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一天才掙10元,居然買500元的鞋”你還在對娃“哭窮”教育嗎

晚上,5歲的滋滋和爸爸一起去外面溜達。因為還要做家務,所以我沒有和他們父女倆一塊去。約莫一個小時左右,他們回來了。我正好在洗手間,滋滋奔到洗手間,摟住我的頭,貼著我的耳朵,輕聲地很嚴肅地和我說:“媽媽,我和你說件事。”

“爸一天才掙10元,居然買500元的鞋”你還在對娃“哭窮”教育嗎

“你說吧,不要摟住媽媽的頭,這樣很不舒服。”

“媽媽,這個只能讓你聽見的,我們小聲地說。我告訴你:爸爸剛剛買了一雙鞋子,可貴啦!”

“哦,多少錢?”

“500多!”

“啊!媽媽也覺得挺貴的。”我配合地說道。

“你不知道,媽媽!本來800多,打折過後還要500多!媽媽,我就是覺得太貴了,才跟你說。爸爸這麼貴的鞋怎麼捨得買啊!記得你們和我說過,爸爸一天才掙10塊錢!他要買這雙500多塊的鞋子,要掙50多天才可以掙到!”

“爸一天才掙10元,居然買500元的鞋”你還在對娃“哭窮”教育嗎

哦,我恍然大悟,原來滋滋認為爸爸這鞋太貴了,爸爸掙得太少了,這樣會入不敷出。(之前我們為了防止孩子養成大手大腳的毛病,我們就在孩子面前“哭窮”。滋滋爸爸曾經和滋滋說過:爸爸一天上班只有10元收入,你到外面不能看見什麼就要什麼。如果什麼都要買的話,我們家裡就沒有錢買米吃飯了)。

其實這種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剛剛開始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認識。如果我們大人對孩子一味灌輸家裡很窮的觀念,會讓孩子在金錢方面缺少安全感。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孩子整天看著父母為錢發愁、擔憂,她如何能無憂無慮地成長?內心變得自信強大呢?

“爸一天才掙10元,居然買500元的鞋”你還在對娃“哭窮”教育嗎

我連忙和滋滋說:之前你還小的時候,爸爸的工資是10元錢一天;現在爸爸工作年限比以前長了,工作技能提高了,工作經驗豐富了很多,另外爸爸還被公司派去進修深造過了,工資比以前早就提高了好多好多了。

“媽媽,那爸爸現在一天可以掙多少錢?”滋滋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勢頭。

“具體多少錢,媽媽一下子算不出來。因為我們工資還需要扣除很多的費用,比如社保,公積金,扣稅等等,同時爸爸媽媽還要準備一些錢還房貸,照顧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等。但是你放心,爸爸媽媽掙的錢,肯定足夠我們全家的吃喝開銷的;你上學的正常所需,興趣班的費用等等,這些爸爸媽媽都負擔得起的。當然爸爸買一雙500多塊錢的鞋,我們也不會餓肚子的。”

“哦哦,那太好了。”滋滋一下子又喜笑顏開了。

“爸一天才掙10元,居然買500元的鞋”你還在對娃“哭窮”教育嗎

建議:可以不告訴孩子具體的金額,但是一定要以堅定的態度讓孩子知道:父母一定會保證家庭的正常開銷,孩子上學的生活,學習費用等,孩子不用擔心。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孩子的內心安定了,她才會無憂無慮,健康快樂地成長。

其實,現在的孩子們比他們之前的任何一代人都更早地知道錢的概念。關於錢的知識,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學習起來。經歷了這件事以後,我意識的,我們給孩子的財商教育太少了!哭窮教育是萬萬不可取的!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對孩子“哭窮”過嗎?孩子們是什麼反應呢?歡迎通過評論,轉發的形式參與討論哦!

育兒路漫漫,所幸有你陪!我是有滋有味媽媽,家有學霸滋滋姐姐和萌寶味味妹妹,歡迎大家關注哦!更多的育兒歡樂和坎坷,大家一起來分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