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佈施與菩提心

十五-------佈施與菩提心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一個願意佈施的人總比那些不願意佈施的人似乎心中的“我”會淡泊一些。但是這裡需要特別注意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一旦佈施了之後,就會逢人便說,啊,我捐了一筆錢等等,唯恐天下不知道他做了這件事。這樣的情形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但是這種的佈施並沒有淡化我們心中“我”的執著。反而強化了我們心中對“我”的執著。這樣的佈施雖然也算佈施,但是這種佈施不是佛教所倡導的佈施,這種佈施,佛教稱為“世間法的佈施”,也叫“有漏的佈施”。

我們不要忘記了,我們前面所討論的“二諦”。佛陀的教理,他的每一段教理的理論本身,都不只是理論,更重要的在於指導修行。要用“二諦”來指導修行的,我們前面討論了兩重“二諦”模式。第二重二諦,“世俗諦”是“緣生”“勝義諦”是“性空”。大乘佛法所倡導的佈施就是在你佈施的那一當口,那一刻,你的心是什麼狀態?首先,在”勝義諦“上面要觀,這個佈施的人在“勝義諦”上有常一不邊的獨立性嗎?沒有,無我,空。那個被佈施的人,在“勝義諦”上也要觀,他有常一不變的獨立存在性嗎?沒有,無我,空。佈施的這個物品也要在“勝義諦”上觀,這個物品有常一不變的獨立存在性嗎?沒有,無我,空。

因此大乘佛法所倡導的佈施,就是在佈施的那一當口,要在勝義諦上面觀,“能佈施”是空,“被佈施”也是空,佈施的過車和佈施的物品還是空。要在這三樣東西都是“空”上行佈施,佈施了就佈施了嘛,心中沒有一點執著,這就是大乘佛法所倡導的佈施。

能佈施者,被佈施者和佈施的過程和物品,這三樣東西就是“能”“所”“過程”。在佛教裡面把這三樣東西給了一個特殊的名字,叫做“三輪”。所謂大乘佛法的倡導的佈施,就是在佈施的那一當口,要觀這“三輪”的本體是空,在空上行了佈施,佈施了就是佈施了,不能有能佈施和所佈施之想。佛教觀這叫“三輪體空”的佈施,也叫“出世間法的佈施”或者叫“無漏的佈施”。因為只有這種精神狀態下的佈施,這個佈施的行為才能淡化我們心中對“我”的執著。形象的說,這種佈施就是佈施了當沒佈施。

有人或許會想,佛教所倡導的佈施了還得當沒佈施,那麼我壓根就不佈施。這也是不可以的。佛陀給我們說法的時候用了二諦模式,我剛剛說了佈施了還的當沒佈施,這是勝義諦上性空的要求,但是在世俗諦上面,緣生性不能斷。就是在佈施的那一當口,這這個能佈施者不是常一不變的,而是一個相似相續的“有”。在世俗諦上面,被佈施者也是一個相似相續的“有”,不是常一不變的有。

一個大乘佛法修行的人,首先在勝義諦上,當他見到一個生活困難的人,那麼他的心中一定會升起一股悲心,在悲心的驅使下,世俗諦的要求是他必須得去佈施,去幫助那個生命遇到困難的人。

佛陀認為我們這些凡夫之所以輪迴於生死,不能解脫,就在於“無明”、“糊塗”因此佛陀給出的解決方案,根本就是“打破無明見真實”,所以佛法修行的根本是“智慧”,因此在大乘佛法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叫bodhi,翻譯成漢語,音譯為“菩提”,意譯為“覺”。大乘佛法的修行過程,就是從糊塗的凡夫走向智者的境界,就是一個不斷“覺”的過程,是一個這個“覺”的心不斷的生起與修為的過程,這個“覺”的心,在大乘佛法裡面就叫“菩提心”。

菩提心的法義很深,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上去解讀“菩提心”。現在先我們把“菩提心”分成兩個方面,首先在世俗諦上面,當一個修行大乘佛法的人,看到眾生生活困苦的時候,世俗諦要求我們必須佈施,因為只有在你這個切實的佈施的行為底下,才會增長你的福德。

大乘佛法的根本是“智慧”。在佛教裡面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把智慧比喻成一條魚,魚不能離開水,養育魚的就是水,而大乘佛法認為,這個水就是“福德”。沒有福德來養育智慧魚的水,這個魚就會死,這是世俗諦的要求。在勝義諦上,我們要空,做到“三輪體空”。這個幫了還當沒幫的心叫“勝義諦菩提心”。借用上面的比喻,勝義諦菩提心是魚,那麼世俗諦菩提心的福德就是水,魚兒離不開水,水離開了魚也沒生氣。因此對凡夫來說,修行世俗諦菩提心和勝義諦菩提心的不二,就是修行大乘佛法。所以佛陀給我們指引了修從的法門,就是“悲智雙運”“福慧雙修”“悲”和“福”是世俗諦的要求,智慧是勝義諦的要求。

佛若說過,我們這些凡夫其實具有兩面性,一面我們無明所障,我們見不到真實的世界,因此我們造業,我們輪迴。另一面我們心中又具備著打破無明,去親證真實的那個能力。這個能力就是“般若”。因此要做到上面所描述的“悲智雙運”“福慧雙修”就需要我們眾生把內心本來就具備的那種能夠打破無明親證真實的能力調動起來。當做到這一點的時候,就是在“般若”的統攝下去佈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