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民居:熙熙家園,融融天地

中國傳統民居:熙熙家園,融融天地

人生活在地球上,如何對待自然,如何在自然中生存,最直接、最普遍的反映就是人的居所。“宅”為人居之器,“居”則承生活之理。建屋造宅,安居生息,自穴巢而“室”、而“家”、而“廈”、而“宮”,古往今來,莫不如此。

中國人崇尚“天人合一”,故而中國建築呈現出獨特的傳統風格:合院為宅,但中置天井,上通天,下接地。偌大中國,自漢唐以降,北方四合院,南方廳堂屋,徽州四水歸堂,雲南一顆印房,四合五天井、三合一照壁,福建山區的土樓,以及上海近代建造的石庫門房子,無不合院成宅,東、西、南、北房四圍成院,圍而不隔。設廳堂、樓榭、廊廡、院落,隔而不斷。內外相通,秉天接地,熙熙家園,融融天地,此成為中國住宅之精粹。

縱觀今日建築,多納西方風尚,外國現代建築大師曾說:“住宅,是居住的機器。”於是將住宅劃分為起居室、臥室、書房、客廳、廚房、廁所等,純為功能,按生物人的生理活動需求,求得舒適、合理,但是把人基本的群居習性、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心理特性抽掉了。

中國人講究以人為本,追求長幼有序、親疏有分、互敬互愛,中國的民居住宅自然也符合這種精神追求。建築圍合成合院,但分主間、次間、中堂、兩廂,前進、後進、倒座、別院,符合長幼親疏有序安置的原則性要求。長輩住正房,晚輩住偏屋,中堂則是禮儀場所,一般不放床鋪,沒有炕床,只有供桌或方桌,兩旁有靠椅。

古時還會立有碑位“天地君親師”,寓意人要敬天畏地、愛國愛家、尊重師長。正面牆或是屏門上掛有畫屏,有供桌則擺有壁龕,富裕人家還有菩薩供像和花瓶、座鐘等擺設。堂屋中一般都掛有匾額、楹聯,內容無外乎含有倫理道德的箴言警語,用以教導家人,這是中國崇尚禮教的代表。中堂既是傳統中國家庭長輩安坐,接受子女兒孫拜見、問安的地方,也是接待賓客、全家商議家庭事務的地方,還是逢年過節拜祭祖先、祭祀天神的場所。

中國傳統民居:熙熙家園,融融天地

中堂前面是天井,“人和”之外還要和天地相通。院房圍合,但不能隔斷天地,天井就用來通天地之途,既解決了房間通風采光的問題,又能與自然相通,太陽光可以曬進來,月光也能灑下倩影,雨水當然也就直接降到天井裡。安徽的四水歸堂,就是將合院四周的房屋屋頂都做成向內側的斜坡向,雨水會全瀉到天井裡,天井裡築有明溝、暗溝,這就叫“四水歸堂”,也符合徽商們“肥水不外流”的商業理念。

天井裡放有大水缸,貯存雨水。天井是合院的核心,有了天井就可上受金鳥甘霖之惠,下承大地母體之惠。舊時逢年過節要祭祀天神祖先,點柱香上達天穹,撒杯酒下通地府。在江南地區,天井裡還挖有水井,這就是泉,是水之源。泉也象徵財源,老屋、老井就是祖先留下的財脈。天井象徵家裡貯藏著財源,中國人的理念就是這麼的“天人合一”,富有哲理和人性,這在合院的住宅建築中表現得多麼明朗、透徹!

在合院的天井裡,有的人家栽棵樹,種些花草,擺個魚缸,院子裡就有了生氣。栽種什麼樹也有講究,得種落葉樹,夏天能遮蔭,冬天能曬太陽。北方種棗、種石榴,“早生貴子”“子孫滿堂”,種棵柿子樹“事事如意”,討個口彩,圖個吉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筆者登上北京故宮後面的景山,俯瞰北京老城,一片蔥綠的樹蔭,間隙裡露出灰色的屋頂,這就是北京四合院的綠化環境。現在再到景山頂上去看,只有宏偉的故宮景象依舊,而那些傳統的、令人留戀的四合院,那些綠色庇護下的衚衕身影,都已漸行漸遠。

