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肯貼上自己也要攪我們的局,俄羅斯對此事最有發言權

殲20戰機是我國服役的第一款五代重型戰機,它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世界空中格局,很多人認為,殲20戰機各方面達到甚至超過了F22戰機,誠然,論航電設備、機體工藝、氣動佈局亦或是武器系統,殲20都比F22強。不過,航空發動機一直都是我們的硬傷。多少年來,我們雖然陸續研發出多款戰機,但發動機卻長期使用俄製AL-31發動機。後來我們有了渦扇-10發動機,它替代了俄製發動機在我國四代機身上的地位,殲-10、殲-16以及殲10的最新改進型戰機普遍使用國產發動機,但這遠遠不夠。

寧肯貼上自己也要攪我們的局,俄羅斯對此事最有發言權

殲20戰機是第五代戰機的經典之作,什麼時候它能夠用上國產矢量發動機(且具備大推力,高有效推重比,使用壽命超長等特點),這才是中國航發人真正揚眉吐氣之日。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這一天肯定不遠了。按照之前的說法,殲20戰機或將於2020年安裝新型國產渦扇-15發動機,前段時間,社交媒體上更是出現了某款發動機的影子,不少專業人士認為,殲20即將迎來大批量生產的狀態。另一方面,運20的發動機也有替代選項,之前,人們盛傳運20的D30發動機也有令人替代選項渦扇-18,渦扇20。這些新型國產發動機的具體數據尚且無人知道,但我們可以肯定,一旦他們問世,必然會掀起世界航發領域的一場革命。2016年,曾經有媒體報道,我們為了研發新型航發以及燃氣輪機共投入3000億元,俄羅斯專家稱,面對這麼高的投入和雄厚的技術積澱,中國已經擺脫在航空發動機領域面臨的困境。


寧肯貼上自己也要攪我們的局,俄羅斯對此事最有發言權


俄專家認為,中國現在基本不需要俄製AL-31發動機,即便需要也很少。這種情況下,中國發動機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只是時間問題,任何無理操作都阻擋不了這一趨勢。而美國卻偏偏不信邪。安225發動機事件相信大家都有耳聞,剛開始,中俄烏三國正在有條不紊推進引進安-225運輸機的相關合作。不料美國橫插一槓,這一計劃幾近泡湯。在發動機領域,美國同樣見不得人好。社交媒體曾高頻率報道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出售股份的事,當時還聲稱我們將會成為最大股東,這件事真相如何,我們姑且不談。

寧肯貼上自己也要攪我們的局,俄羅斯對此事最有發言權

但是,美國獲知消息後用盡手段,為了防止我們收購馬達西奇該國被迫出資接收馬達西奇的股份。對此,俄羅斯最有發言權,在俄烏沒有交惡以前,俄羅斯與烏克蘭在軍事領域的合作曾經非常緊密,因此在此事上也最有發言權。

寧肯貼上自己也要攪我們的局,俄羅斯對此事最有發言權

俄方專家認為,俄羅斯土星禮炮和烏克蘭馬達西奇同是中國航發的重要合作者,在10年前,馬達西奇的確具備一定吸引力,但後者長期坐吃山空,不尋求革新,其所謂的技術對中國的幫助很有限。所謂的收購案更像中國幫馬達西奇,因為中國只是以一家民營企業的身份計劃購買馬達西奇股份,這更像是一場外交禮儀。反觀馬達西奇,財政困難日益加劇,中國資本進入有助於幫助其重新迸發活力,令人遺憾的是,現在這種合作不可能達成了。而馬達西奇的股份雖然被美國買走,但後者不需要烏克蘭的發動機技術,也無心拯救一家江河日下的企業。一句話,美國就是在使壞,值得一提的是,這種使壞就是損人害己,在危害他國利益的基礎上,美國也沒落到什麼好處。貼上自己也要攪局的做法或許是推行“美國優先”最後的手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