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春天》:嚮往的春天正在寂靜和離去

先說說本文涉及到的這本書。

《寂靜的春天》,美國女作家蕾切爾·卡森。

書圍繞著農藥對人類環境的危害進行分《寂靜的春天》:嚮往的春天正在寂靜,只留存於記憶和文學書籍裡析和展望,藉此描述了人類將可能面臨一個沒有鳥、蜜蜂和蝴蝶的未來世界,對一直以來人們提出的口號“征服大自然”作出質疑,激起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這本書的出世,是人類發展進程中的一聲平地驚雷,也是人們與大自然相處過程中走向歧途的一次及時矯正。

《寂靜的春天》:嚮往的春天正在寂靜和離去

《寂靜的春天》


對於自然和春天的渴望,是源於一次上班路途中的所見:死寂的馬路旁的一棵小樹上,偶然出現了幾隻嘰嘰喳喳的麻雀,在枝丫間雀躍,充滿了生命氣息與活力,讓機械麻木的心有了一絲觸動。這樣的景以前是極常見的,現在卻少了。身處大城市之中,似乎每時每刻耳邊聽到的都是汽車的鳴笛和輪胎在地上軋過的聲音,還有各種商場的廣播吆喝……唯獨少了一種久違的聲音——大自然的吟唱。無論是潺潺地溪水奔騰的響聲,還是叢林間鳥兒此起彼伏地高歌,又或是微弱到聽不見的蝴蝶振翅、花開的聲音,都能讓人的內心瞬間平靜下來,甚至變得愉悅。

大自然雖然無處不在,然而在冰涼的城市建築中卻很難讓人察覺。過去在鄉村野外,代表著生命與希望的春天的降臨,總是帶著鳥語花香、嫩綠枝芽高調而來,而現在似乎變得極其隱秘,讓人摸不著它的痕跡。讀過了蕾切爾·卡森的《寂靜的春天》之後,我對書中談到的那種久違的景色和聲音,突然多了許多企盼和期待。


《寂靜的春天》

書的開篇引用一個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原本有著最美自然之景的小鎮被破壞的過程:

  • 最開始的城鎮欣欣向榮、莊稼遍佈,處處一派與環境和諧相處之景

春天,繁花像白色的雲朵點綴在綠色的原野上;秋天,透過鬆林的屏風,橡樹、楓樹和白樺閃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輝,狐狸在小山上吠鳴,鹿群靜悄悄穿過籠罩著秋天晨霧的原野。

當遷徙的候鳥在整個春天和秋天蜂擁而至的時候,人們都長途跋涉來這裡觀鳥。也有些人來小溪邊捕魚,這些潔淨又清涼的小溪從山中流出,形成了綠蔭掩映的生活著鱒魚的池塘。


《寂靜的春天》:嚮往的春天正在寂靜和離去

春花

  • 第一批居民的到來之後,建房、挖井和築倉,情況開始改變

神秘莫測的疾病襲擊了成群的小雞,牛羊病倒和死去。

園後鳥兒尋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僅能見到的幾隻鳥兒也氣息奄奄,戰慄地很厲害,飛不起來。

這兒的清晨曾經盪漾著烏鴉、鶇鳥、鴿子、樫鳥、鷦鷯的合唱,以及其他鳥鳴的音浪;而現在一切聲音都沒有了,只有一片寂靜覆蓋著田野、樹林和沼澤

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化學藥劑。作者在書中詳細介紹了人類使用化學藥劑的始末緣由,以及藥物的發展歷史、傳播途徑以及危害。農藥如DDT、六六六,雖然能幫助人們殺蟲除“害”,卻無形中在一步步侵害自然界的生命。這些生命對於人而言是敵人,對於大自然來說卻是其內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物鏈的穩定,每個環節不可缺少,破壞一個,對自然生物的平衡是致命的。而大自然對於我們人來說是什麼?那就是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從另一方面來講,化學藥劑本身極其穩定,能在作物或者生物體內長期存留積累,而不會分解消失,人永遠也不知道,哪天吃進嘴裡的食物或者吸進鼻子中的氣味中,就含有自己創造的化學農藥。


書雖然講的是環保問題,我卻在書中再次看到了那些曾經早已習慣其存在而今少見的事物。

1、生命和思想之源——水

水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資源之一,衣食住行,樣樣離不開水。在歷史上人們更是習慣倚水而居,文明也多起源於河流,如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的尼羅河、古印度文化的印度河、華夏文明的黃河,更是有“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說法。

《寂靜的春天》:嚮往的春天正在寂靜和離去

河流

水,不僅給了我們生命,還給了我們許多視覺上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啟發和靈感。詩仙李白在《將進酒》中寫道: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這是黃河之水的浩瀚壯闊;詩魔白居易在《憶江南》中寫道: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這是春天江水的清澈秀麗;詩人徐志摩更是在詩作《再別康橋》中對於水有著美妙的刻寫: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曾經的水,是奔流不息、氣勢恢宏的;是清澈見底、能捧起就喝的;是浣女搗衣的絕佳之處,是疲倦的遊人傍石而憩洗腳的浴池,也是小夥伴在炎熱夏季來不及脫掉褲衩就縱身一躍、令人酣暢淋漓的溫柔鄉。即使是我自己,也曾躺在故鄉池塘水面上的木船裡,聽著水波拍打著船底的聲音,在搖曳中眩暈沉迷,久久難醒。

