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名著《百年孤獨》的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寫的太好了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鉅著之一。

其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世界級文學大師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憑藉《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

經典名著《百年孤獨》的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寫的太好了

在讀過的所有作品的開局中,我最喜歡這個精巧神奇的開場白,在這不動聲色的敘述中隱藏著一種深沉的悲涼和無可奈何的宿命感,卻又憑藉著巧妙的時空交錯形成了巨大的懸疑。

開頭幾乎是人人皆知: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這是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經典開場白,其偉大之處在於他創造了一種近乎前所未有的敘述方式——站在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在敘事開始把想要描述的故事放到了多年以後。

這樣的句式,受到了後世許許多多作家的模仿。這個開頭被文學評論家認為在小說寫作中極富挑戰性,好比一場足球賽,解說員一上來就告訴了觀眾本場比賽的結果。

經典名著《百年孤獨》的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寫的太好了

餘華、蘇童、格非、陳忠實、韓少功、莫言等,幾乎那個時期崛起的所有作家,或多或少都承認受過馬爾克斯的影響。

30多年來,沒有哪部外國名著可以像《百年孤獨》一樣影響中國一整代的作家。作家王蒙也曾說,對新時期中國文學的影響,沒有比加西亞·馬爾克斯更甚者了。

在這麼短的一句話裡,我們可以讀出來三個不同的時間,“多年以後”說的是未來,“面對行刑隊”說的是現在,“那個遙遠的下午”說的是過去。

經典名著《百年孤獨》的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寫的太好了

這句話還製造了三個懸念:

“多年以後”讓你想知道他都經歷了什麼?

“面對行刑隊”讓你想知道他幹了什麼壞事才會被判刑?

還有,“那個遙遠的下午”,他為什麼會去“見識”冰塊這種很平常的東西?

第一句就把懸念說出來,可以激發聽眾最大的好奇心。

經典名著《百年孤獨》的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寫的太好了

《百年孤獨》這部小說表述出來的是馬爾克斯的心聲:拉丁美洲正在被這樣一種無根的文化現狀所困住,如果不解決的話,只能是無盡的重複歷史的命運,婦女的支撐依靠的是她們延續繁衍的能力,男人們則只是想粗暴的推倒歷史,卻不想如何從根解決現狀,如此一來,整個拉美都在被重複的行為所消耗,也就不能走向進步了。

莫言說過:加西亞馬爾克斯是用一顆悲愴的心靈去尋找拉美迷失的、溫暖的精神家園,他站在一個非常高的高度,充滿同情地鳥瞰紛紛攘攘的人類世界。

事實上就是在說,馬爾克斯自己就是跳出他時間光圈外的敘述者,他感知到了拉美現狀的問題,想為拉美找到治療孤獨的精神家園。

結語:

總體而言,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無論是從寫作手法還是文學寓意上,都是絕佳良品。他對於孤獨所作出的種種吶喊,可以通達整個拉美地區。他的字字句句,寫的是重複、是孤獨、更是落後,缺失與無助。

經典名著《百年孤獨》的第一句是我讀過最好的開場白,寫的太好了

很多人說,看不懂《百年孤獨》是不能接受其中的地域文化,但是事實上,在這本書中,所有怪異的現象本身就是文化殘缺影響下的殘次品,而真正體現地域文化的,其實是書中帶有的魔幻色彩。如果帶著這樣的心情再看《百年孤獨》,也就不難理解學者們對於這本書的痴狂了。也歡迎大家在疫情期間靜下心來,看看這部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