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孃家過年”,家鄉舊俗致使大姑姐無家可歸

花哥你好。我是個28歲的西安女孩,去年剛剛結婚。我是家裡的獨生女,機械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父親是醫生,母親是高中教師,算是一家子“知識分子”。我在北京讀大學本科時,有一位關係非常要好的學姐兼西安老鄉,她比我大三歲,是我校生物醫藥工程專業的高材生。畢業後,我和學姐聯繫依然密切。

2018年,已經嫁人的學姐聽說我也回到了西安工作,執意要和我聚上一聚。當我見到學姐時,發現她身旁站著一個精神、帥氣的小夥子,這就是她曾多次向我提起的親弟弟。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場普通的聚會生生被學姐變成了相親,不過我們兩個當事人年齡相仿、學歷相當,也恰巧都是單身,所以並沒有很排斥。緣分真的是很奇妙的東西,沒過多久,這個男人正式向我表白,我們迅速確定了戀愛關係。經過一年多穩定的感情發展,我們前年在雙方父母的祝福下結了婚,組建了自己的家庭。我的學姐,也成了我的大姑姐。

丈夫大學畢業後,在西安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做銷售。他為人憨厚老實,甚至有些害羞,更重要的是,丈夫很孝順,對公婆非常好,這也與公婆家的出身和經歷有關。我的公婆本在西安旁邊的農村生活,九十年代初,為了讓家中的兩個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舉家搬到了西安市裡,公公進了本市的一家化工廠做工人,婆婆則一直呆在家中,將一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雖然公婆並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卻格外注重對孩子的教育,這一點令我佩服至極。他們的努力也並沒有白費,丈夫和大姑姐從小成績優異,雙雙考上名牌大學,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

“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孃家過年”,家鄉舊俗致使大姑姐無家可歸

我家的經濟條件要比公婆家好不少,父母早早就為我置辦好了房子,我和丈夫在這裡結了婚,開始了人生的新階段。前年年底,眼見著春節就要來臨,我和丈夫開始討論過年計劃。作為一個懂事的兒媳婦,又是嫁給丈夫的第一個春節,自然是要隨著丈夫回婆家的。丈夫是銷售,本身就比較自由,我的公司也早早放了假,臘月二十七的那天,我們夫妻二人便來到公婆家,幫著婆婆收拾家、備年貨,準備過一個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年。

臨近新年,本來一切都喜氣洋洋的,然而這祥和的氛圍卻被一個電話打破了。來到婆家的第二天下午,我接到了大姑姐的電話。信號那邊的大姑姐聽到我的聲音後,頓時哭了起來。我趕忙安慰她,哄了半天才止住哭聲,在我的追問下才道出自己為何如此傷心。原來,大姑姐上午剛剛回她的婆家,下午就和她婆婆因年夜飯的一些瑣事爭吵了起來。大姑姐的脾氣我是很瞭解的,非常強勢,又不肯服輸,有一種理科生特有的倔強,肯定在和她婆婆爭論時“擺事實”、“講道理”,可是家裡面的事情,有什麼道理可講呢?果然,她婆婆認為這個兒媳婦不尊重自己,矛盾由爭論升級為爭吵,老人又說了幾句很傷人的話,大姑姐一氣之下收拾好東西奪門而出,決定不在婆家過年。

我和大姑姐的關係本來就很好,聽到她受氣,我的心裡也很不是滋味,但是心中又有些暗自竊喜,這樣她豈不是就可以回孃家陪我們一起過年了嗎?然而大姑姐接下來的話,直接將她婆家的矛盾,引到了我的婆家。“我不能回爸媽那裡,咱們這裡有說法,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孃家過年,我要是回去,非被他們趕出來不可。”說完這句話,大姑姐又焦急地哭了出來。這是什麼道理?女兒憑什麼不能回孃家過年?被憤怒衝昏頭腦的我趕緊在電話這邊拍著胸脯保證,讓大姑姐趕緊回來,我現在就去和公婆解釋,我不相信你的父母看你在外面受了天大的委屈,還能無情地把你拒之門外。大姑姐沉默了片刻,同意了我的提議,坐上了回家的出租車。

