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讀《陶淵明傳》有感

林清玄從一位花販那裡得知:幾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越是顏色豔麗的花越是缺乏芬芳。由此得出一個結論:“人也是一樣,越樸素單純的人,越有內在的芳香。”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辭離官場,歸隱田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遠離塵世的樊籠,與世無爭,淡泊名利,淡看榮辱,笑對人生。他悟得了人生一份真,淡然處世,淡然為人,以樸素的心應對世界紛繁。

讀完《陶淵明傳》才真正讀懂了《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在那個時期的陶淵明幾仕幾退而不得志,江山易主後,他安貧守志,寧願窮困潦倒歸隱一生,無論是仕途中的陶淵明還是歸園後的陶潛,始終不改不苟於仕的氣節。在《自祭文》、《擬輓歌辭》裡盡顯一生悲劇。再讀他的詞,彷彿置身古代,亦感惆悵悲鴻,憤憤不已。

在《陶淵明傳》中,讓我對陶淵明有了更深地瞭解和認知。陶淵明的一個通俗形象是不解音,好在人前撫無絃琴。如蕭統《陶淵明傳》:“潛不解音律,而蓄素琴一張,無弦,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晉書.陶潛傳》“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這是一個誤解,陶淵明不會“不解音律”。陶潛自作詩《時運詩》雲:“清琴橫床,濁酒半壺。”又《自祭文》:“欣以素犢,和以七絃”。皆可證。顏延之《陶徵士誄》亦云:“晨煙暮靄,春煦秋陰,陳書綴卷,置酒絃琴。” 至於陶淵明有沒有真的喜歡在人前撫“無絃琴”,這個不好確定。但“無絃琴”的典故,體現了一種逸士的高韻。

對於陶淵明,我不能說是喜歡,因為已經超出喜歡的範圍。是一種嚮往和追求,陶淵明的閒靜灑落,他活生生的存在過,也會因為做了官竊喜假裝還不在意的樣子,也會對貧窮生活碎碎叨叨。自有天賦者多,用天賦者少,做真實自己者更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隔著時空去仰慕這些聖賢,實我之幸。

回顧陶淵明的一生,充滿了糾結與選擇。

陶淵明曾祖陶侃,出身貧寒,一路奮鬥,七十六歲時獲贈“大司馬”。陶淵明少時家境還是不錯,後來卻沒落了,在陶淵明二十歲時已經窮得不得了,在陶淵明的《有會而作》中就寫到:“弱年逢家貧。”陶淵明在辭彭澤令之前,一直都在出仕和歸隱之間糾結不停,後來他徹底覺悟到世俗與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相違背,加上自己不能改變本性以適應世俗,以及對政局的失望,再加上受到老莊思想的影響,於是堅決地辭官隱居。

陶淵明思考人生得出的兩個主要結論是:安貧樂道和崇尚自然。

晚年的陶淵明貧病交加,窮得沒飯吃地時候,道濟饋以梁肉,但陶淵明等他一走就把酒肉都給扔了。很多人說陶淵明種田不行,確實,他一個文人去種田,沒有經驗加上勞動力不足,還有一些天災蟲災,對種田人來說是巨大的挑戰。寫田園詩的人很多,多的是歌頌田間的美好,但只有陶淵明真切地寫出了躬耕之苦。大好山林誰不喜歡,他也和我們一樣有過遠大的理想,我感覺無論何人在國家危難之際都想為國出力,為國家奉獻自己,在東晉這個偏安一隅的朝代,每一位青年或許都有濟蒼生的豪情之志,陶淵明也不例外,他也曾回憶說“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豪情壯志,看蒼生,謀其力,但在那一個時代,為天下,濟蒼生,像一個笑話,陶淵明經歷了種種朝堂之事還是選擇了歸隱,世人笑他不會生活,非得找苦去耕地。他于田園之地耕耘,俯瞰天空。

在年少時,我也曾不懂陶淵明的生活,但逐漸長大,我便漸漸明白了陶淵明的人生,發現陶淵明又是那麼的不易,為保持高尚,付出了多大的努力,陶淵明身處於黑暗之中,能按他自己的態度生存已經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了。

談起陶淵明,我感覺就離不開桃花源這篇文章,我感覺這個世外桃源寄託著不僅僅是陶淵明的想像,也送給後世的我們一片理想中的淨土。“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美麗的桃花源已經浮現在眼前,美麗的風景棲息下的生活總是令人嚮往的,此情此景誰不羨慕,對於處在戰亂與動盪的社會當中的勞苦百姓這是聖地,這好像西方的伊甸園,讓人身心向往。

歸隱是陶淵明對於生活的一種態度,愛慕田居也是他的選擇。而對於當下的我們,社會的快速發展,似箭一樣人們整天忙碌著幹著這樣或那樣為了生活而奔波的事,為了生活我們或許已經迷失了自己,但當我們在這紛雜的社會也需要找些能安慰自己的樂子。陶淵明以種田喝酒度日,不想同流於黑暗之中。人總要找點樂子,當你在苦悶之中想想陶淵明,他選擇隱居的生活,而且在自己隱居的時候,更是寫下了那麼多田園文章,文章是一種態度在往後激勵著很多後代的才人。當他經歷官場的黑暗之後,很多的人都會想像陶淵明一樣去返回最初的純真。我們更應該如此,學習陶淵明,更有利於我們在這個社會中生存,尋求一種方法去宣洩,我們不能像陶淵明一樣去歸隱,但我們可以找一種愛好去發洩而更好的面對生活。

當下的我們已經成年人了,或許早已違背所心,但在嘈雜的社會之中,希望我們還是能擁有點自己所愛的樂子,給自己心中留一片桃花源,在黑暗中學會生存,縱使已然跳入泥窩,但還是想想陶淵明,做不到他那樣灑脫,但也要留住一片內心的桃花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