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做文理教育火把的董洪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是人們對教師的職責定義。而教師,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教師的氣質和品格,展現著這所學校的精神風骨。

接下來請大家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去尋訪一位優秀的老師吧~~

匠心師者 | 願做文理教育火把的董洪傑

董洪傑,男,2008年參加工作,期間曾公派東歐,在阿爾巴尼亞教授漢語,現任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教師,在西安文理學院2018年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得文科組特等獎,同時也是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

讓我們一起與董老師對話吧!

1.怎樣培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

我覺得主要依靠老師和學生的交流,比如說指導學生的論文、平常和學生一起討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並且在同學間做讀書報告會,各自分享自己讀書的心得體會,以及課堂上與學生的交流。

2.和學生之間發生的感動小故事

好像有兩次,很相似的事情,一次發生在阿爾巴尼亞,一次在文理學院,學生不知道從哪打聽到了我的生日,為我準備了驚喜生日派對,他們提前佈置好場地,準備了生日蛋糕以及各種吃的,在黑板上畫了我的簡筆形象畫,大家一起聊天,玩得很開心!

3.多年教育心得分享與感悟

大學的教學與中小學的教學時不一樣的,大學不是要你教會學生多少知識,而是教會學生探索,蕭伯納說過:“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燭炬,而是一隻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把;我們一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輝煌,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教育也是這樣,老師就是火把,指引學生去探索。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大學老師應該首先把學生領進專業,讓他們愛上這個專業,再告訴學生具體的學習方法。

4.對大學生的寄語

  • learn to lear

大學生應該學會學習,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大學不可能學到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法,學到應該是如何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養成自我學習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自己的邏輯意識。

  • learn to be

在大學要學會成為一個角色 ,learn to be a teacher、learn to be a teacher...也就是說,大家要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對自己的專業進行鑽研,出社會後能在相關領域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匠心師者 | 願做文理教育火把的董洪傑

小編與董老師交談一番過後突然被吸引,想去聽聽董老師講課了!嘻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