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成年人的快樂

買房,成年人的快樂

有人說,買房是成年人的快樂,你同意嗎?

最近,一部紀錄片《人生第一次》也講述三個關於買房子的故事。

說不上有多心酸,但我們卻或多或少地從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房子是我的一層盔甲

27歲的閆晶來自黑龍江。

研究生畢業之後,她選擇留在北京,在某知名培訓機構做英語老師。

為了買房,她窩在16平米的出租屋內,每天上八節網課,除了工作還是工作。曾經為了多賺點錢,連續上了16天的課。

經常趁著兩節課之間的間隙,趕緊煮一碗速凍餃子餵飽自己。

但即使這樣,閆晶還是說:

餃子吃的再多,沒有房,還是凍耳朵。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租來的房子,始終不是自己的,就連在牆上釘一顆釘子,都要經過房東的同意,絲毫沒有放縱的底氣。

終於下定決心準備買個一居室之後,閆晶開始跑中介,參觀各種樓盤,瞭解購房政策。

她思路清晰,一定要買個朝南的房子,朝北的不看,每月貸款一萬元以內。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幾套房子下來,閆晶依舊沒能找到心儀的房子 —— 喜歡的錢不夠,預算範圍內的,又達不到自己的要求。

她只得妥協,降低一些要求。

終於,她遇上了一套各方面都不錯還在預算內的房子,報價325萬。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可即使這樣,閆晶依舊不敢獨自做出決定,她需要得到父母的幫助。

她決定回老家,徵求爸媽的意見。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從家中陳舊的裝修可以看出,父母並非有多麼的富裕。

原來,這套房子是集合兩家之力,自己和男友兩家父母各出110萬,小兩口再背上90萬的貸款。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買房,這算是常規操作。

買房,對於年輕人來說幾乎不可能是一件能夠獨自完成的事。

能拿出110萬現金,在縣城裡絕對算的中層家庭,想必父親已是傾囊而出,只為了能讓女兒在新家庭不矮人一頭。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最終,閆晶拿下這套59.96平米的一居室,成交價是296萬,加上稅費中介費,大概310萬。

就這樣,閆晶開啟了每月7000多元的房奴生活。

說起為什麼自己對買房子有如此強烈的執念,她說: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而片中一段旁白,似乎更是道出了許多買房人的內心:

買套房,就像給人生穿上了一套盔甲,雖然有時讓人覺得這套盔甲好沉啊,腳步走得很慢,但穿上鎧甲的人生,會擁有分量感。

「進可攻,退可守」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

買房就是一場博弈

有人說女人更愛買房,因為需要一個家給自己帶來安全感。

而男人買房大多出於剛性的住房需求,溫亞龍就是其中之一。

準爸爸溫亞龍和妻子結婚多年,仍舊和父母擠在71平米的兩居室中。

妻子年底就要臨盆,當務之急就是趕緊置換一套大一點的房子,能讓一家5口住得舒服點。

他看中了一套房,房主要價425萬。

可溫亞龍只出得起400萬。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中介試圖把差距變小:

買方從400萬一點點往上加,從400到403再到408;

賣家從425萬一點點往下降;從420到418到再412;

到最後差距只有四萬的時候,買賣雙方終於見面。

一場房價之間的博弈開始了......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溫亞龍把自己難處娓娓道來:

工資本身就不多,孩子快要出生了有很多要花錢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400萬里的首付也是靠三家之力一起東拼西湊來的——商業貸款、公積金、兩家父母一輩子的積蓄,夫妻兩的積蓄,向親戚借的30多萬。

另一邊,房東李先生也做出讓步:交房前10個月的房租都可以算在內抵掉房價。

但實際操作起來不簡單,這一輪博弈沒有結果。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經過中介的調節,賣家李先生再次做出讓步:幾萬元的定金也可以過幾個月再給。

