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十大絕命詩詞

絕命詩,是一個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內心的吶喊。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如鴻毛。古往今來,多少名人義士在臨終前夕都曾發出永嘆,成了後世的絕命詩章。

夢迴千年前,看風流人物,一起探索中國曆代以來最著名的十首絕命詩!何人!何時!何悲嘆!

中國歷史上十大絕命詩詞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羋姓,屈氏,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丹陽人,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愛國詩人”。

他是楚國重要的政治家,為實現振興楚國的大業,對內積極輔助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得楚國一度出現富國強兵的局面。後因遭楚國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領兵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憤交加,一生志願不得,於是懷石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投江前夕,屈原寫下流傳至今的絕命詩:

王都望斷幾多愁,博帶峨冠立水洲。

耿耿從來依北斗,營營總是赴東流。

餘生報國雙行淚,孤掌迴天兩鬢秋。

只把微軀殉國難,漁人休競木蘭舟。

中國歷史上十大絕命詩詞

荊軻(?-公元前227年),姜姓,字次非,戰國末期衛國人,後遊歷燕國成為太子丹門下劍客,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刺客。

公元前227年,隨著秦國滅趙國,秦國鐵騎兵團直指燕國南界,燕國舉國上下一片恐慌,太子丹震懼,荊軻為報太子丹知遇之恩,決定前往秦國刺殺秦王嬴政。

明知不可為之,卻偏偏逆天而行,為了不讓燕國遭受滅國之災,他抱著必死的決心義無反顧隻身前往秦國,易水餞別之際,記於《易水歌》中,荊軻所說: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中國歷史上十大絕命詩詞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被譽為:“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秦朝末年,暴君當政,百姓民不聊生,人人得而誅之。項羽率八千江東子弟兵揭竿而起,推翻暴秦,自封為西楚霸王。而後,仗勢分天下,冊封十八路諸侯。亂世之中,爾虞我詐,諸侯之間互相吞併廝殺。幾經戰亂,群雄逐鹿中原,最後天下一統之勢形成楚漢之爭。

公元前202年,漢中王劉邦聯合一眾諸侯統軍圍困霸王項羽於垓下,一場史詩級的大戰一觸即發。兵臨城下,四面楚歌,人心惶惶,楚軍漸漸失去決戰到底的士氣。曾經叱吒風雲的楚霸王在決戰前夕悲歌慷慨輕吟出這一首《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中國歷史上十大絕命詩詞

李煜(937年-978年),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最後一位君主,被後世譽為“千古詞帝”。

公元975年,即開寶八年,宋軍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名為降國之君,實則被軟禁,最後也只得落得一個被宋太宗毒死的結局。

可憐李煜空有一腔才華,卻錯生帝王之家。被俘期間,李煜在獄中寫下了不少的絕章,亦是他生命最後時刻的高光,一首《虞美人》道出多少的心酸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中國歷史上十大絕命詩詞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現,號放翁,越州山陰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的一生都在吶喊北伐抗金的戰爭呼聲,卻一直被朝中的投降派打壓,空有一腔報國熱血,卻一生不被君主重視,可悲可嘆。

公元1210年,八十五歲的陸游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留下了一首《示兒》,表明了自己一生的無奈和收復失地的期盼。隔著千年,再讀陸游的這首歌,亦是一腔無可奈何: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中國歷史上十大絕命詩詞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南宋江西吉州廬陵人,著名的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愛國詩人。

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五坡嶺兵敗被俘,次年途徑零丁洋時,元軍逼迫他招降在崖山堅守的宋軍,文天祥以詩明志,誓死不從,在《過零丁洋》中他悲憤: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國歷史上十大絕命詩詞

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號自如,籍貫廣東東莞石碣人。明末抗清名將,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也是歷史學家爭議極大的一位人物。

公元1629年,袁崇煥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後,被魏忠賢餘黨以莫須有的罪名彈劾,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次年,被明思宗朱由檢凌遲處死,英雄一生,只落得一個百姓爭相食之肉。

行刑前夕,袁崇煥在獄中寫下了這首絕命詩《臨刑口占》: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中國歷史上十大絕命詩詞

譚嗣同(1865年-1898年),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他一生致力於維新變法,以圖國家強盛,卻遭到了封建社會舊貴族無情的打擊。1898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變法失敗被捕後,譚嗣同在《獄中題壁》言明一生之志: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中國歷史上十大絕命詩詞

李鴻章(1823年-1901年),字漸甫,號少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之一,世人稱“李中堂”。

有人說,他是晚清最著名的臣子,救百姓於水火之中,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救清朝於危難之中,推行洋務運動,使得中國加速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也為中國近代化開闢了新道路。也有人說他是賣國賊,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辱國喪權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慈禧在倉皇西逃中命李鴻章前去和洋人議和,在跟洋人簽下辱國喪權的《辛丑條約》之後,李鴻章就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他在去世之前寫下了:

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熄,請君莫作等閒看。

中國歷史上十大絕命詩詞

秋瑾(1875年-1907年),初名閨瑾,字璇卿,號旦吾。福建雲霄人,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為辛亥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1907年,安慶起義失敗,清軍包圍大通學堂,秋瑾不幸被捕入獄。巾幗英雄秋瑾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寫下了:

祖國沉淪感不禁,閒來海外覓知音。

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