清明節首日,濱州市1400人到開放的34座殯葬服務機構現場祭掃,平均一個機構不到42人。與墓園的“靜悄悄”相比,網絡雲端已是“雨紛紛”,全市網絡祭掃平臺服務次數超過50萬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3萬多群眾通過“抗疫情-雲祭掃”,寄託追思,緬懷故人。

同時,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清明祭掃工作,市民政局市、縣兩級民政部門成立由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組長的清明節祭掃工作專班,關鍵崗位實行24小時值班和信息報告制度。聯合消防、疾控中心對殯葬服務機構消防安全、疫情防控進行拉網式檢查。協調交警在重點區域、主要路口採取預警提示、限流分流。為進一步做好移風易俗工作,公墓祭掃場地嚴禁點燃香燭、焚燒紙錢、燃放鞭炮。各殯葬機構在主要祭祀場所懸掛300多條宣傳條幅,通過宣傳車、微信公眾號等途徑大力倡導文明祭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