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刑偵題材網劇《重生》正在持續熱播中,從開播伊始,該劇風評就呈現不同凡響之勢,一方面依靠的是強大過硬的製作水準,植根於之紅出天際的熱劇《白夜追兇》而衍生出來的新的劇情分線,另一方面就是實力派戲骨的傾力坐陣,為該劇全力保駕護航,其中張譯的名字無疑是最大看點之一。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在劇中,張譯飾演的是行事果斷,觀察敏銳的警察隊長秦馳,因為之前曲折離奇的714案件,秦馳成為全員覆沒形勢下的唯一倖存者,雖然經過搶救治療後的秦馳最終化險為夷,但是卻身陷“失憶”的桎梏中。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即使擁有縝密嚴謹的偵探能力,但很多原本勝任的案件,在秦馳眼裡也變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正所謂一波還未平息,餘波又來侵襲,而後又出現了更加棘手的案中案,一樁樁的擺在了能力受限的秦馳面前,而後秦馳不得不披掛上陣,一步步剝絲抽繭,絲絲入扣的去破解一個個謎題。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主線副線雙面疊加,讓這部劇的可看性大大增強,也使得秦馳這個人物更加豐滿立體起來,劇中張譯的表現依舊不落俗套,可圈可點,毋容置疑的是,今年42歲的張譯依舊成為演藝圈內的集大成者,從眼神到臺詞,每處細節和場景都把控精準,讓秦馳這個人物真真正正的躍然於熒幕之上。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著名編劇汪海林曾經用長篇大論評價張譯,其中兩句話尤為點睛“張譯的表演已進入成熟期,這必將是個偉大的演員,真想照著他寫個劇本。”一向惜字如金的大導陳凱歌曾經用四字箴言概括張譯:“戲比天大”。

再有天賦和靈性的演員,毅力和態度都會是最後的制勝要素,而張譯無疑完美詮釋了這一說法,近幾年來的張譯始終處於開足馬力的強勁態勢中,背後隱藏的是對錶演的深沉信念感,這些在張譯一路而來的人生細節裡都能體味得到。

心懷播音夢,卻入表演行

1978年,張譯出生在冰城哈爾濱,父母都是教師,張譯自幼也是在滿屋書香的氛圍中長大,在他身上,自然寄予了父母的厚望和期待,正所謂藝多不壓身,從小時候開始,張譯的父母就要求張譯點亮各項技能,從滑冰到彈琴,凡是熱潮的項目,張譯都曾經學習過,只是他對這些領域始終表現出不痛不癢的態度,唯獨對播音這一項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學生時代的張譯最大的愛好就是早上按時打開收音機,聽廣播裡播音員字正腔圓的口音,他背地裡也開始偷偷聯繫和模仿,沒有什麼正兒八經的舞臺去展示,張譯便把自己的一腔熱情投入到了課堂之上,每每都自告奮勇的站起來唸課文,聲情並茂的模樣確實讓老師另眼相待。

懷揣著對播音行當的熱愛,耳邊是周圍人正面鼓勵的聲音,張譯決心一條路走到黑,他內心也隱隱約約感覺到,那個神聖正式的播音臺,已經為他預留了合適之位。

高考時期,張譯毫不猶疑的選報了北京廣播學院,本身就成績優異的情況下,張譯過五關斬六將一路勢在必得,但沒想到最後卻因為其他考生的加分,最後名落孫山不幸落榜。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初嘗失敗之苦的張譯確實為此沉淪過,父母鼓勵他來年再考,他卻嚴聲拒絕了,每天意志消沉,無論事事,連眼神都變得黯然無光,父親感到兒子的這般狀態,自然是焦灼不安,恰逢當時本地的話劇團在廣泛招生,父親就慫恿這張譯去報名,剛開始張譯內心是一百個不願意,總覺得表演行業就是赤裸裸的花架子,沒有營養和內涵,擠眉弄眼,張牙舞爪的樣子著實可笑。

