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現“代吵架”業務 律師: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

近日,一張“專業代吵服務”的聊天截圖,在微信群流傳,聊天記錄顯示,專業代吵“普通話100元一次,包吵贏”,而貴州、四川、重慶的則不接單,商家調侃“吵不贏”。

對於此事,不少人笑言不過是段子而已,不過記者搜索發現,在淘寶上,與此相關的業務並不少,同時該“商品”被以5元到200元或者更高的價格,掛在了商品展示頁面。代吵架可以電話、也可以短信,但如果是地方方言,則需要加價。記者諮詢發現,不少“單子”並不在淘寶線上下單,更多以微信支付完成。對此,法律人士認為,隨意對他人進行辱罵,侵犯他人權益,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網上現“代吵架”業務 律師: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

收費:5元、20元、200元的都有

記者通過淘寶搜索發現,以“代罵架”為關鍵詞的“商品”不在少數,有商家稱“專業代吵架,擅長解決各種糾紛,技術過硬,從未失手”。眾多商家將這一服務標註為“私人服務”等。 從標價來看,“代罵架商品”售價從5元到10元、20元乃至更高不等。不過,從成交量來看,所呈現的數據卻似乎並不太理想。大多商家的成交數據在個位數。記者隨機聯繫上了其中的幾個商家,商家表示,大多會在線下通過QQ、或微信支付的方式進行交易。

有商家發來一份業務收費清單,其收費相對較高,從20到200元不等,買家可以隨意選擇服務內容。但不少商家還是比較警惕,一名商家在回答幾個諮詢問題後,便不再回復。

四川話等方言要加錢

網上現“代吵架”業務 律師: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

有商家稱“罵到他懷疑人生”

“便宜的0成交,我們賣的是貴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我們做不到的。”在記者與這位“商品”標註為“技術過硬,從未失手”的商家交流的過程中,其表示,可以為記者提供各種代罵服務,起價為20元一次,對於代罵形式,其表示可以電話,也可以微信進行,“我們就一直撥(電話),直到撥通,實在不行就以短信形式發送過去。” 該商家稱,記者可以選擇服務的工作人員和時長,20元一次,不過對於具體的通話時間,需要看對方的情況,即可能在吵架過程中,對方掛斷電話,就只有終止。同時,該商家稱,還可以提供方言服務,比如四川話等,不過價格也要貴一些,需要另外加收30元。 另一商家則要直接得多。記者先是在網店與其聯繫,隨後轉到微信號,其稱“安排專業人員到位”,之後再與一對接的業務QQ賬號進行具體聯繫,而在約定好服務項目後,則又需通過另一微信進行支付。對於具體收費,該名商家發來的服務和收費項目清單顯示,可以“代呼”兩小時或一整天,收費為20元和40元,也可通過網頁版短信和電話“整他”一個月,收費分別為70元和80元,兩者一起則是200元。罵人方面,40個罵人電話收費20元,200個收費50元,999個收費100元,直言“罵到他懷疑人生”。但對於銷量,記者幾次詢問,對方均未正面回答。

網上現“代吵架”業務 律師:情節嚴重或構成犯罪

阿里:會加大管控力度 早在2016年,淘寶就曾揭露包括代罵服務在內的多種突破法律紅線或違反社會倫理道德的“奇葩”行為,並於當年上半年刪除此類違法違禁、擾亂平臺秩序的商品234萬餘條。 對此,阿里禁限售團隊負責人也表示,由於淘寶的豐富性和開放性,會有不少人以“創新”的名義發佈各種腦洞大開的商品,而這些其實都是團隊嚴格監控的對象,一些貌似玩笑的商品背後,還可能潛藏著刑事風險。他提示消費者,應當謹慎,淘寶也會加大管控力度。

律師:惡意辱罵他人屬侵權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冬平認為,一方面,商家與買家之間的交易行為是一種合同關係,而這裡的代罵服務則是一種違反公序良俗的行為,應當屬於無效合同;另一方面,在這種服務下,商家與他人罵架,辱罵他人,進行人身攻擊,也涉嫌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如果存在頻繁撥打電話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甚至侮辱、誹謗他人的情況,則是違法行為,甚至涉嫌犯罪。

北京藍鵬(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英佔也認為,惡意辱罵他人屬於一種侵權行為,如果情節嚴重,影響他人正常生活,還可能構成辱罵罪,需要負擔刑事責任,如果以此牟利,其所得也屬於違法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