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雞腿的哪吒孃親像不像你

一個“熊孩子”出生的事兒,不到一週登上熱搜近30次。

初看很醜,細看略萌。雙手插著並不存在的兜,畫著煙燻妝,笑起來露著大板牙,這麼一個赤腳走江湖的皮孩兒,大家直呼他為“吒哥”。

啃雞腿的哪吒孃親像不像你

《哪吒之魔童降世》剛一上映就掀起熱議,這部被稱為“國漫之光”作品,目前票房已超過12億,或因為哪吒亦正亦邪的人設,或因為敖丙的溫瑞儒雅,或因為炸裂逼真的特效,或因為意想不到的劇情走向……

在我看來,能收割票房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古典神話中的現代基因

拋開那些富有網感、令人爆笑的埋梗臺詞,現代基因的代表便是哪吒孃親——殷夫人。

啃雞腿的哪吒孃親像不像你

1.獨立意識覺醒

殷夫人啃著雞腿大餅出場,推開扶著她的李靖,拽起裙襬一個雙腿彈跳,跳過寺廟門檻,哪裡像一個身孕三年的孕婦。她指著李靖讓他快拜一拜,肉球在腹中三年未生,自己站在旁邊啃雞腿不跪拜。

建立在父權制上古代封建禮教塑造了傳統女性形象,三從四德,男尊女卑,信神拜佛,她們的關鍵詞是依附和犧牲,依附夫家存在,為政治犧牲婚姻、自由、尊嚴、地位。而《哪吒》中的殷夫人,一出場便在打破,打破傳統,打破束縛,打破固有女性的形象,她不夠溫柔不夠淑女,但她足夠自我,這正是獨立意識的覺醒。

啃雞腿的哪吒孃親像不像你

《封神演義》中對殷夫人的描述是,生過三個兒子,家庭主婦,出身凡人,不會武功,不懂法術,沒被封神。而《哪吒》中的殷夫人則相反,穿著鎧甲,騎著戰馬,威風凜凜,為陳塘關百姓斬妖除魔,護一方平安。她獨立自主,日常出去打怪升級,像極了古代女權代表,花木蘭。這樣的形象,也恰恰是現代女性的寫照,有自己的工作,經濟獨立,獨當一面,巾幗不讓鬚眉,不可平衡的家庭責任和事業抱負,引起共鳴似乎理所因當。

啃雞腿的哪吒孃親像不像你

2. 可愛有趣的大人

《哪吒》中的“踢毽子”成為了一條暗線,貫穿哪吒簡單的情感關係,親情靠踢毽子增進,友情靠踢毽子認定,小女孩拿著毽子叫他小哥哥也是鄰里之情的表現,他在遭受天雷之時還心心念念沒有和父親踢過毽子。那個陪他踢毽子的殷夫人,更加可愛得深入人心。堅持不穿鎧甲,卻被哪吒一個毽子懟到牆上摳都摳不下來,然後才結結巴巴說“還…還是穿上吧”。臨時有任務要走,對著哪吒的背影“殷氏比心”,告訴他“娘回來給你做好吃的”。

啃雞腿的哪吒孃親像不像你

這個活潑可愛的孃親,沒有架子不無趣,更像哪吒的玩伴。這也正符合當下的社會進程,80、90後大多初為人父母,從自己還是個寶寶到有了自己的寶寶,對這一代人來說,大概是一個里程碑。這一代人曾經被貼上叛逆張揚的標籤,他們不隨波逐流,不安於現狀,如今身份突變,依然懷揣著當年那顆不安分的童心,不想相夫教子,只想做個不老辣媽。

同時,殷夫人也滿足了大多數人對母親,亦或是說上一輩人的期許,可愛有趣,不古板,像朋友,能喝酒談天拉拉心。這也是自我的標榜,希望能成為一個可愛有趣的大人,殷夫人那句辭掉官職去遊山玩水,也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夢想: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啃雞腿的哪吒孃親像不像你

3.情感熱烈的女性

整個作品的高潮,出現在哪吒三歲生辰,是他遭受天雷的日子,也是魔丸靈珠打戲名面場。哪吒獨自承受天雷,被混天綾綁起來的殷夫人,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回蕩在滾滾天雷中,直至被淹沒。殷夫人一直懷著一顆熱烈的心在愛哪吒,一口一個“吒兒”,直接撲上去從太乙真人手下救出哪吒,喊著不要傷害我孩兒。殷夫人不比“臨行密密縫”的慈母,不比刺字“精忠報國”的賢母,不比“擇善而鄰”的孟母,她的情感來得熱烈,不含蓄不溫婉,不是默默付出,她直白坦率,告訴哪吒:媽媽愛你。

啃雞腿的哪吒孃親像不像你

現代女性的確很少被稱含蓄,習慣直來直去,表達情感直接而外放,可以外表文弱,也可以風風火火,愛就愛了,不愛就罷了。

殷夫人是這部作品中為數不多的女性角色,也是最為顛覆的一個角色,她身上的現代基因,迎合現代思維,更具有認同感和共情感,戳中癢點,是名副其實“女性之光”

啃雞腿的哪吒孃親像不像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