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武漢封城後市內的公共交通系統停運,十萬醫護人員面臨出行困難。不少武漢市民站了出來,他們自發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以“逆行騎士”的姿態貢獻自己的力量。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自己的城市病了,武漢柺子高宇坐不住了。在瞭解到醫護人員出行困難後,他決定免費接送醫護人員,並且發了一條呼籲更多人參與行動的硬核朋友圈。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45歲的高宇是一位摩友,1999年就開始騎摩托車,平時也愛開越野車。之所以萌生接送醫護人員的念頭,用他自己的話說便是:“其他的我也不會,但開車我是專業的,可以幫得上忙”。於是除夕那天下午,他開始了自己的逆行。

放心,我去接您

在發佈義務接送的信息後,高宇很快就收到了第一單用車需求:送一位急診科的護士回家。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送到目的地後,高宇就在車裡等著下一單需求。之後的十幾天裡,他像打了雞血一樣,一次次奔波在去醫院的路上。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高宇在朋友圈裡記錄每一次接送行程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一天接送數十趟

高宇每天的行程都滿滿當當的,他深切地體會到武漢醫護人員面臨著嚴重的出行不便。

第一天他就遇到一位接到緊急通知從合肥返回武漢的醫生,出了漢口火車站後等了一個多小時都沒打到車,最後高宇把他送崗位。逆行的日子裡,高宇等民間司機解決的正是醫護人員被耽擱在路上的問題——少一分鐘耽擱,就多了一分鐘救人的時間。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打不到車的母女醫生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只能步行上下班的醫護人員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一次滿載醫護人員的行程


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醫護人員就是衝鋒在最前線的戰士。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救死扶傷,卻得不到基本的出行保障,這讓高宇十分心痛,他決定開啟除了睡覺就是在路上的“全天候接送”模式。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凌晨過後,為了讓下班的醫護人員儘快回家休息,高宇守在醫院門口等待。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第二天早上6點,他又從家裡出發去接昨晚預約好出行的醫生,並且提前到達等待。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有一天夜裡三點多有醫生接到任務要出行,高宇火速趕到將醫生送到武漢市第四醫院。

自從義務接送後,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成了高宇的生活常態,“隨叫隨到”則是他對醫護人員的承諾。

想休息,但休息不下去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每天大量接觸醫務人員面臨被感染的風險,為此高宇不斷升級安全措施。他佩戴N95口罩、護目鏡等裝備,甚至把摩托車頭盔戴上。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不少朋友被高宇的精神感動,給他送來防護裝備。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醫護人員上車後高宇便會打開車窗通風,下車後對車內進行消毒。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然而感染的風險依然存在,大年三十晚上送完最後一位醫生,高宇不敢回家吃飯,後來一位兄弟煮了碗餃子送給他作為年夜飯。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接送醫護人員就像一場和時間賽跑的拉力賽,為了服務更多醫護人員,高宇經常忙得顧不上吃飯,困了就在車上休息十來分鐘然後繼續出發。

為了不讓家人擔心,高宇隱瞞了自己的行動。後來還是被70多歲的母親發現了,她哭著勸高宇不要“添亂”。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但過了兩天後,當了一輩子醫生的母親瞭解到高宇不是在添亂而是在幫助醫護人員,開始理解並支持兒子的義舉。不僅是家人,不少朋友也勸高宇休息。但他的回答是: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高宇的朋友圈裡還有這麼一句話:我不怕麻煩,怕醫護人員不麻煩我。這麼拼這麼累,高宇為的不是一句感謝,不是人們的敬佩,而是作為一名武漢市民站出來切實解決問題。

邊開車,邊流淚

1月24日至今,高宇接送了數百趟醫護人員,最遠的一趟送了70公里。每天高宇都在感受這些最可愛的人們的艱辛,並被他們所感動。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因醫療物資短缺,有位醫生唯一的N95口罩戴了一個星期,說自己是在靠自身的抵抗力硬抗病毒。聽了醫生的情況後,正在開車的高宇已經淚流滿面。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高宇還接過一位來自四川廣元主動申請去武漢支援的醫生,這位醫生說武漢人之前支援過汶川地震,她現在是來報答武漢人。

高宇聽後十分敬佩,並對所有來武漢支援的外地醫生做出一份承諾: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逆行的人們在艱苦中相互溫暖,那些最可愛的人也在用各種方式感謝高宇。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每天早起接送,高宇連續數日沒吃過熱的早餐。一位被接送的護士小姐姐知道後,早上提前起床給他煮了碗麵帶到車上。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一位醫生送口罩給高宇,高宇拒絕了,但醫生下車時偷偷把一個新口罩留在了車上。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有的醫生下車時強塞給高宇一盒牛奶,還有醫生給他買牛肉麵……

逆行,但你永遠不會獨行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使命感支撐著高宇不辭勞苦地接送醫護人員,但除了勞累與感動,他還感受到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情緒。當民間力量勇敢地站出來時,本該有的保障措施卻沒有落實到位。

1月25日武漢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了第9號通告:安排310輛公交車、6000輛出租車,平均每個社區安排3—5輛出租車保障醫護人員出行。但在執行過程中的磨合卻並不理想,武漢市長1月27日在接受《面對面》採訪時就曾指出,有的社區配備的車輛不願送醫護人員。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高宇曾多次遇到被社區拒絕接送的醫護人員,甚至有的社區不僅不願接送反而讓醫護人員聯繫高宇。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某些宣稱“24小時待命”的網約車平臺在作了一番秀後不出車,也把醫護人員用車信息發給高宇。

部分基層單位不落實指揮部發布的政策、商業平臺藉機作秀,這種情況下高宇等志願司機的民間自發力量更顯可貴。為了更大限度地幫助醫護人員,高宇建了數個“義務接送醫護人員”的微信群,醫護人員可以在群裡發佈自己的用車需求。

逆行,但你永遠不會獨行,讓高宇感到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武漢市民加入到義務接送醫護人員的隊伍裡。目前群裡自發接送的司機有100多人,醫護人員超過500人。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全副武裝,做好準備

目前在相關部門的努力下,醫護人員出行問題比封城初期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交通資源依然無法完全滿足需求。高宇說他會一直堅持到醫護人員交通困難問題緩解的那一天。

希望那一天儘快到來吧,雖然那一天不會是今天。今天是2月12日,高宇義務接送醫護人員的第20天,他的朋友圈依然硬核:

逆行接送數百位醫護人員,一位武漢騎士的硬核朋友圈

逆行的騎士,高宇2月12日朋友圈接送醫護人員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