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習慣的力量一無所知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習慣,據說,人有95%的行為都是習慣性的。

95%數字的來源不詳,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都知道,習慣具有強大的力量。

而很多人認同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

這句話出自古羅馬詩人奧維德的:“沒有什麼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

後來被很多培根、傑克·霍吉、查爾斯·杜希格等人逐步演繹為:“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很厲害了是不是?

決定命運啊,還不趕快採取行動去培養好的習慣,比如早起、鍛鍊、學習......? —— 事實上很多人並沒有。

一、緣起

上面那句話,雖然知道者眾,但大多數的人還是延續著固有的行為模式。

“懶惰”是“即時滿足”是人的天性,和吃飽了就不會再去覓食的動物沒有什麼差別,直至下一次飢餓。

不止這一句,大多數的“道理”都是這樣的境況。所以才有了那句“

知道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思想決定行為。在思想上沒有真正認識之前,勉強的行為只有三種結果:

1、一段時間後放棄。

2、外力強制下堅持,外力消除後放棄。

3、持續一段時間後找到樂趣,從而轉化為習慣。

第一種是大多數人成年人的常態;第二種常見於學生階段,大學之前有來自學校和家庭的外力要求,上大學後開始放任自我;第三種是最好的情況,能在一件事上真正找到樂趣的人通常都不會太差。

第三種人是很少的。大多數的人都是在第一種和第二種情況下苦苦掙扎。

其原因是:他們對習慣的力量一無所知。

二、根基

世界的運行都遵循其規則,中國古人稱之為“道”。越是深刻、本原的規則,越是具有強大的力量。

習慣的力量能夠強大到決定性格,進而決定命運,是因為它根基於兩條人類世界的本源法則:

1、複利效應

複利效應原本是一個經濟金融方面的概念,它是指“資產收益以複利計息時,資產規模隨週期數成指數增長,而單利計息時資產規模呈線性增長。因此長期而言複利計息的總收益將大大超過單利計息。”

事實上,複利效應在個人成長方面表現更為強悍,也更為隱秘,這是人們對習慣真實力量一無所知的主要原因。

簡單說就是:“如果一個人每天都能進步1%,一年之後他的能力會提升約38倍。”

2、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源處聖經《新約·馬太福音》: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有類似的描述: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三、習慣的力量1 —— 複利效應

你對習慣的力量一無所知

如果你有好的習慣,能堅持每天進步1%,一年後你的能力將會達到38倍。

這當然是理論狀態,每天進步1%難以衡量。

而且,在達到一定高度後,就象百米跑成績進到10秒之後,再想進步1%都極其困難。我們稱之為“天花板”或“平臺期”。

對大多數人來說,成長空間非常大,距天花板早得很(並且,天花板的存在其實對成長中的人來說是有利的,下面會談到這一點。),所以我們暫且不考慮。

那麼,在這種條件下,即使你天資平平,每天只能進步0.1%,那麼:

假設你的初始能力是1,每天進步0.1%

一年後:能力1.44

三年後:能力2.99

五年後:能力6.20

夠用了嗎?

還有問題:

每天比前一天才進步0.1%,太小了,幾乎看不出來,那我“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時不時放鬆休息一下,行不行?

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在排除類似“網必須要維護”的情況下,五天中有三天在提高,就是說,在5年中,別人的有效時間就是5年,而你只有3年。

看看上面模型中的數字:

三年後:能力2.99

五年後:能力6.20

假設有一個其他條件和你完全一樣的參考者,他五年後具有6.22的能力,而你只具有2.99倍的能力。—— 是你的2倍還多。

想想你和一個能力是你2倍的在同樣一個領域內競爭,會是什麼結果?

或許你會想,沒關係啊,他一年掙200萬,我一年掙100萬好了,夠用了。

不行。因為還有一個規則“馬太效應”。

四、習慣的力量2 —— 馬太效應

你對習慣的力量一無所知

腦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頭腦中的已有的知識越多,學習新知識時就越容易。

顯然,一個具有高中數字知識的人和一個只具有小學數學知識的人,在學習微積分時的效率是完全不同的。

再加上知識越多的人,越能享受到知識帶來的收益與成就感(比如老師的欣賞,同學的崇拜,更高的收入,更高的社會地位、更豐富的精神生活等),從而具有更高的學習動力,因而更加願意學習。

相反,知識越少的人,越會在新的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壓力,因而效率越低,甚至乾脆放棄。

就這是“強者俞強,弱者俞弱。”

表現在財富領域同樣如此。

資本越多的人,越具有投資優質項目的條件,越具有抵抗投資風險的能力。—— 所謂“騰訊過處,寸草不生”不是一句玩笑。

所以,前面複利效分析的“他一年掙200萬,我一年掙100萬好了,夠用了。”是不成立的。

如果對方具有你2倍的能力,其結果很可能是對方掙200萬,你可能只能掙20萬,甚至更少。

這就完了嗎?不行,還有更狠的。

五、習慣的力量3 —— 複利效應和馬太效應的綜合效應

更可怕的是,複利效應和馬太效應這兩條規則是同時起作用的。

剛開始時,你和對方一樣,甚至可能比他還好一些。

區別僅在於他有比你更好的習慣,從而有更好的成長速度,哪怕是每天僅比你多0.1%。

正如前面模型中的計算,一年後,他的能會是你的1.44倍。

此時,馬太效應的作用應該就能有比較明顯的表現了:

因為多了0.44倍的能力,所以他在學習效率和學習動力上,都會有比你更好的表現,他會願意用更多的時間和專注來學習。

此時,他表現出的成長速度,就不再是一開始的每天比你多0.1%了,而可能是0.15%,0.2%。

因此,第三年後,他也就不再只是你的2.99倍,而可能是你的5倍,甚至更多。

而這時,天花板的作用就表現出了:

例如,在學生階段,即使他已經比你強5倍,但他在考試中也只能考到100分。

而你會在85分中“無知地不在意”:沒啥,我就只比他差了15分。

這個“無知”的惡果,會在突破這個天花板的階段後,以令你震驚地感受到,你完全莫名其妙:

“怎麼他一下這麼厲害了?!”

那些大學同學分開幾年後,有同學已經出人頭地的,應該會有這種感知:從此江湖路遠,再見已是兩個階層。

六、總結

1、習慣的力量源於複利效應、馬太效應及兩者的綜合效應,極其強大。

  壞習慣的力量同樣適用於複利效應和馬太效應,只是作用相反。

2、習慣的力量在剛開始時幾乎感知不到。

  這個階段是最容易放棄的習慣的,放棄的人非常多。所以不放棄的你已經超越了很多人。

3、習慣的力量需要時間來發酵。

  就象複利曲線所展示的一樣,習慣的力量存在一個你感知不到的階段,但它會在一段時間後,給你超出想象的驚喜。

  你可以假定它會在五年後,給你百倍的回報(事實上可能遠遠不止)。

4、頻繁更換領域,不是一個好習慣。

  習慣的力量在你鎖定一個領域後開始積累,直到被人所感知。

6、小心“天花板”造成的“無知地不在意”。

  “天花板”會讓你以為習慣的力量不起作用或作用不大,事實並不是這樣,它會在更大的平臺上展露鋒芒。

7、有的習慣不具有複利效應和馬太效應的屬性。

  這不重要。抓緊那些有這種屬性的習慣就好。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和鍛鍊。

你對習慣的力量一無所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