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是對李文亮最好的紀念!

魯迅說過,學醫救不了中國。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學醫救不了國家,轉身從文,做投槍、匕首,不能說為萬世開太平,至少還有些效果。然則今天,不學醫,轉身從文,哪怕如李文亮者,不願意昧於良知而說一句真話,都要面臨著付出性命的代價。這樣的世界,早已不再是人間。

改變,是對李文亮最好的紀念!


剛剛過去不久的一個夜晚,億萬中國人都不眠不休,希望能從死神手裡將李文亮奪回來,但最終沒有,李醫生的心臟在這個庚子年寒冷的冬夜裡停止了跳動。孩子失去了父親,妻子失去了丈夫,白髮老父失去了兒子。我們,失去了一位良知醫生,一位偉大的吹哨人。

他不是死於病毒,而是死於一個千瘡百孔的社會。這個社會,容不下真話,容不下異見,甚至連專業的聲音都會被之屏蔽。李醫生就是這樣被戕害的。他在疫情露出猙獰面目的初期,就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但卻被視為異端,被訓誡、被羞辱。我們之中,當時還有人充當了幫兇,手舞足蹈。很快,我們就發現,李文亮是對的,我們將要為之付出沉重的代價。

截止到此時此刻,全國確診新冠病例31225例,死亡637例。在這之外,還有無數家庭和同胞命懸一線,或者早已冰連地結於這寒冬,他們永遠都不會再等到下一個春天,永遠都將與這個世界恆久的告別。要知道,他們原本可以不死的,事情也原本可以不如此慘烈的。一切,都源於我們容不下一句真話,一顆滾燙的靈魂。

“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這是李文亮對我們最後的忠告。捫心自問,在這之前,或在更久之前,我們難道都不知道這句話嗎?不是。我們是知道的,但僅僅是知道而已,常常付諸實際的時候,我們都不由自主、不知不覺地背道而馳。我們雖然厭惡我們所厭惡的那種人生,但最終還是活成了我們厭惡的那個自己。

可以說,李文亮的死,是我們長久的懦弱、愚妄、膽怯、自私合謀的結果。他的離去,我們每一個活著的人,都難辭其咎。

我們太過於放任自己,太過於遷就這個世界,太過於對那些平庸的惡麻木不仁。今天,李文亮離開了,我們悲憤難平。明天,又一個李文亮離開了,我們依然悲憤難平。然而,悲憤遠遠是不夠的。命運從來不會向淚水低頭,惡魔也從來不會對匍匐的弱者手下留情。

憤怒之外,我們必須做出一些改變。只有改變,才能對得起李文亮的殉道,才是對他的死最好的紀念。我們再也不能這樣渾渾噩噩地活著,無所謂的活著。改變不是為了李文亮,而是為了我們自己,為了億萬萬全體中國人,免於恐懼,免於死亡,免於哀莫大於心死的劇痛。

改變,必須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