不過這樣的觀念很快就被徹底打破,原因是張譯有幸看了兩部經典話劇《一人頭上一方天》和《地質師》,當時的他對錶演技藝皮毛不通,只是覺得劇中的演員表演的太好了,自己完全被代入到了劇情當中,那種感覺真的妙不可言,他逐漸意識到表演原來是如此有魅力的技藝,同時開始在心底點燃了成為演員的星星之火。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後來這股勁頭愈演愈烈,彼時的張譯一度如痴如狂,每天閒餘時間就反覆咀嚼借來的劇本,每一次用心揣摩似乎都能得到別樣的收穫。慢慢的他覺得自己不能再拘泥於話劇團的方寸天地,屆時有人告訴他,最好的話劇團就在北京,在那裡才能夠接受最好的歷練,星星之火已然成為燎原之勢,張譯沒有半分猶豫,都打定了要去北京的主意。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1997年,張譯單槍匹馬的來到偌大的北京城,聞聲趕到了當時招生的解放軍藝術學院,誰料在第一關標準嚴苛的體驗環節中,身形瘦削的張譯就敗下陣來,後來張譯毫不氣餒的跑到了科班院校中央戲劇學院。

在面試環節中,張譯把對錶演的心得體會闡述的頭頭是道,但是面黃肌瘦的外形條件,卻無法讓在場的考官為之所動,因為彼時的張譯,沒有半點演員的風采和氣韻。

考官老師於心不忍還給予他建設性意見,讓他可以去嘗試主攻理論的導演專業,接二連三的遭遇讓張譯的心情大受影響。他騎著自行車吱吱呀呀的來到了車水馬龍的天橋上。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他望著繁華喧囂的大北京,內心是說不盡的落寞和仿徨。

一直找不到屬於自己的立足之地,張譯在北京結識的友人提出新的建議,讓他去試一下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話劇團,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張譯覺得放手一搏,彼時的他住在了當地招待所的最頂層,因為花費最便宜,正值酷暑時節,紋絲不動的躺在床上,依舊會被熱的汗如雨下。

鑑於囊中羞澀,張譯不得不再次縮減生活成本,平日裡只能吃最便宜的方便麵充飢。多虧熱心腸的招待所大媽,時不時會給看上去落魄不堪的張譯送點熱乎飯。暖心的舉動也讓張譯內心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欣慰。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幸運的是,最後張譯收到了好消息,自己被戰友話劇團錄取,漂泊無依之際,張譯總算在北京有了落腳地,同時也和自己朝思暮想的表演領域搭上邊,只是張譯的命運依舊沒有得到改寫。

因為外貌條件的限制,張譯在劇團顯得並不吃香,身邊人還提議張譯最適合到辦公室寫公文,根本不適合在舞臺上拋頭露面,別的不說,和他同期入團的同學都悉數當上了主角,張譯卻依舊停留在原地踏步的階段。

拭去灰塵,鋒芒乍現

演技得不到認可,張譯的筆頭子卻受到了劇團領導的垂青,也許是懷才不遇的遭遇讓張譯內心憋著一股勁兒,手握筆桿子的他經常揮斥方遒,盡顯文人之意氣,手寫的材料疊成一摞摞小山。

後來張譯開始嘗試著寫劇本和小品,作品還曾經刊登到報刊之上,轉行當編劇的想法也屢次萌生,但是張譯依舊放不下表演這塊石頭,他耗費了五年的時間輾轉奔波於各大劇組,簡歷發出去幾千份,每次都石沉大海,不見迴音,即使是龍套角色也沒能沾上。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2004年,命運的迴旋大門開始轉動,之前張譯破劇組的照片落在了導演康洪雷手上,眼光獨到的康洪雷決定向張譯拋來橄欖枝,在作品《民工》中參演一個小角色,張譯在這部劇裡的戲份其實很少,但是康洪雷卻給予了他全面的幫助和指引,在鏡頭面前,張譯起初覺得手足無措,跟不上節奏,康洪雷就不厭其煩的上場點撥,還要求其他演員給予悉心配合。

雖然這部《民工》沒能讓張譯濺出水花,但是卻堅定了他想要學習表演的意志。在張譯跑龍套的劇作《喬家大院》裡,該劇的導演胡玫曾經語重心長的告訴他:

