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牛排,你不得不知的幾個知識

吃牛排,你不得不知的幾個知識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吃西餐的群體也越來越多,西餐裡最常見也是最經典的就屬牛排了,牛排在西方國家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美食。有人這樣形容“沒有什麼飲食活動比得上大口吃肉令人滿足,沒有什麼肉類比得上牛排的顯赫地位”,可見其影響力之深。那麼什麼樣的牛排才能稱合格的牛排?哪些部位的牛肉才是最適合你口味的?帶著這些問題跟小廚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一、牛排主要產地

日本:目前世界上肉牛的品種有近百種,但是能夠獲得世界公認且歷久不衰的,日本和牛為首選,我們常聽到的神戶牛肉就是和牛4個品種中的黑毛和牛。日本地區所產和牛質量都是全世界最好的,並且供不應求,沒有出口,因需求量高,每年還得從澳大利亞進口和牛來供應日本本國市場。(中國很多商家說有進口日本神戶牛肉,各位得慎重嘍)

美國:美國肉牛品種豐富,味道都不差,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安格斯牛,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牛種之一,分為亞伯丁安格斯和紅安格斯兩個品種,以美味,汁多而著稱。美國自20世紀引進和牛品種,質量也是很好的。

澳大利亞、新西蘭:這兩個國家牛種其實跟美國差不多,只是飼育方式不同,口感上也有所區別,主要分為草飼牛,谷飼牛和澳大利亞和牛,現在的澳大利亞和牛,出口超過20000頭仔牛。

中國:中國牛肉的飼育方式和國外差不多,只是因為食用方式和習慣不同,現在沒有形成相應的標準和規範。近幾年,國內好多牛排餐廳都是用的自己國家的牛排,風味和口感也還不錯。(也有部分商家會用合成牛排,威脅著食品安全)

歐洲:英國、法國的肉牛也很具代表性,但因瘋牛病一度使民眾惶恐。

二、牛肉各部位名稱及特點

牛排有著很多中國老百姓不理解的名稱,如“菲力”“沙朗”“T骨”等,這些我們都沒必要去細細瞭解,只要明白這些部位的口感以及肉質有何特徵,到牛排餐廳就能有個恰當的選擇。

吃牛排,你不得不知的幾個知識

牛排部位分佈結構圖

肋眼牛排:肋眼軟嫩的肉質,僅次於菲力,取自背脊第6至12根肋骨之間的肉,肉質軟嫩,還摻雜了油花,喜歡風味與脂肪的肋眼是個不錯的選擇。

吃牛排,你不得不知的幾個知識

菲力:也叫小裡脊,因為這條肉深藏在骨頭裡面,幾乎沒有運動量,是最嫩的部位 ,也是最貴的部位 。

吃牛排,你不得不知的幾個知識

紐約克牛排:有人將此肉稱為"男人的肉",外圍包裹著一脂肪,肉中含雜著細筋,嫩度稍次於菲力和肋眼,口感軟嫩中帶有嚼勁,吃起來比較有感覺 。

吃牛排,你不得不知的幾個知識

T骨牛排:這是個組合牛排,菲力和紐約克的結合體,中間隔了根肋骨,口感大家可以想象,很豐富了,風味,嚼勁與嫩度。

吃牛排,你不得不知的幾個知識

牛小排:喜歡吃油的這是首選了,被稱作”肥牛肉“,並且嫩度也很不錯哦,還可以帶骨一起煎,烤,燒。

吃牛排,你不得不知的幾個知識

沙朗:精瘦並摻雜肉筋,很多餐廳會用這個部位做平價牛排,價格合理,嫩度與嚼勁並存。

吃牛排,你不得不知的幾個知識

以上僅供參考,更多烹調技藝請關注,我是星誠小廚,用心做美食,用愛烹佳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