說到四合院的天井,這是中國古代民居建築中最精彩的表現。房子圍合成院,要有走道,要遮雨避陽,屋下就設計出了廊子,這個廊子可以做成屋簷,做成披廊,也可以下面立柱,做成柱廊。廊子可以是空廊,也可以裝上窗戶成內廊,窗戶可做成花格窗,那就可以盡情發揮了,尤其是有的做成漏花窗,既美觀,又分隔空間。天井、院子的內廳也是大做文章的地方。在北方,前後院相隔,都築有門樓,從屋頂到門額、門扇、門墩,都是工匠們發揮藝術才能的地方。同樣,正堂的門樓,有錢人家就會做出許多花飾。在江南地區,內天井裡的磚雕門樓是一大特色,那些門扇、隔屏的木雕花飾也是極盡工巧,是江南水鄉民居中的藝術精華。

江南民居中等收入人家的房子一般是三進,即從前到後有三個天井,天井裡也種樹,但有講究:第一進種兩株玉蘭,叫“玉蘭齊芳”;第二進種兩株桂花,一株黃桂、一株白桂,叫“金銀呈祥”;第三進一般是老人居住的,種上松、竹、梅,叫“歲寒三友”,但松是羅漢松,竹是天竺,會結紅果,梅是臘梅或春梅,圖個四季有花香,又有意境好口彩。不在中軸線上的院子叫花廳,是會客、讀書的地方,也有天井,地方不大,只能種幾株修竹、擺幾塊頑石,倒也有濃重的詩情畫意,這就是中國民居中的智慧與文化,講究平和、淡雅,和天地自然默契生息。

中國傳統民居:熙熙家園,融融天地

我國過去的城市風貌各有特色,雖然都是木構架、瓦屋頂,但形式各有區別,北方顯得厚重,南方就空靈輕巧。再加上城市中的地形起伏、河脈水系,所以每個城市的佈局都會順應自然,形態各異。住宅的基本單元是合院式的,但絕不會千篇一律。

古代建城總體上是有規劃的,先考慮大格局,以官府、衙署及大型宮建的位置來確定道路網格,然後這些合院式的住宅才能在城市中鋪展開來。比如,老北京規劃了東西向的衚衕,就形成了南北向一個個合院的佈局;蘇州是水道縱橫的河網地形,就建成了河路相間的雙棋盤格局,形成了前街後河,家家都依水而居的水鄉城市風光;揚州明清兩代多大戶豪宅,街巷的佈局就成為魚骨式,縱向的大路串起橫向的支巷,巷頭就是一院院大宅,既安全,又安靜;到了上海近代出現的石庫門裡弄,就形成特有的總弄、支弄,因為在租界裡,佈局就是西方的聯排式,以便於出賣、出租,但是每一幢石庫門住宅,還是合院式的,總有一個天井,大型的有前堂後房,房屋外表加上好多西洋花飾,但萬變不離其宗,給中國人住,就會符合中國人的生活習俗,中國人的傳統。石庫門房子有堂屋、有廂房、有天井、有黑漆大門和銅門環,石頭的門框頑固而又不經意地表露出無所不在的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四合院的宅院建築佈局,訴說著中國人世代相傳的閤家團聚、和睦相親的家庭生活傳統和渴盼民族凝聚的心理。數千年來,中國人擁有穩定的以家庭為核心的社會組織形態,民族團結,人心向善,有禮教、講文明,安定、和諧,這使得“家”這個概念有了一種群體的溫暖。

不論是一個個四合院、一家一戶聚居拼連成的北方衚衕,還是一間間民居延展成的江南街巷、一幢幢石庫門組成的上海里弄,都是由一家一戶聚成了多家多戶。這些合院的房屋形態拼連起來都是門對門、戶對戶,成組成群,形成了中國舊城坊裡的居住形態,而不是現代住宅小區中獨立式、行列式的樣子。

在這種傳統的居住坊裡,各家各戶世代相處,使用共同的通道和水源,分享共同的物理空間,成為多年的、甚至是幾代人的老鄰居、老街坊,連互相稱呼也是“李家奶奶、張家媽媽、前門爺叔、後門爺爺……”大家關愛禮讓、相互照應,不分貧富,不分職業,不分地位,常常是一家有難,合院相幫,一家有喜,全院歡樂,也就出現了青梅竹馬、過門親家等充滿親情和愛意的故事。在當今大規模的舊城改造中,要拆遷這些老胡同、老里弄,人們離開這些老房子,與老鄰居們分別時,大多出現了抱頭痛哭、依依不捨的動人場景。

由合院到街坊、到城區,中國古代形成了一種完整的、充滿親情、十分和諧的人際關係,這是因為中國以合院式為基礎形成的建築空間體系蘊育了傳統的文明、理智的居住環境,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延續的優良風尚。而合院式住宅這一文化依附的物質表象,保留著人們揮之不去的歷史記憶。因此,留存那些還有保留價值的民居建築及歷史街坊,就顯得特別有意義。

◎本文原載於《文摘報》(作者阮儀三),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