“一個男演員,要是過了28歲還沒出來那就得洗洗睡了,你必須抓住機會。”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張譯把這句話聽到了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大展手腳,恰逢此時,康洪雷導演開始籌拍軍旅劇作《士兵突擊》,本來這部劇沒有張譯什麼事,但是碰巧看過劇本的張譯卻鼓足勇氣的寫了封自薦信,請求導演給予自己一次出鏡的機會,角色他都挑好了,就是其中的劇中的班長史今。

彼時史今這個角色其實已經敲定人選,但是宅心仁厚的康洪雷經不住張譯的軟磨硬泡,畢竟他對這個骨子裡有韌性的倔強男孩心懷好感,最終決定給予他一次機會,不要讓他再跑龍套了,給他一個能混臉熟的機遇,於是乎,張譯就這樣成功的“撬牆角”。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好演員就是需要主動爭取,把能把握的機會都攥進手心裡,事實證明,倘若沒有張譯的出演,《士兵突擊》這部劇極有可能會黯然失色,因為張譯的表演著實太圈粉,誰能想到一個跑了十年龍套的悲催演員,可以呈現出如此無痕化的高光演技。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這部劇真正成為了張譯逆轉人生的節點。劇集播出後,張譯走到大街上都能被路人認出,曾經還被一個陌生姑娘追著滿大街跑,慌亂之中張譯還把剛買的雞蛋打了個稀碎。正如張譯曾提及的那樣,一切都發生的太突然,恍恍惚惚宛若夢境。

毋容置疑的是,張譯開始紅了,開始進入了屬於自己的當打之年,不早不晚,那年的張譯剛好28歲。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

康洪雷,這個名字在張譯的生命中無疑打下了深刻的烙印,2009年,康導演再出力作《我的團長我的團》,主動力邀鋒芒初現的張譯出演,張譯隨即趁熱打鐵,大家開始默默記住了這個其貌不揚的青年演員,他正在以極其迅猛的節奏在演員圈高歌猛進。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接下來,張譯的表現被不少名導看到了眼裡,其中就有唯才必用的導演馮小剛,在馮小剛的影片《我不是潘金蓮》裡,張譯出演的是一個反派小人物,一個自私自利,趨炎附勢的公務員賈聰明,正是應了那句話,真正的好演員會自動搶戲,在片中,張譯的表演成為了風評之焦點,不少人覺得正是張譯的出演才活生生把這部劇的評分拉高水準。

初嘗成名紅利的張譯內心自然是激動且雀躍,雖然一直在配角領域遊走,還喜提了“黃金綠葉”的稱號,張譯對此見解頗為高深:“我自己非常清楚,我是非常好的二傳手,不是主攻。但二傳手承上啟下,也很美妙”。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在優秀演員的心目中,角色著實沒有大小之分,每一次機遇都是嶄新的挑戰,都需要把自己重新打碎了重組,拼湊出最貼合角色的個體,而本身就具備編劇特質的張譯,經常會在原角色的基礎上進行更有巧妙的改變,往往讓人物更加擲地有聲。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在口碑好片《追兇者也》中,張譯在飾演董曉鳳這個人物的過程中,曾經出其不意的增添了戲劇化情節,在大巴追殺場景中,最後董曉鳳刪了旁邊女乘客一巴掌,這個情節被譽為全片中最具笑點的包袱,而這個經典橋段則處於張譯之手,怎麼樣去從側面凸顯出人物角色的顯著特質,每每拿到劇本的張譯,都會潛下心來反覆推敲。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能有如此的領悟和功底,這樣的演員若是不紅,真的是天理難容,事實證明,老天爺也具備“慧眼識人”的能力,張譯一步步打開了戲路 ,全方位的展開自我挖掘。從2017年的《紅海行動》到去年的《攀登者》,張譯強力詮釋了身為一位實力派演員出神入化的演技水準。

死磕演技,如痴如狂,“小人物”張譯的摸爬滾打路

如今很難想到,最初的張譯曾被人指著鼻子抨擊“根本不會演戲”,然而疾風勁草,歲寒方驗,刻苦和實力成為他演藝人生的最大註腳,而擁有這樣一位經得起磨礪和修煉的優秀演員,對於身為觀眾的我們,真的是莫大的財富和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