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儒墨道法,你覺得哪一個最應該被傳播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各式思想百花齊放,其中儒墨道法傳播的最廣,直到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才開始了儒家思想一家獨大的結局,那麼儒墨道法的思想到底是講的什麼?以我們現在的觀點看那一個思想才是最好的呢?

墨家:兼愛、非攻、尚賢

百家爭鳴:儒墨道法,你覺得哪一個最應該被傳播

兼愛指愛一切的人,似乎不大能實現。非攻指不主動發動攻擊,愛好和平。尚賢指任用賢能,選舉決定領導者,與美國選舉相似。這個思想由於最後一條被當時的幾乎所有統治者所厭惡,但是受百姓愛戴。

儒家:仁政、民貴君輕、政在得民

百家爭鳴:儒墨道法,你覺得哪一個最應該被傳播

仁政指降低稅收,從任何方面減輕百姓負擔。民貴君輕指國家最重要的人是百姓,一切以百姓的生活幸福、生活狀態為主。這一條思想被漢武帝推崇,但是漢武帝推崇的時期儒家思想已經發展成講大一統,講君臣父子。就是有了君主才有百姓的幸福,加強了帝王的集權。

道:巧者勞、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

百家爭鳴:儒墨道法,你覺得哪一個最應該被傳播

主要思想是能者多勞,不能者不要過於追求得不到的東西。就是說發揮一個人自身的長處來做事情,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如有想得到自己想要的就要了解自己的優點,並且無限的放大,去做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法:主張改革、以法為本、加強中央集權

百家爭鳴:儒墨道法,你覺得哪一個最應該被傳播

法家歷史是發展的,要時時刻刻進行改革,並且社會要為法治為本,人人都要遵循法律。最後一個主要思想是君主要加大自己的集權,加強對百姓的管制,制約動亂。所以戰國時期的君王們都十分的推崇法家思想。

其實我個人比較推崇墨家的思想,因為比較喜歡選舉制度,不知道觀眾姥爺們怎麼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