可溫亞龍知道,哪怕定金可以延期交,一家人不吃不喝加上工資,仍舊湊不齊對方心中的價位。

這一次,雙方仍舊沒能達成共識。

就在談判徹底結束前,溫亞龍還是不肯放棄。

一改之前的愁容,他硬生生擠出中年人無奈的笑臉。

他似乎已經開始哀求,還在尋找著最後一絲成交的可能性。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跟著一起賠笑臉的,還有一旁操勞一生的母親。

這一幕,看著實令人心酸。

彈幕中很多人說,因為2萬塊而沒拿下真的太可惜了。

但,這區區兩萬塊的背後或許是支撐一個家庭的最後一份尊嚴。

溫亞龍為了未出生的孩子,已經拼盡了全力。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直到女兒出生,他們仍然沒有買到能力範圍內的房子。

他給女兒取名「溫暖」,溫暖人心的溫暖。

這其中,應該包含著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最好的願望吧——

長大後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溫暖的家。

我以為努力就可以買房

一直幫著溫亞龍找房的房屋中介黃崑崙,也是故事的主人公之一。

只是,他可能是三個人當中,距離房子最遠的那一個。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這是他北漂做中介的第6個年頭。

他服務周到,面對客戶隨叫隨到,一天看20多套房子也不在話下。

光是溫亞龍的單子,他就跟了將近兩個月,如果那套房子成交了,11萬的中介費裡,他可以拿到將近2萬的提成。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就像房屋市場的大多數結局一樣,努力並不代表著一定成功。

黃崑崙沒拿到提成,他一臉淡然,說剛入行的時候也會覺得可惜,現在不會了。

剛到北京的時候,他也期待著能在這座城市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受疫情衝擊,春節的那段時間二手房銷售市場一下子萎靡。

房東們還可以等,但黃崑崙等不起——他要在北京活下去。

於是,他比房東還要操心房子。這一天,他來到一個委託他買房的客戶家中,幫著清理天花板上的黴菌,簡單地打掃一下房子。

這樣主動的服務,黃崑崙已經做了好幾年。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疫情期間,他主動幫自己轄區範圍內的業主們拿快遞,打掃房子。

他相信,只要對業主好,他們買賣房子的時候就會想到自己。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他在等待一個機會,捧著一顆不懂計較的真心:「搞不好哪一天,好運就降臨在自己身上了呢?」

最後,黃崑崙對著鏡頭說道:希望自己能在工作的第十個年頭,能湊滿一套房子的首付。

或許,他知道自己距離「安家」的夢實在太遙遠,但是心裡有夢併為之不停奮鬥也就夠了。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人是懸掛在自己所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生物。」

動物只有吃飯和繁殖的慾望,所以只要滿足食慾和性慾,就一切安然。

但是人類更加貪婪,我們不肯承認生活即是生存,所以要拼命找尋出一些意義出來。而中國人生活的意義似乎化為了「房子」二字。

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安家》被吐槽劇情不真實,不接地氣。

一群富有的演員在雲端俯視眾生,他們無法體會普通人「安家」的夢想就是一次豪賭。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劇中宮蓓蓓和丈夫看完房子感慨道:倆人博士畢業,在上海辛辛苦苦奮鬥七八年,卻連一套像樣的兩居室都買不起。

連高知分子,名校出身的他們都買不起房子,更何況條件更差的普通人呢?

編劇六六從十年前的《蝸居》到現在的《安家》,讓我們看到微妙的隱喻 ——

現在的中國人,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好像才能真正安下心來。

有人說不想一輩子都被捆綁在買房的路上;

有人說北京4環內一個廁所等於一次歐洲遊;

有人說無論別人怎麼勸,我一定要買房子;

有人說當過了詩和遠方的年紀,買房就是療愈中年危機的最好辦法。

......

是啊,不論支持還是不支持買房,每個人都抱持著自己的意見,並堅定不移。

而對於故事的看客來說,只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演的是你我的眾生相,我們都只不過是其中的甲乙丙丁罷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麥子熟了」ID:maizi8090

买房,成年人的快乐买房,成年人的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