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與echo的一百種糾葛


三毛與echo的一百種糾葛

最近在晨起與黃昏的涼風裡驚覺夏日忽遠

這個夏天好多事情都在熱氣裹挾中急吼吼發生 向前

也似乎只有溫度降下來才能向內思考

世間萬物一旦安靜 有些意味就會凸現

包括你內心的echo

echo

很多人詢問用意

有人問是不是Linux系統裡的echo命令

真正猜到的也只有兩個人

一位是董老師 智慧與美麗並存的女神 在互加微信的那一刻她就脫口而出“echo是三毛的名字”

之後的一些照面董老師會笑意盈盈且堅定地說“echo,寫的很好,要堅持寫作啊。”

這樣不經意的鼓勵會受用很久

另一位是偶然認識的網易雲音樂歌友

他是我見過的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有最大沖突的人

穩定的工作 前景不錯的未來 在他心目中都不及創作的一小段旋律讓他欣喜

我記得在西二旗地鐵的人潮湧動中他說“我也不知道怎麼就活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那句話很快就淹沒在嘈雜的人聲和轟隆隆的地鐵聲中

上月應邀去聽了echo 齊豫 潘越雲的演唱會

那可能是我聽過的最安靜的一場演唱會

現場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生 有多年未見感懷青春的閨蜜 也有經歷過世事滄桑依然十指相扣的夫妻

很大程度上這更像是一場宏大又私密的敘述

每個人從歌聲和文字中攫取出與自己相交的那部分

通過這共通的部分

最終彼此看到 彼此映照 彼此溫暖

聽歌的時候我想到更多的是讀三毛的日子

懵懂地讀那些文字

仗劍走天涯的自由之心卻悄悄蔓延

第一次讀《撒哈拉的故事》的時候

我還記得那種驚喜

日光通明讀到暗夜沉沉

從書中抬起頭來窗外已是風雨大作

而我卻感受到了整個世界

最近在零零散散地看蔡崇達的《皮囊》

後來才知蔡崇達是《GQ》中國版的報道總監

說來也是好笑

我一女孩竟然一直對一份男性雜誌充滿執念

個人很喜歡的王鋒是《GQ》中國版總編

卷首語往往影響著一本雜誌的品格和肌理

而《GQ》的總編卷首語是我讀過的最具視野與格局的雜誌卷首

王鋒的文字中沒有冷漠與抱怨

更多的是冷靜的洞察力以及對生活沉穩的熱愛

書店見過蔡崇達的《皮囊》好幾回都沒有拾起來好好讀

老幹部同志極力推薦所以還是耐著性子翻開了

在地鐵上 在公交上 在等飯 等人 等睡意來臨的間隙

可能是時間太過瑣碎

作者投入的感情又那樣低調深沉 力透紙背

以至於我總帶著一種不願斟酌的情感匆匆讀完前面的章節

今天得知一些突如其來的消息

說不出話的時候躲在時間的角落裡繼續看《皮囊》

看到最後一章節我突然讀懂了蔡崇達磅礴深沉情感背後的剋制

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著一顆心的羈旅

心醒著的時候

就把皮囊從內部照亮

更多時候我們都是行進列車上的旅客

窗外的生活迎面而來狂嘯而過 我們只能迅速捲進其中的喜怒 然後狠心抽離卻無法阻止窗外迅速滑過的一切

“對於還在那列車中的我,再怎麼聲嘶力竭都沒用。其中好幾次,我真想打破那個玻璃,停下來,親吻那個我想親吻的人,擁抱著那些我不願意離開的人。但我如何地反抗,一切都是徒然”。

或許真的

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

我們會妥協於這種撕扯

交付時間

認真做好一點點的事情

用心對待眼前人

傾聽內心的echo

然後就再存一點點期待

藉著窗戶外模糊的山色 零星的燈光

以及孩子影影綽綽的嬉鬧

三毛與echo的一百種糾葛


三毛與echo的一百種糾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