只是,這些美好,似乎只存在於記憶和文學作品當中了,現實中的水,早已失去了那些靈氣和生命氣息。河流依然是奔騰的,卻是夾雜著屍體和各種顏色的廢棄物步履艱難地向前而去的;池塘依然是安靜的,卻是一片死寂,水面上層層油膩、片片白沫,蚊蠅環繞,清風吹過,激不起半點漪淪。避之唯恐不及,更遑論去觸碰或是接近它了。

2、萬物禦寒的棉被——土壤

詩聖杜甫在《絕句二首》中寫道: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又軟又溼的泥土,引得燕子不斷地來回銜泥築巢,而被陽光曬暖的沙土,讓鴛鴦相依相伴,沉睡其中,這是泥土的溫暖;詩人李紳在《憫農》中描繪道: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這裡的土充滿著艱辛和希望,就像春天本身給與人的希望一樣。

小時候曾生活在農村,跟著父母去地裡去下種,釘耙打進地裡,向前犁去,將下面黝黑而溼潤的泥土都帶了起來,形成一條長長的淺溝;翻地的時候偶爾還會將泥土中各種生物驚出來,比如軟軟的蚯蚓、小小的婦鼠,又或是植物的根莖,偶爾還會突然竄出一條不知名的多腳蟲子。我是不太喜歡處在黑暗泥土之下的這些蟲子的,但是當它們長期消失在眼前,突然又在某處角落看到時,還是會有那麼些驚喜和熟悉的。下種之後,蓋上泥土,擔著糞桶去旁邊的池塘裡擔一擔水來潑在地裡,一股潮溼的泥土氣息鋪面而來,雖不是那麼好聞,卻也不讓人反感。

《寂靜的春天》:嚮往的春天正在寂靜和離去

泥土

田地間的泥土的樂趣是無窮的,既能欣賞規劃得整整齊齊的田地,地上各種綠色的蔬菜,還能拿著農具在空曠的地裡,在泥土之上任意勾畫著自己的想法。泥土是蔬菜成長的溫床,也是農村人的希望,“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因為這片厚實的土地,才有了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的農村人。

只是,正如書中所言,隨著化學藥劑的濫用,過度地開墾利用以及城鎮化發展,土壤變得越來越死寂,或是被重重的水泥壓在地下,離我們越來越遠。

3、身體與精神的食糧——植物

植物和水一樣,是生物的生命的來源之一,沒有植物,生物便沒有食物來源,賴以生存的大氣也無法維持。蕾切爾·卡森在《寂靜的春天》中舉了一個鼠尾草和松雞的例子:

生長在山腳下長得低矮的鼠尾草遮蔽著鳥巢及幼鳥,茂密的草叢是鳥兒遊蕩和停歇的地方,在任何時候,鼠尾草都為松雞提供了主要的食物

植物更是起到生活輔助和精神食糧的作用。

北宋詩人蘇軾曾在《於潛僧綠筠軒》中寫道:

寧可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可以不吃肉,居住之所不能沒有竹子,沒有肉只能讓人瘦,沒有竹子卻會讓人顯得俗氣,這是蘇軾通過竹子表達自己對於精神生活的追求。

也正是植物的點綴打扮,才使得我們的生活顯得多彩多姿,譬如人們最喜歡去的景區,因為花草樹木的存在,才使得身心疲倦的人們感受到城市內所沒有的安靜與放鬆,以至於不辭辛苦趁著假日前往。

《寂靜的春天》:嚮往的春天正在寂靜和離去

樹木

我曾攜佳人同遊貴州之景,無論是天河潭,還是鐵溪,都保持著最原始的自然風貌,令人流連忘返,而城市裡的園林則顯得人工痕跡過重,缺少韻味。只是這份自然的寶藏,在旅遊業開發的衝擊之下,不知還能堅持自我多久。

4、生命律動的象徵——動物

同樣作為動物,許多人卻更喜歡與小動物如兔子、小鳥相處,因為它們的世界帶給人不一樣的新鮮感與生命感。

作家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描寫過動物的場景:

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鬚,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幹上留著一隻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

平常的我們從來不會去細細觀察這些微小動物的活動,而在雙腿癱瘓的史鐵生的眼裡,卻顯得那麼動人和彌足珍貴,這是因為體會過生死,才知道生命的可貴,不止是自己的生命,亦是其他的生命。

《寂靜的春天》:嚮往的春天正在寂靜和離去

我們的生活也因為這些動物而變得豐富多彩,但事實是許多動物正在滅絕和消亡。

蕾切爾·卡森在書中也舉了另外一種動物——鳥的例子:對於普通的美國人來說,自家的後院裡聽不到鳥叫,是件使人猛然吃驚的大事,可是對於中國人來說,有多少時候曾在自家的後院或附近聽到鳥鳴?恐怕是很久很久,或者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些聲音已經消失。

越來越多的地方已沒有鳥兒飛來報春清晨早起,原來到處可以聽到鳥兒的美妙歌聲,而現在卻只有異常的寂靜。

這也是她為什麼給自己的書起名叫“寂靜的春天”的原因。家園被侵佔破壞,致命的毒物在悄悄傳播,加上人類的過度獵殺,導致鳥兒的蹤跡越來越難以尋覓。


如果說我向往的春天是什麼,那就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是“竹外桃花三兩隻,春江水暖鴨先知”,是一汪碧水,是一抔沃土,是花團錦簇,綠樹成蔭,也是鶯歌燕舞,鳥語花香。只是希望我所期待的春天,不會只留存於記憶和文學作品當中,逐漸消亡。

(結束)

我一直認為,讀書的價值,在於把其中的精華汲取並應用到生活當中。我是讀書話生活,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