我深呼吸了幾下,穩了穩心神,嬉皮笑臉地來到正在和麵的婆婆身旁。“媽,剛才姐來電話了,她在婆家受了氣,哭得特別可憐,還被她婆婆用棒子打出了家門,”為了能讓婆婆接受我的說辭,我手舞足蹈、添油加醋地將大姑姐的境遇描繪得更加可憐,“所以我就讓她回家了,一會兒就能到,家裡過年多個人也多分熱鬧,您說是不是?”我露出一個諂媚的微笑,等待著婆婆的答覆。聽到我的這番話,婆婆突然停下了手裡的活,用嚴肅的眼神盯著我,冰冷地說道:“你懂什麼?你不知道我們這裡有規矩?嫁出去的女兒回來過年是要出大事的,輕則影響運氣,重則家破人亡。你趕緊給你姐去個電話,讓她千萬別回來,回來也不給她開門。”說完,婆婆繼續和麵,手勁更大了。

“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孃家過年”,家鄉舊俗致使大姑姐無家可歸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是哪個年代的封建傳統思想?這還是親孃嗎?如果換做是我的母親,不僅會讓我回家,可能還會打到婆家,質問他們為什麼要欺負她的寶貝女兒。正在我苦惱之際,家裡的門鈴響了。我心裡咯噔了一下,怎麼辦?大姑姐已經回來了,可是我還是沒有做通婆婆的思想工作。公公開了門,門外站著的正是兩眼通紅、心驚膽戰的大姑姐。公公看到自己的女兒,也是一驚,卻並沒有把她讓進門的意思。婆婆此時也聞風趕來,拍了拍手上的麵粉,上來就對還被堵在門外的大姑姐說:“你趕緊走,你趕緊走,現在不是你該回來的時候,一會兒我們給你婆婆打電話道歉,你趕緊走。”看到婆婆這個架勢,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正在驅趕“瘟神”。看到自己的父母果然如自己所料的無情,此時的大姑姐再也說不出一句話,只是咧著嘴哭著,一肚子的委屈都寫在臉上。

看到這一切,我滿腔的怒火再也無法遏制,和婆婆爆發了爭吵。我嘗試用情理、道理和法理說服婆婆,卻發現眼前的這個老太太根本就油鹽不進,無論我說什麼都無法改變她一分一毫的思想。眼見我和婆婆的臉越炒越紅,剛才還在旁邊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公公和丈夫才開始勸架。一瞬間,我心裡的不滿積累到了頂點,突然爆發了出來,沒有經過大腦便喊出了一句:“你這是什麼母親,眼睜睜看著女兒被欺負都不管,你不配當媽!”說完這話,婆婆一怔,全家都變得安靜了下來。我又羞又惱,大步走進臥室,一手拿起包,另一隻手抄起衣服,準備奪門而出。丈夫一看情況不對,趕忙一邊勸慰一邊阻攔我。“別攔她!你讓她走,兩個人都給我滾!”婆婆在一旁氣急敗壞地怒吼著。聽到這話,我再也沒有一絲猶豫,拉著呆在原地的大姑姐就走。

“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孃家過年”,家鄉舊俗致使大姑姐無家可歸

剛出單元門,心中積累的怨氣再加上委屈,我也哭了出來,這次反而輪到大姑姐安慰我了。沒有辦法,我拉著大姑姐回到了我的孃家。剛一進門,一股熟悉又溫馨的安全感撲面而來。我把今天發生的事統統告訴了父母,我能在他們眼中看到對我和大姑姐的心疼。我的父母和婆婆絕對不一樣,開明又體貼,他們替我安頓好了大姑姐,讓她安心地在我家過年,又揹著我偷偷給婆婆打了電話道歉。過年期間,丈夫每天都會登門,又是安慰、又是道歉,大姑姐也接了無數個來自她丈夫的電話,這讓我們覺得這兩個男人也很是可憐,一邊是生養自己的母親,另一邊是自己娶過門的媳婦,被夾在中間,向著誰都是錯。

年後,我和丈夫回到了自己家,大姑姐也迴歸了正常的婚姻生活,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主動聯繫過婆婆,逢年過節也最多打個電話、發個信息,隨便找個“工作很忙”的藉口搪塞過去。婆婆似乎也對我有了意見,從不強求我到她家去。互不打擾,成了我們兩個女人間的默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