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如今海外疫情嚴峻,來自中國的援助物資已飛往各地。這一次,投桃報李的中國也在每一份物資上附著雙語寄語,表達著中國人的祝願。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寄語的背後,都蘊含了怎樣的文化往事,又如何向世界展現獨特的“中國式浪漫”呢?

朱廣權解讀中國援助物資寄語,字字千金,情深意長


中國—非洲

人心齊,泰山移

When people are determined

they can overcome everything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中國送往非洲的物資上,寫著:

“When people are determined they can overcome everything.”

這句話出自南非已故前總統曼德拉,翻譯成中文,可以對應“人心齊,泰山移”,出自中國的《古今賢文》中。

他們共同的意思是:“只要人們的心往一處,共同努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難。”

新中國與非洲的關係歷來親密。1955年4月,來自亞非2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印尼萬隆參加了第一次亞非會議。中國外交代表團由周恩來、陳毅等組成,周恩來在會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得到與會國家的一致認可。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1955年萬隆會議現場,周恩來在會上做了幾次重要的發言

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外交關係自萬隆會議及1956年5月同埃及正式建交後,步入了新篇章。整個70年代,我國同25個非洲國家建交,並對許多非洲國家進行了無償的經濟援助。改革開放後,中國對非援助方式發生了變化,催生了中國和非洲國家的合作投資。進入新世紀以來,中非關係步入新階段,雙方合作呈現“機制化”的特色。每三年一次的“中非合作論壇”機制,中非交流更加廣泛,包含了經濟、文化、社會、教育等方方面面。

考慮到非洲各國的醫療情況,我國及時送出的援助物資其實正是中非各國多年來外交情況的反映。祝福我們的“老朋友”能順利度過疫情,人心齊,泰山移。

中國—法國

千里同好,堅於金石

Unis nous vaincrons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運往法國的物資上附有中法雙語寄語。

“Unis nous vaincrons”出自法國文豪雨果的名言,意為“團結定能勝利”。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雨果雕像

“千里同好,堅於金石”,出自三國譙周的《譙子·齊交》,原文為“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於膠漆,堅於金石”,意思是:如果堅持正確的交友之道,那麼即使雙方遠隔千里,友誼也會比膠漆還要牢固,比金石還要堅實。

歷史上,中法建交經過多年商議會晤,1964年1月27日,兩國政府在北京和巴黎同時發表了僅有兩句話的建交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一致決定建立外交關係。短短44字的中法建交公報,轟動國際社會,被國際輿論稱為“外交核爆”。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1964年1月28日,中國《人民日報》和法國《世界報》同時在頭版刊登中法兩國建交消息

3月30日,從我國起飛載有政府訂購及中企捐助約800萬隻口罩的貨機已抵達巴黎瓦特里機場。相信,只要法國政府能始終與我國保持正確的交友之道,來自我國的援助和愛心就永遠在路上。


中國—意大利

雲海蕩朝日,春色任天涯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中國運往意大利的援助物資上,附有明代文學家李日華詩作《贈大西國高士利瑪竇其二》中的詩句,意指:期盼疫情早日過去,真正的春天早日來臨。

利瑪竇是明末來華的意大利傳教士,他於萬曆十年(1582)漂洋過海抵達澳門,次年來到廣州,最終定居北京,在中國住了28年,與中國的許多士大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利瑪竇畫像

寫下這句詩的李日華,當時為江西九江府知府,深受百姓愛戴。李日華頗有文學天賦。1597年,他在省府南昌公幹時,遇到了耶穌會士利瑪竇,於是他寫下這首詩表達了自己的羨慕之情。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李日華

1970年11月6日,中國與意大利正式建交。20世紀80年代時,我國因醫療條件十分落後而向西方國家求助時,唯獨意大利無償援助中國,並在國內建立醫療急救中心。2003年非典時期,意大利向中國伸出援手,邀請20多名中國專家前往羅馬參加醫療衛生領域的高級別研討會。2008年汶川地震,在發生災難的第一時間,意大利就主動聯繫了中國,成為第一個向中國伸出援手的歐洲國家......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這次疫情,意大利處於全球疫情的漩渦之中。3月12日,中國醫療救援隊抵達當地展開經驗共享與義務援助,同時也有大批物資送往當地。與此同時,許多當地醫生向我國發送郵件詢問共同對抗肺炎的策略。

