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隨感


今年的清明節,與往年不太一樣,國家首次因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啟動了全國性哀悼活動,深切悼念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 。

上午10時當防空警報鳴響,汽車鳴笛,行人駐立默哀,我淚流滿面,腦海中再現的是昔日新聞中報道的英雄們逆行、同胞們逝去的那永世不忘的一幕幕……

年初,武漢發現新冠病毒,一場疫情的風暴席捲全球。面對疫情,我們的黨和國家沒有任其發展,而是舉全國之力,跨越山海去拯救生命。廣大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英勇奮戰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他們披星戴月、奮勇逆行,為打贏這場守衛生命的人民戰爭付出了巨大犧牲。

他們以非凡的勇敢,為生命“拼了命”。

清明節隨感


李文亮,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是最早一批撩起疫情魔鬼面紗的醫者,他憑藉專業素養和職業敏感,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初期就及時向外界發出了防護預警,被譽為疫情"吹哨人"。他始終堅守崗位,在為患者診療過程中被感染,因病情嚴重不幸去世;

連續奮戰18天,積勞成疾不幸去世的南京市中醫院新冠肺炎防治指揮部副組長、副院長徐輝;

結婚請柬還在抽屜裡,為搶救病患不幸感染獻出年僅29歲生命的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醫生彭銀華;

舍小家、為大家,來不及看一眼已經盛開的迎春花,就把32歲的韶華永遠定格在2020年春天的基層民警王春天;

劉智明,武昌醫院院長,第一位因新冠肺炎去世的醫院院長,在抗擊疫情中 三天三夜幾乎未休息 ,被感染後經全力救治無效去世;

夏思思,武漢市協和江北醫院醫生,年齡定格在29歲;

清明節隨感


還有王兵、馮效林、江學慶、梅仲明……讓我們記住這一個個閃光的名字,記住生命的光輝。如今 戰疫已見成效,舉國痛悼斯人。

戰疫中犧牲的烈士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是中華民族的脊樑!逝者已去,精神長存。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白衣戰士用生命守護生命,以大愛詮釋醫者仁心;公安幹警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以生命踐行使命,用熱血鑄就警魂;社區工作者真心真情幫助解決群眾生活困難、志願者用生命書寫擔當,用愛心守護家園……每當在新聞中看到有關抗疫英雄的報道,淚水就會模糊我的雙眼。

歷史會銘記他們的勇敢和愛。

此時我的腦海中不知為什麼會閃過一個個莫名的假設:

清明節隨感


如果我也和他們一樣生活在疫情重災區,或許我已不在人世……

如果我在那因醫療資源缺乏就被忽略不治的意大利或其他的什麼國家,也許患上新冠肺炎的我,因為是老年人不在治療之列就只能流著絕望的眼淚無奈離世……

如果……

如果……

所幸沒有這些如果。

我幸運我是中國人,我幸運我生活在河南……

感恩偉大的祖國,感恩每一位逆行者,感恩自律的同胞......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清明節裡的舉國哀悼,是對逝者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敬畏。那些在疫情中不幸逝去的生命,不是一個個數字,一個個名字,他們是父母、是子女。讓我們點亮一根根蠟燭,照亮烈士們前行的路,讓他們的光芒照亮我們的心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