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老總講民國之黃埔八大金剛


滕老總講民國之黃埔八大金剛


滕老總講民國之黃埔八大金剛


金剛這個詞彙本屬於佛教密宗,清代周克復的《金剛經持驗記》裡,記載寺院僧人的唸經儀式,有一種咒言:“奉請青除災金剛,奉請闢毒金剛,奉請黃隨求金剛,奉請白淨水金剛,奉請赤聲火金剛,奉請定持災金剛,奉請紫賢金剛,奉請大神金剛。”

明清以來,黑白道上常有八大金剛的叫法,在民國,專指的是黃埔教官出身的八位國軍上將。他們歷經兩次東征、北伐、中原大戰,以及剿共等戰爭,成為蔣介石的主要軍事助手,分別是何應欽、陳誠、顧祝同、劉峙、錢大鈞、張治中、蔣鼎文、陳繼承。

大金剛自然是何應欽,論起軍事造詣,別說金剛們,絕不在老蔣之下,無奈天地人都差了一點。天時,蔣介石光復杭州,為孫中山撲湯蹈火;地利,區區貴州怎麼能與江南匹敵;人和更不用說了,蔣的領袖地位,是憲政派與財閥們一手捧起來的。

滕老總講民國之黃埔八大金剛


何應欽

何應欽一生罕有敗績,內戰中跑去安理會當什麼團長去了,說白了,人家不用他。其實,無論西安事變,還是《塘沽協定》,他都是公事公辦,既沒有害人,也沒用賣國。其黨內地位,有點像朱老總,超然而不奪主。

二金剛當屬陳誠,起步較低、終點很高。東征時靠三炮起家,而後在北伐、蔣桂戰爭、蔣唐之戰及中原大戰中,幾乎所向披靡。地位很像林彪,雖是二號人物,但結局尚好。

滕老總講民國之黃埔八大金剛


陳誠

三金剛為顧祝同,出道時,與劉峙是何應欽手下的哼哈二將,用兵以穩健著稱,向無顯赫戰功,也基本不敗,一生謹言慎行,號稱軍中聖人。西安事變中,劉峙東路軍咄咄逼人,而顧祝同西路軍則看宋家的眼色行事。

滕老總講民國之黃埔八大金剛


顧祝同

從此,蔣宋都很提攜,用他制約,甚至頂替何應欽,一路做到陸軍總司令和參謀總長,內戰時一敗塗地。到了臺灣,混得一樣順風順水,他的風格有點像解放軍的徐帥。

四金剛則是劉峙,這位號稱逃跑將軍,以及豬頭將軍,其實比較冤枉。他在東征華陽戰役,北伐龍潭大戰、中原大戰,還有第五次圍剿中,累累扭轉戰局,反敗為勝,是蔣介石最得意的關鍵先生。

滕老總講民國之黃埔八大金剛


劉峙

此人剛直,雖無私心,卻不會抓部隊,沒有自己的嫡系班底,說白了很不江湖,以至於在抗戰河北阻擊戰,以及豫西定陶之戰中,無力迴天的失敗,卻引起群起而攻之。

劉峙強於戰術,拙於方略,蔣介石用其所短,使其成了淮海戰役的背鍋俠。他開始沒去臺灣,帶小夫人去印尼做了小學教師。何應欽等看他太難了,請他一家到臺,給了個總統府國策顧問。非得比較,或許跟粟裕大將有點像。

五金剛輪到了錢大鈞,本來特別能打,由於北伐留守,脫離了一線作戰,成了統帥大帳的中軍官,以及戰略要地的警備司令。他文采飛揚,豔福匪淺,也許葉帥比較貼近。

滕老總講民國之黃埔八大金剛


錢大鈞

六金剛張治中,代表國民政府去北平和談,後局勢轉變,半推半就之間,張治中成了八大金剛裡唯一留在大陸的高官。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大體來看,張治中是個談判者的角色而非投降的將軍,從一貫表現來看,最多算是親共分子,不能說是叛徒,或是間諜。

滕老總講民國之黃埔八大金剛


張治中

張治中出身貧寒,私德甚佳,這一點為國共兩黨所公認。文革期間,批鬥彭德懷是偽君子時,只有他站出來表示:“一個人可以偽裝,但怎能偽裝一生呢?”據批鬥者說,那會兒敢不買賬的,幾乎沒有,但張治中非常威嚴硬氣。

滕老總講民國之黃埔八大金剛


加入共產黨後,他從不批評蔣介石,哪怕在1959年寫的回憶錄裡,也是如此。張治中說,民國期間,四次給蔣介石進獻萬言書,談自己對國共問題的看法,可惜均未採納。

七金剛叫蔣鼎文,原是元帥府的上校副官,主持解決了福建事變,在西安事變中,扮演了調和角色,因善於機動作戰,號為飛將軍。抗戰時,主政西北,在豫桂湘戰役一潰千里後邊緣化了。

滕老總講民國之黃埔八大金剛


蔣鼎文

他善於經商,有好多產業,又因貪花好色,染上了性病,被時人所詬病。這位風格與劉帥有些靠近,但那些臭毛病卻與我們老帥半點邊也沾不上。

八金剛是陳繼承,黃埔軍校戰術教官,歷任師長、軍長、縱隊司令等職,軍事指揮能力一般。西安事變中,東北軍誤當作陳誠,要不是夫人拼死解釋,他差點被開槍打死。

滕老總講民國之黃埔八大金剛


陳繼承

抗戰期間,他接替張治中,擔任中央軍校教育長,1946年出任北平警備司令,掌握軍警憲特,掣肘傅作義,有人說,他要是不調去南京,北平很難和平起義,他晚年病逝於臺灣。這位也是平庸了些,我就更不敢拿那位老帥打比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