3月18日,由浙江組建的中國赴意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12名隊員抵達意大利。同時抵達的還有9噸援助物資,包括30臺呼吸機、20萬隻醫用口罩、5萬個N95口罩和一大批檢測試劑。相信在意大利風情與中國式浪漫的共同守護下,意大利人民的春天很快就會到來。

中國—日本

青山一道,同擔風雨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3月2日,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向日本捐贈100萬隻口罩供新冠肺炎防疫使用,在去往日本的中國包裝箱上貼著:“青山一道,同擔風雨”。這句話化用了唐代詩人王昌齡在《送柴侍御》中的詩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一場疫情,中日兩國再次守望相助。早先,保加利亞駐華大使格·波羅扎諾夫先生及夫人為答謝中歐協會派專人協助使館聯繫貨運航班,辦理相關手續,把包括中歐協會在內所有中國人民的愛心第一時間送達保加利亞所需機構的善舉,也曾用這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來表達對中歐協會的感謝和對兩國友好的肯定。

在各地的援助日本物資上,我們依然能看到寄託著祝願的詩句: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浙江慈溪市人民政府捐贈日本的物資上,一下子出現了兩組古詩詞——秋菊春蘭寧易地,清風明月本同天。出自宋代趙蕃的《學詩詩》,原意在講述學詩寫詩的方法,放在如今,則能表達各國人民守望相助的情感。

願歲並謝,與長友兮。出自戰國詩人屈原的《橘頌》,意為“願與歲月一道成長,和你結為知己,永遠做朋友”,展現了兩國人民之間牢不可破的友誼。

信有春風通國祚,願從滴水濟時艱。這是疫情暴發後,河南對聯家莫非撰寫的對聯,既緊跟時事,又不失古雅。

瀋陽向日本札幌、川崎捐獻的抗疫物資上寫的是——玫瑰鈴蘭花團錦簇,油松丁香葉茂根深。

在浙江對日捐贈物資上,寫有天台立本情無隔,一樹花開兩地芳。

遼寧向日本北海道捐贈的物資上寫著,鯨波萬里,一葦可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我國各地在篤力援助日本的同時,還“以文會友”,遙祝這位一衣帶水的友朋。

中國—韓國

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3月9日上午8時28分,承載中方捐贈的三批醫療物資中的第一批——1萬套防護服飛往韓國。這批救援物資上所寫的“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出自韓國古代詩人許筠,寓意中韓關係肝膽相照、相扶相濟。

中國駐韓大使館在援助韓國大邱的抗疫物資包裝箱上,印有——道不遠人,人無異國。

在遼寧援助韓國的物資上,寫著——歲寒松柏,長毋相忘。

馬雲公益基金會援助韓國的物資上,寫著——山水之鄰,風雨相濟。

河南省援助韓國的物資上,寫著——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此句出自唐代詩人張九齡的《送韋城李少府》,意指知音朋友不受距離遠近制約,即使相隔萬里也如同在旁邊。

從詩作的字裡行間,我們可以感受到兩國古已有之的深厚友誼。尤其在當下這樣亟需肝膽相照、相扶相濟的關鍵時期,追尋前人智慧,中韓兩國在共同抗擊疫情中展現出守望相助、風雨同舟的鄰里之情,讓我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明天更加充滿信心。

中國—塞爾維亞

鐵桿朋友,風雨同行

中國在援助物資上寫了什麼?網友:堪稱“世界詩詞大會”

前段時間,塞爾維亞總統含淚向中國求援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網友看後大多鼻子一酸。

3月22日凌晨,中國醫療專家組攜帶防護服等醫療物資,抵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受到最高禮遇。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率多位政府官員到機場迎接,武契奇還在五星紅旗上獻上了深情一吻,以向同塞爾維亞共渡難關的中國政府和人民表達深深的謝意。這一幕,讓現場很多人動容。

作為首個同中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中東歐國家,多年來,塞爾維亞在許多重大問題上,多次堅定表態,同中國站在一起。對於中塞關係,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用“四好”來形容——志同道合、患難與共的好兄弟、共建“一帶一路”的好夥伴、促進中歐合作的好朋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好同志。

“鐵桿朋友,風雨同行!”這句印在援助物資上的話語,寄託著中國人民的支持與祝福,表達了我國願同各國共克時艱的信心與決心。

此外,還有許多從我國送往世界各地的物資,表達著各式各樣的“中國式浪漫”。一行行簡短而真摯的文字背後,藏著我們投桃報李的滿滿真情,更寄託著特殊時期人們的美好期盼。


(素材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編輯/陳茜 江北新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