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噲等能成為西漢開國功臣,是劉邦之能?還是緣於他們自身或其他


樊噲等能成為西漢開國功臣,是劉邦之能?還是緣於他們自身或其他

劉邦

縱觀西漢開國曆史,幫助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的赫赫功臣,除去蕭何、韓信、張良三位“漢初三傑”外,其他的都大多來自他曾經在鄉間廝混的“狐朋狗友”,那麼劉邦這群“狐朋狗友”是怎麼成長,最後成為西漢的開國功臣、將相之才的?是劉邦成就了他們?還是他們本身就都是將相之才?或者是因為其他?

今天我就來講解分析一下。


樊噲等能成為西漢開國功臣,是劉邦之能?還是緣於他們自身或其他

樊噲

樊噲

人物生平:樊噲,沛人,西漢開國元勳,大將軍,左丞相,著名軍事統帥。為呂后妹夫,深得漢高祖劉邦和呂后信任。

隨劉邦前後蛻變:


隨劉邦打天下之前: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為業,空有一身勇力,卻無統率天下將兵之能。

隨劉邦打天下後:成長迅速,先是在劉邦帳下統兵,後做戰勇猛,屢立戰功,在鴻門宴時更是出面營救漢高祖劉邦,後隨劉邦平定臧荼、盧綰、陳豨、韓信等,為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將,被封舞陽侯,諡武侯。



樊噲等能成為西漢開國功臣,是劉邦之能?還是緣於他們自身或其他

盧綰

盧綰

人物生平:盧綰,沛豐邑人,與劉邦是同鄉好友,且和劉邦同一天生日,兒時與劉邦一起在馬維先生的"馬公書院"讀書。在楚漢戰爭中,官至太尉,劉邦建立漢朝,被封為燕王,後同陳豨叛亂,被劉邦所敗,逃往匈奴,最後死於匈奴。


樊噲等能成為西漢開國功臣,是劉邦之能?還是緣於他們自身或其他

盧綰

隨劉邦前後蛻變:


隨劉邦打天下之前:他與劉邦同鄉裡,長大後又是同學,劉邦為平民的時候,因為吃官司而躲躲藏藏,他常常追隨,是真正的很平凡的鄉野中人。

隨劉邦打天下之後: 快速成長,先是隨劉邦於沛縣反秦,後隨劉邦入漢中因能力與功勞而被封為將軍,並常常擔任侍中。後在楚漢戰爭中,更是征戰有方,立下無數戰功,最後官至太尉,封長安侯。



樊噲等能成為西漢開國功臣,是劉邦之能?還是緣於他們自身或其他

周勃

周勃

人物生平:周勃,沛郡豐縣人,弓馬嫻熟,孔武有力,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隨沛公劉邦起兵反秦,後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威武侯,是西漢時期開國將領、宰相、名將周亞夫之父。曾在呂后死後,聯合陳平奪取呂祿軍權,誅殺呂氏諸王,擁立漢文帝即位有功,兩度成為丞相,最終罷職歸國,於漢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去世,諡號為武。


樊噲等能成為西漢開國功臣,是劉邦之能?還是緣於他們自身或其他

周勃

隨劉邦前後蛻變:


隨劉邦打天下之前:周勃以編織養蠶的器具為生,經常為有喪事的人家做吹鼓手,後來又做了拉強弓的勇士。

隨劉邦打天下之後:統兵軍事才能慢慢展現,他先是隨劉邦據沛縣反秦,初露頭角,而後在參加楚漢之戰中,攻打趙賁、大敗章平、包圍章邯,屢建戰功。 成皋之戰時,留守鎮關重地,突入成皋戰場,帶兵攻取曲逆、泗水、東海兩郡,凡得二十二縣。後又為劉邦帶兵討平韓信、陳豨、盧綰叛亂,拜為太尉。



樊噲等能成為西漢開國功臣,是劉邦之能?還是緣於他們自身或其他

樊噲等人原只是鄉野平常之人,隨劉邦後是怎麼成為將相之才的?

遇明主劉邦:我們都知道劉邦雖本性是地痞無賴之性,但他為人極為有魄力,能夠識人善用,不視出身,只視才能,所以劉邦給予了樊噲等這一眾曾經的“狐朋狗友”磨礪自身能力與展示自身才能的平臺,畢竟任何人只要身居一個位置,有足夠的煅煉機會,自會慢慢地勝任那個職位,成為能力突出者,這是成長!

身邊都是一眾賢才名將:要知在劉邦身邊可是聚集著蕭何、韓信、張良三位“漢初三傑”的名相賢才,樊噲等人在跟隨他們領兵作戰,統兵處事中被潛移默化的成長,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畢竟慢慢地與優秀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變得優秀。


樊噲等能成為西漢開國功臣,是劉邦之能?還是緣於他們自身或其他

劉邦

本身也有潛力:畢竟如果一個人的成長潛力有限,學習能力又差,就算有再多的學習與展示自身能力的機會與平臺,也是難以成為將相之才的,所以樊噲等人隨從劉邦爭奪天下之前可能能力有限,但卻是可以成長型的人物,在特定的環境與特定的 人,及特定的平臺影響下,而成為將相之才。


樊噲等能成為西漢開國功臣,是劉邦之能?還是緣於他們自身或其他

劉邦

全文總結

劉邦曾經在鄉野之間的那一群“狐朋狗友”樊噲等人之所以最後能成為西漢開國功臣,將相之才,是因為他們遇到 了劉 邦這個明主,得以有機會磨礪自身能力及成長的機會,而且他們本身也有成長潛力,加之身旁有著蕭何、韓信、張良三位絕世賢才在旁,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成長,提升了自身的能力,最後而成為將相之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