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道、路、途,你知道它們的意思嗎

在先秦,主要道路被稱為康衢。康衢原指四通八達的主幹道,比如《列子·仲尼》中說:“堯,乃微服遊於康衢。”後來引申為地位顯要,再後來被用於稱頌盛世,其中道路的本義反倒很少使用了。

我們平常所說的路、道、途也都有特定含義。路:3輛馬車能夠並行的地方才能被稱為路。道:兩輛馬車可以順利通行的地方被稱為道。途:一輛馬車能順利經過的地方就叫作途。

除了上面這些,其他還有:畛(音枕),古代對僅僅牛車能行的路的叫法,後來變為稱呼田間小路的詞,如畛陌等;而那些車過不了,僅僅是牛馬能過的路則被稱為“徑”,到現在也基本是這個意思。

上面所說的基本都是先秦時期對各種道路的稱呼,在後世的使用中遠沒有這麼嚴格。

秦始皇時期,要求“車同軌”,興路政,修建了著名的馳道。馳道可算是中國最早的“國道”,有統一的標準要求:通常寬50步(60米到70米),路基高出兩旁地面以便排水,路面夯實。路中間為皇帝專用道,兩邊旁道供一般人使用。馳道每隔十里為一亭,亭長負責該段的治安。

秦時候還有棧道,又稱閣道或複道。它是在高山絕壁之間“鑿孔架木”而成的道路。當時有4條著名的棧道,其中褒斜道長約250千米,路面寬3米到5米,可容車馬並行。

唐時號稱築路5萬里,稱驛道。沿途有驛站,既是陸路交通的主要通道,也是重要的軍事設施,用於情報傳遞、物資轉運等。

元朝把路叫作“大道”,而直到清朝才開始稱作“大路”“小路”等。清末,出現可通行汽車的路,被稱為“汽車路”,又叫“公路”,此叫法沿用至今。

馬路這個稱呼的來歷有幾種說法:一是說元朝時,元大都的主幹道,要求能夠並行20匹馬,其他城市要求並行10匹馬,所以後世稱路為馬路;其二是近代修路普遍採用英國人馬卡丹的築路方法,所以簡稱馬路;其三是上海開埠初期,洋人們在外灘修路賽馬,所以被稱為馬路。

除了上面這些路,不同城市中的路還有些不同的稱呼,比如衚衕、弄、巷等。

巷:城市中窄而小的路,與街相對應。直的是街,曲的是巷,寬的是街,窄的是巷。巷也是通常使用的官方說法。

衚衕:城市中串聯民居的小路。普遍認為衚衕是元朝留下的蒙古語譯音,本是“水井”的意思。遊牧民族認為,有水井才能住人,才能有市場。

弄堂:和衚衕一樣也是巷子,原本是浙江方言,後被引入上海,特指兩邊是石庫門房子的小巷;坊:小巷子的古代說法,現代多用於街巷的名稱。

(摘自《當代青年》2019年第7期)

古代的道、路、途,你知道它們的意思嗎
古代的道、路、途,你知道它們的意思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