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伯仁是誰,他的死為何被討論千年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一句諺語,使得伯仁之名千古流傳。可是,也讓很多人感到奇怪,伯仁究竟是怎樣一個大權在握的人?竟惹來後世之人,對他的死討感嘆千年而不休?只是,當後世的人們帶著這些疑惑翻開史書,卻發現伯仁之死,根本不是大家想象的這樣。

伯仁是個普通貴族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出自《晉書·列傳三十九》。說這句話的人,是晉朝人,名叫王導。而伯仁,自然也是晉朝的人,他本名為周顗,字伯仁,是晉朝時期的一個名士,常酒醉失態,又不理俗務,但,他也是一位在朝入職的大臣。因為古人喜歡稱呼別人的字,所以,流傳於世的不是周顗之名,而是伯仁之字。

伯仁年少的時候,就已經才名揚於京都,除了他出身貴族的身份,還有他本身就是王侯之身,他年輕的時候,因為父親早逝,所以他早早的就承襲了他父親的侯位,襲封武城侯。之後,還做過寧遠將軍、荊州刺史,護南蠻校尉,官至尚書左僕射。可見,他實在是個鐵打實的貴族。

但是,魏晉時期門閥制度森嚴,原本能夠為官做宰的人,出身就都不錯。同時,魏晉時期的選官制度,也是依靠推舉,來選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沒有一定的人脈認識高官,基本沒什麼機會能夠做官,所以,那個時候能夠做官,甚至是承襲爵位的人,出身都不會差。雖然,自古王侯將相之死,才是流傳千古的事蹟。可是,晉朝高官厚祿之人,何止千萬?為何獨獨伯仁之死,能夠被後世記住千年呢?

伯仁之死,被後世討論千年的原因

這就得聯繫魏晉時期的流行文化來看了,魏晉時期的人,行為非常的怪誕,喜歡與眾不同,也喜歡不流於世俗,不同尋常,在當時就是"大雅"。所以,當時的名士們,一個個都非常喜歡飲酒、食藥、放蕩不羈等等,都是為了掙得一個雅名。而上文已經提到,伯仁也是名士,是名士,自然也要追求與眾不同,比如,他也喜歡當時的飲酒之風。但是,真正的名士,絕不會依靠這些身外形式,來標榜自己,而是真正的性情高潔。

而伯仁,就是這樣一個真正的名士。原本,伯仁和說出"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王導,是非常好的朋友。甚至王導的親哥哥王敦,還對伯仁有救命之恩。早年間,在伯仁還在做寧遠將軍的時候,當時他剛剛上任,就遇到了流民亂軍,更可怕的是,這幫流民,還把當時的一個叫杜弢的賊寇給放到了伯仁的轄區,突然間的大禍,伯仁抵抗無用後,跑到了豫章,投奔了王敦,王敦收留他,也算保住了伯仁的性命。

後來,王敦因為覺得不受重用而謀反,晉元帝決定將王家滿門抄斬。當時,擔任晉朝大司空的王導,是王敦的親弟弟,為了保住性命,天天跪在宮門口請罪。一日,伯仁正要進宮,就遇到了跪在宮門口的王導,王導一見伯仁,就趕緊對他說:"伯仁,我們家這幾百口性命就全靠你了!"伯仁卻看都沒看他一眼,直接進宮去了。

但是,伯仁進宮後,慷慨陳詞,說王導絕非王敦,忠心耿耿,絕沒有謀逆之心,向晉元帝進言,不可錯殺王導,之後,晉元帝採納了伯仁的建議。可是,伯仁這個人,性情高潔,追求的是遺世獨立,他救了王導的性命後,出宮的路上,又遇到了王導,王導喊他,伯仁一言不發,既不應承王導的呼喊,也不告訴王導,他一家幾百口性命已被他救下。又是目不斜視地從王導面前走掉了,還邊走邊說:"如今殺了這幫賊子,便可換個大官作作。"

如此一來,王導就徹底誤會了伯仁,以為他要用自己全家的性命,來謀取仕途。但是,伯仁出宮後,害怕晉元帝反悔,還又上書勸導晉元帝不可錯殺無辜,而伯仁為了王導所做的一切,王導都不知曉。後來,王敦的兵馬一舉攻入健康,王敦被封為丞相,王氏一族也重得權勢。王敦之後,問王導,說:伯仁之才,應當位列三司?王導聽了這話,沒有接話。王敦又問:伯仁之才,最起碼能做個僕射吧?王導依然不發一言。王敦接著說:那,既然不重用伯仁,就只好將他殺了。後來,伯仁和另一個大臣,都被殺了。

在伯仁被押送到刑場途中,他大聲吆喝著:"賊臣王敦傾覆社稷,枉殺忠臣,陵虐天下,神祇有靈,當速殺敦,無令縱毒,以傾王室。"結果,話剛說完,他就人頭落地。伯仁,不以王敦救過自己性命的私義,來為王敦遮擋。之後,王敦之亂被平,王導在查閱之前的奏章時,才看到伯仁上書為他求情的奏章。王導一時又是心驚,又是心痛,痛哭流涕,對他的孩子們說了,流傳千古的:"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伯仁之死,符合古代大義

魏晉時期,人們重風骨,重大義。伯仁為了朋友求情,卻不顯露出來,不求回報,加上醉酒等放蕩不羈的形態,非常符合魏晉風骨。後人崇尚魏晉風骨,也崇尚周顗的品格,這才對他大加讚賞。同時,根據上文可知,伯仁之死,關乎當時的政局,也關乎大家族的興滅。"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家還不是一般的大家族。伯仁之死,連接著大貴族——王家的命運起落。伯仁之死,不僅關乎政治,還關乎大家族的興滅,更因為大家族當權而亡。

再加上,儒家後世稱為主流文化。在儒家成為主要思想文化的幾千年時間裡,重視大義,重視氣節,輕生死節的思想開始成為主流,更深入到了所有人心中。而伯仁寧死不屈的行為,就很符合古人的價值觀。甚至伯仁的行為中,還滿含對王朝和君主的盡忠之意,所以歷代加大了對他的宣傳。加上儒家文化,一直到清朝,甚至是如今都有巨大的影響力,所以伯仁之死,一代代的流傳下來。伯仁之死,也被討論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