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變異,州國受殃”的古代占星術

“上天變異,州國受殃”的古代占星術

中國春秋時期(公元前八至五世紀)占星術盛行,這是由於當時人們的知識水平和生產力都很低,對自然現象中的一些規律沒有掌握,於是從一些表面現象出發,把人們生活中的吉、兇、禍、福與某些自然現象聯繫起來。占星術就是利用一些天象,如日食、月食、新星、彗星、流星的出現,以及日、月、五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在星空背景上的位置及其變化等來占卜人間的吉、兇、禍、福。


“上天變異,州國受殃”的古代占星術

早期的占星術多是利用星象觀察來占卜較為重大的事件,如戰爭的勝負,國家(或民族)的興亡,以及國王或重要大臣的命運等。例如中國古代《左傳》中記載的周武王伐紂滅殷的天象預兆。後來,占星術的內容逐漸擴展,包括占卜個人命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瑣事。   

“上天變異,州國受殃”的古代占星術

中國是以二十八宿或十二次和分野為主要依據,觀察天空中所發生的天象及其所在的區域,以占卜該區域所對應的地面上的州、國將發生的事件;占卜帝王及其家族的命運。以天空中出現的星象變化來占卜各個地方人世間的吉、兇、禍、福。為此目的,將地上的州、國與星空的區域互相匹配對應,稱為分野。《周禮》中所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就是按照分野來預卜各地吉凶。天區有十二次和二十八宿(或二十八舍)等不同的劃分法,所以分野也有不同的對應方式。除此以外,州、國又因時代不同而有變化,所以不同時代的分野也不盡相同。

“上天變異,州國受殃”的古代占星術

以十二分野為例:古代為了觀測日、月、五星的位置和運動,把黃赤道帶自西向東劃分為十二個部分,稱為十二次。十二次的名稱依次是: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春秋戰國時代的《左傳》、《國語》等書中就已有這些名稱的記載,它們被用來記述歲星(木星)的位置。古代把木星的恆星週期定為十二年,所以一般認為,十二次的創立是起源於對木星的觀測。

對照表

子、玄枵、女虛危、齊分野、屬青州(山東濟東泰武登萊青天津)。

醜、星紀、鬥牛、吳越分野、屬揚州(蘇松常鎮太淮揚江寧福建全省廣東全省安徽全省浙江全省江西全省)。

寅、析木、尾箕、燕分野、屬幽州(順天宣永保易河)。

卯、大火、氐房心、宋分野、屬豫州(歸德曹州徐州濟寧)。

辰、壽星、亢角、鄭分野、屬兗州(開陳洛光穎)。

巳、鶉尾、翼軫、楚分野、屬荊州(漢黃德武昌荊襄鄖韶廉廣西全省嶽常澧長沙衡寶辰永靖柳都勻思鎮黎石平)。

午、鶉火、柳星張、周分野、屬周之三河(河南府許陝汝信各州並南陽府陝商州貴銅仁)。

未、鶉首、井鬼、秦分野、屬雍州(西同鳳興漢邠幹延榆綏郡鞏秦階平慶成綿龍茂順保潼忠西重敘夔嘉雅寧瀘眉雲南大理臨安楚曲順鎮麗江騰蒙各州)。

申、實沉、觜參、晉分野、屬益州(山西全省)。

酉、大梁、胃昴畢、趙分野、屬冀州(正定府趙祈冀深各州翔州大同)。

戌、降婁、奎婁、魯分野、屬徐州(兗沂泗邳)。

亥、娵訾、室璧、衛分野、屬幷州(河北彰懷衛大名臨清東昌曹州各縣)。

古代占星術完全屬於官府,是政府所設天文機構的重要工作內容。為了防止“洩漏天機”,有的朝代還下令禁止民間私習天文,甚至命令天文官員不得和一般人交往。   

占星術是依據天象進行占卜的,這就推動了人們去觀測天象。由此,人們記錄了許多寶貴的資料。例如中國古代豐富的天象記載,雖然當時是出於占卜的動機,但是它所提供的關於彗星、流星、新星和超新星爆發等等記錄,至今仍是天文工作者感興趣的寶貴資料。同時,古代人對於日、月、五星等運行規律的認識,也是與占星家的觀察和推算分不開的。古代的天文學家,絕大多數是占星家。早期的天文著作,大多帶有占星術的因素。   

對於中國秦漢以前占星術的源流,《史記·天官書》記載說:“昔之傳天數者:高辛之前,重、黎;於唐、虞,羲、和;有夏,昆吾;殷商,巫咸;周室,史佚、萇弘;於宋,子韋;鄭則裨灶;在齊,甘公;楚,唐眜;趙,尹皋;魏,石申。”但是,這些古代天文學家的占星著述都已失傳,後世雖有《甘石星經》等流傳,但已是唐宋人著作,並非戰國時代的原著。中國現存的古代占星書主要的有唐代李淳風所著《乙巳佔》、瞿曇悉達所撰《開元佔經》、北宋王安禮重修的《靈臺秘苑》以及明代的《觀象玩佔》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