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分鐘看完《易中天說禪》(三) 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

本文為《易中天說禪》第三部分,第十二至十七集。

第十二集 成佛的關鍵在於破執

讀書人可以布衣卿相。機鋒,開悟的手段,也稱禪機。知道色相是色相,色相就不是色相。明白空無是空無,空無就不是空無。眾生不覺悟,原因在哪呢?禪宗認為問題出在一個字,執。執,就是一根筋,死心眼,不開竅。執則迷,迷則不悟,謂之執迷不悟。

覺悟的關鍵,在於破執。破執極難,它有三關,我執、法執、空執。我執,就是執著於我,我看見,我聽說。世上有我,因為諸法造就了我,叫我由法生。能破我執,就是羅漢。

法執就是執著於法,以為法就是真相。這又錯了,實相無相。我固然是空,法也不是真如,也是虛的。這就叫萬法皆空。能破法執,就是菩薩。

空執就是執著於空,開口閉口說空無。一口咬定空無,這就是實相嗎?不是,因為這還是把無當作了有。何況我是空,法是空,空就不是空嗎?這就叫空也是空。能破空執,這就是佛。

什麼是空?空亦是空。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什麼意思?翻譯一下,不是有,不是沒有,不是又有又沒有,也不是既沒有有,也沒有無。所以,空亦是空,亦是不空。

3-5分鐘看完《易中天說禪》(三) 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

第十三集 我心自有佛:破執的常規手段

傳燈,亦作傳鐙。佛法猶如明燈,能破除迷暗,所以佛家傳法,謂之傳燈。如燈傳照。願作傳燈者,忘言學浄名。坐禪無功。禪,又叫禪那,梵文中本義是靜慮。馬祖道一,南嶽懷讓,學禪要打坐,是執,一定不能打坐,也是執。如果學禪,禪非坐臥;如果學佛,佛無定相。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

3-5分鐘看完《易中天說禪》(三) 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

第十四集 當頭棒喝:破執的非常規手段

南泉普願,為馬祖道一的法嗣,趙州和尚的師父。石頭希遷禪師,唐代禪僧。六祖慧能名氣和成就較大的兩位法嗣,一位為青原行思,另一位為馬祖道一的師父南嶽懷讓。臨濟義玄,臨濟禪院,舉行棒喝。黃檗希運,德山宣鑑。義玄“臨濟喝”,宣鑑“德山棒”,是當時傳法的典型。因此,而留下一個成語,當頭棒喝。德山宣鑑在上課時公然宣佈,我的問題,答得上來三十棒,答不上來三十棒。問他道理何在?對不起,也是三十棒。

3-5分鐘看完《易中天說禪》(三) 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

第十五集 呵佛罵祖:破執的超常規手段

丹霞天然,或丹霞禪師,唐代著名禪師。石頭希遷為其剃度,馬祖道一為其賜號。佛法僧,佛教三寶,怎不能不要吧?呵佛罵祖,直截了當的破執。否定了佛祖,還要否定自我。一定要有我,一定沒有我,這也是執。執著於我,執著於無我,也是執。不立文字,不立兩字,亦是文字。不立文字,意指不要執著於文字。

3-5分鐘看完《易中天說禪》(三) 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

第十六集 禪宗的辯證法

務獅子吼,無野狐禪,則續燈之意不虛。野狐禪,表示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或者三腳貓、半吊子。涅槃,是死亡嗎,不是。死亡一般,叫圓寂,意思是圓滿寂滅,這就像穆斯林稱死亡為歸真,歸於真正。涅槃,不是死,也不是不死,那是什麼呢,超越生死,脫離苦海,超越輪迴。

寶劍出匣和未出匣,在裡面,在外面,不在裡面,不在外面。不會就是會,沒有就是有,一無所獲,就是滿載而歸。這就是禪宗的辯證法,否定之後的肯定,才是真肯定。所以,禪喜歡說不。空亦是空,亦是不空。不是有,不是沒有,不是又有又沒有,也不是即沒有有,也沒有沒有。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

不是想,也不是不想,非想,非非想,非亦想亦非想,非非想非非想。這叫想入非非。有人說,嶺南有消息來。有人不說,嶺南有消息來。沒有人說嶺南有消息,有人說嶺南沒有消息,有人不說嶺南有消息。

3-5分鐘看完《易中天說禪》(三) 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

第十七集 通往心靈之路,就是通往自由之路

克勤禪師,法演禪師。茶禪一味。般若,最高智慧。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少年一段風流事,只許佳人獨自知。通過什麼途徑覺悟不重要,喝茶或禪坐,重要的是認得心,認得心就是認得佛,也就是覺悟。這是你和佛之間的事,只有你和佛知道,也只需要你和佛知道。

實相無相,也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執著於表面現象。沒有覺悟,即使你叫釋迦牟尼有用嗎?知識屬於人類,智慧屬於個人。知識可以傳授,智慧只能啟迪。智慧只能啟迪,這才要有機鋒。實際上,一旦覺悟,哪裡沒有佛?什麼不是佛?尤其是大自然,最不刻意,最無煩惱,因此最有如來佛性,也最為接近無上正等正覺,正所謂,青青翠竹,總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

最後,用一首歌來結束說禪,“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

(學禪筆記,內容來源易中天老師講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