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聖境,曼殊化宇

《清涼山志》載:“東震旦國清涼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臺山。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雄據雁代,磅礴數州,在四關之中,週五百餘里,左鄰恆嶽,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長流一帶。北陵紫塞,遏萬里之煙塵;南擁中原,為大國之屏蔽。”

如今的五臺山,以臺懷鎮為中心,五臺分為臺懷、臺內、臺外,像一個同心圓逐漸向外展開的三層次。這裡也是清水河和滹沱河的發源地。

五臺聖境,曼殊化宇

《大華嚴經》雲:“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已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斯言猶漫。”

五臺山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舉世聞名。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是龍種上佛的化身,無數佛、菩薩的老師,被尊為七佛之師、三世佛母,是智慧的象徵。

五臺聖境,曼殊化宇

關於“清涼真境”的由來,有一個傳說,與文殊菩薩和今日五臺山的多處聖蹟相關。相傳很早以前,五臺山並非現在這般模樣,也不叫五臺山,而是叫五峰山。當時,氣候異常惡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飛砂走石,夏季酷暑難當,人們無法耕種,生活苦不堪言。在此傳法的文殊菩薩慈悲,決定要改變這種狀況,於是變成一個老和尚,到龍王那裡去“化緣”。

五臺聖境,曼殊化宇

文殊菩薩來到東海,見龍宮外面果然有一塊大石,名曰清涼石。未等近前,已感到一股涼氣撲來。文殊菩薩被巡海夜叉領進龍宮見到龍王,說明來意,欲借清涼石。

五臺聖境,曼殊化宇

龍王很抱歉地說:“大法師借什麼都行,唯獨這塊‘歇龍石’不能借。因為它是花了幾百年工夫從海底打撈上來的,異常清涼。青龍每天工作回來,大汗淋漓,燥熱難耐,便在上面歇息養神。你若借去,青龍就沒歇息的地方了”。

五臺聖境,曼殊化宇

文殊菩薩無奈,這才說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來化緣,為了造福人間,是來求援的。龍王轉念一想,“歇龍石”估計重達萬斤,一個老和尚怎麼也無法運走,於是便口頭答應了。不料想,文殊菩薩謝過龍王,來到“歇龍石”跟前,口唸咒語,巨石立刻變成了彈丸大小。文殊將“彈丸”塞進袖筒,施禮告別龍王,飄然而去。

五臺聖境,曼殊化宇

文殊菩薩回到五峰山時,正值炎炎夏日,烈日當空,久旱不雨,寸草不生。當文殊菩薩把“歇龍石”安放在南臺邊瓦廠村東北的一條山谷,五峰山立刻變成一個清涼無比的地方。後世,這條山谷命名為——清涼谷,並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涼寺。

五臺聖境,曼殊化宇

龍王有五個兒子,其中老五性格暴躁、面容烏黑,人稱黑臉五爺。這天,青龍播布降雨回來後又累又熱,想在歇涼石上歇一歇,發現“歇龍石”不見了,聞得被文殊菩薩帶去了無峰山,老五和四位龍哥怒氣沖天,發誓要討回“歇龍石”。

幾位龍子一路追至五峰山,卻四處尋不到文殊菩薩。氣急敗壞的小龍王,用龍尾把五座峰掃成了平臺;用利爪把岩石刨得亂七八糟,至今這些石塊還遍佈滿山(今稱:龍翻石)。當然,文殊菩薩自有對付他們的辦法。

五臺聖境,曼殊化宇

文殊菩薩告訴小龍王,“歇龍石”在秘魔巖的兩座巨大的山岩之中。眾龍子剛鑽進巖窟之中,文殊菩薩一聲咒語,兩巖合併,僅留得內寬外窄的一道光照裂縫。文殊菩薩讓小龍王們在此好好修行,並說要派弟子來朝拜和供養他們,因此這個秘魔巖窟又叫朝龍洞。

傳說不同的朝拜者到此所見境界不一樣,善人見到的是佛菩薩;惡人則見不到歡樂勝景,可謂萬人萬境。更有“朝五臺山,若不朝拜朝龍洞,只算朝拜了半個五臺山”的說法。

五臺聖境,曼殊化宇

文殊菩薩很快就降服了小龍王,讓他們分別住在五峰山頂。其中黑臉老五被安排在最高的北臺,專管五臺山的耕雲播雨。自此,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涼山”了。

人們為感激“五爺”為五臺山造福,後世為建了五爺廟,也叫萬佛閣。傳說五爺也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因為他愛聽戲,故被稱為“寫戲文殊”,後人專修了“五爺廟戲樓”。每到五爺生日這一天,人們都會為他點一臺戲,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平時也會做為人們還願的一種方式為五爺唱一臺還願戲。

民間傳說,“五爺”原本是黑臉,被文殊菩薩住化北臺。文殊菩薩為了廣濟眾生,後來化身五龍王,所以黑臉“五爺”就變成了現在的金臉。所以,“五爺”是廣濟龍王菩薩。

五臺聖境,曼殊化宇

康熙年間,為方便百姓祈雨,遂把五爺請到現在的萬佛閣(俗稱五爺廟)所在地。大殿正中供奉著五爺的塑像,兩側分別是他的四位龍哥,還有龍母和雨師。現在看到五爺不僅身披龍袍,旁邊還有半副鑾駕,這是因為當年五爺救駕有功,康熙皇帝為感念恩德而御賜,並親筆題寫了“龍參”二字。

五臺聖境,曼殊化宇

文殊菩薩與“歇龍石”的傳說流傳了千百年,“清涼石”至今仍存於清涼寺內。石長五米,寬兩米半,厚兩米,圍十五米,呈青色,天然雲紋。古時候曾有禪師於清涼石上跏趺而坐,為眾說法,梵音妙繞,震攝人心。

《清涼山志》載:清涼石在清涼谷嶺西畔,厚六尺五寸,圍四丈七尺,面方平正,自然文藻。或能容多人不隘。古者嘗有頭陀趺坐其上,為眾說法,梵音琅琅,異狀圍繞,望之悚怖,近之即失。後人目其所坐之石,曰曼殊床。楊彩詩:

禪林此石自何來,勝蹟長留說法臺。

獨伴白雲迷歲月,寒風暑雨任摧頹。

鎮澄詩:一方靈石倚山巒,劫火曾經體正完,造化刻雕文藻麗,風雲磨拭正光寒。瞻依盡滅多生障,摩觸能令萬世安,更有一般難信事,包容法界未為寬。”

五臺聖境,曼殊化宇

《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雲:“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瞻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邦,其國有山號曰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上,為諸眾生,於中說法。”五頂山,即是今天的五臺山,亦名清涼山。

贊曰:

龍種上佛住五臺,清涼真境今猶在。

歇龍石上演說法,曼殊化宇慧無數。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