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稱得上是“火線英雄”——記省第五人民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們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吃緊關頭,省第五人民醫院全體醫務人員放棄休息時間,紛紛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工作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們不計個人得失,默默工作,每個人都稱得上是“火線英雄”。

放療二病區的護師王海玲,她的愛人程國棟也是一位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兩人育有一個7歲大的孩子。1月21日早上,王海玲一家剛吃完早飯,電話響起,是醫院打來的。按照原來的計劃,那天他們要帶著孩子去辦點年貨,看看老人,但所有計劃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她匆匆地穿上外套對丈夫說“:全院進入緊急響應狀態,我被抽調至發熱門診了,孩子就交給你了。”

到崗後,因為醫院發熱門診醫護人員緊缺,堅守24小時上班成為了王海玲的常態。除夕回不了家的她,強忍淚水和父母孩子通過視頻拜年,囑託家人疫情期間不要出門、不要扎堆、戴好口罩。此時唯有家人安好,她才能更安心地工作。讓她沒想到的是,很快她的丈夫也成了抗擊疫情一線的一員,孩子怎麼辦便成了兩人最大的難題。

正在糾結孩子怎麼辦時,王海玲的父親打來電話:“孩子我帶回去跟你媽照顧,啥也別想,你們安心工作吧!”父母的支持讓王海玲的眼淚一下流了出來。

大年初四,王海玲的丈夫王國棟獨自開車前往500公里外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人民醫院,辦理設立相關發熱門診事宜。到達目的地後,他第一時間給王海玲發了一條信息“:我已平安到達,現在我也是抗疫前線的一員了,我們一起加油啊!”簡短的一條信息,讓王海玲那一刻感受到他們不僅是夫妻,更是並肩抗擊疫情的“戰友”。

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袁震,自武漢開始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就一直密切關注著疫情的發展態勢。因長期工作在預防甲型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前沿,他對每一起疫情都保持著高度的敏銳和警覺。未雨綢繆,袁震早在1月16日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擴散的時候,就已經在暗暗籌劃應對疫情的檢測試劑、藥品、應急防護用品、人員配置等相關準備工作,疫情防控任務下達後第一時間組織發熱門診全員到崗履職,帶領大家佈置設備和儀器、使每個分區都符合院感要求,以確保發熱門診所有醫護人員人身安全,同時給就診患者一個乾淨安心的就診環境。他說“:在這個特殊時刻,不能計較吃了多少苦,重要的是要給無數家庭的生命安全做好保障。”

工作在發熱門診一線的醫師馬苑寧認為,做好防控工作首先要對新冠病毒有足夠的瞭解,對疑似病例有很好的研判,對個人防護有嚴格的要求。所以,吃透弄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像學診斷》等知識是馬苑寧進入發熱門診後首選的功課。那時候,工作之餘馬苑寧說自己也不記得看書看到幾點,反正用廢寢忘食形容也不為過。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讓他對傳染病的診斷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不斷提升,為打好疫情防控戰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同樣忙碌的還有CT室。

1月22日,在家接到電話的CT室主治醫師巴正武,沒有絲毫的遲疑和退縮,火速趕到醫院進入戰“疫”狀態。CT影像作為新冠肺炎的主要檢查手段,在顯示肺部病變、病變的分型和判斷預後等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診斷價值,CT室醫師是當之無愧的戰“疫”偵察兵。

“剛投入疫情防控時工作壓力很大!”巴正武回憶說,為了讓檢查更高效,他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科室的“排兵佈陣”:換人不換機,24小時不停歇,每天四班倒,保證兩名醫生同時值班,一人負責掃描,一人負責登記後處理,相互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為了將院內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他帶領科室人員從就診流程、檢查登記、人員防護、機房清潔消毒等重要環節逐條梳理,制訂嚴格的防控措施,確保每位就診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時、安全的檢查。大年三十萬家團圓之時,一桶泡麵下肚後,他和同事堅守CT室長達48小時。巴正武說:“雖然辛苦,但只要疫情能夠防控住,做什麼都值得。”

一次在連續36小時的高強度工作後,CT室主治醫師巴正武和初級技師張周羅核對了最後一位患者的信息。患者離去,巴正武看了看鐘表已經是凌晨1時40分,兩人拖著疲憊的身體準備脫掉防護衣喝口水,這時電話又響了起來:“您好,我們是發熱門診,有一位發熱病人需要做CT檢查,請做好準備!”兩人隔著防護眼鏡對視了一下,互相鼓勁說: “加油!接著幹吧……”

像巴正武這樣,為了節省防護物資,省第五人民醫院的很多醫務人員穿上防護服上崗時,都堅持不喝水、不上廁所,毫無怨言的一工作就是十幾個小時。他們以初心和使命為生命站崗,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務,為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築牢了一道健康的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