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這些問題,你的膝關節會少用十年!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都會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嚴重的時候可以影響到行走等日常生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是為什麼。

於是門診常常聽見這類患者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

⊙我又沒有受傷,怎麼關節就無緣無故的疼?

⊙我的關節腫,是不是積液了?

⊙都說關節積液抽不得,會不會越抽越多?

⊙不是說腫了應該熱敷嗎,怎麼越敷越腫呢?

⊙消炎不是應該吃抗生素嗎?

⊙膝關節疼難道不應該帶護膝嗎?

⊙這個毛病治能斷根嗎?

不知道這些問題,你的膝關節會少用十年!

不知道這些問題,你的膝關節會少用十年!

但很多患者聽到醫生講解後的第一反應並不是恍然大悟,而是用懷疑的眼神看著醫生,然後說出各種途徑流傳的的“理論”,以及民間收羅的五花八門的解決方案,然後質疑醫生為什麼說的和這些以前聽到的“理論”不一樣。

這些“民間理論”雖然在專業人士看來十分可笑(在此不一一列舉了),但是這些理論卻有著很大的受眾。患者們病急亂投醫,寧可相信左鄰右舍的“忠告”不去醫院進行正規治療,寧可貪便宜去找無照經營的按摩店的“老中醫”做扎針按摩,寧可跟多年的老友相約去公園“一蹲一起兩搖晃”,寧可揹著子女偷偷去嘗試小區門口擺著地攤的號稱“包治百病”的膏藥,也不願意相信有著十多年、甚至二三十年相關專業從業經驗的專科醫生。

所以,我們有必要在這裡做一些科普,來說清楚這個病的相關問題。

關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你所應該知道的

不知道這些問題,你的膝關節會少用十年!

首先,這個病是什麼,我不太想用很專業的術語來解釋,其實只用知道一點,這個病是因為膝關節長期磨損所出現的老化,所以你可以說它是疾病,也可以認為它是人衰老的自然過程

每個人都會出現骨性關節炎,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就如同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所以不論是世界頂級運動員、首富、還是總統,都是逃不過的。

骨性關節炎是無法根治的。不管你多麼有錢或是多麼貧窮,也不管你多麼漂亮或者多麼聰明,都無法改變這個事實(至少目前的醫學技術是不行的),所以千萬不要相信有些人鼓吹的“祖傳秘方”,或者打打針、吃點藥、貼貼膏藥、針灸推拿什麼的能“治斷根”之類的話。

骨性關節炎多發於中老年人,但不是絕對不發生於年輕人。至少我們就見過很年輕的運動員,由於長期高強度高負荷的訓練所導致的關節軟骨磨損。因此,關節的磨損與老化不止與年齡相關,更多的是你使用關節的方式、頻率和強度。就好像汽車,開得越多,壞的越快。

雖然,骨性關節炎無法根治,但是可以延緩,治療的方法通常可以分為3個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保守治療,這是對於骨性關節炎的首選治療方法。它包括體重控制、運動的管理、生活習慣的改變等等。對於症狀性骨性關節炎可以針對性的藥物治療。

這裡首先要提到的是體重控制,由於身體的重量越大,膝關節所承受的力也就越大,磨損的速度也更快,所以美國骨科醫師學會(AAOS)所發佈的最新骨性關節治療指南里推薦:凡是體重指數超過25的,均應該減肥,這也是對關節保護的最直接方法。然而這個體重指數25是一個白種人的標準,由於人種之間的差別,我國發布的中國人的標準是BMI一般不超過24,在此我們以我國自己的標準為主,建議凡是BMI超過24的均應該減輕體重。

(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大家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測算下自己的BMI)

對於運動的管理,AAOS發佈的指南里也是“強烈推薦”(最高等級)。它建議對於症狀性骨性關節炎患者應參與力量訓練、低強度有氧運動、神經肌肉訓練等。因為肌肉狀況的改善有助於減緩關節軟骨的磨損。

以上提到的所有的運動,都建議在最小負重的情況下進行,避免運動加重關節的磨損。比如進行下肢力量訓練的時候,多采用直腿抬高,或在康復帶負荷下進行直腿的訓練,而避免採用下蹲,或者負重下蹲的方式來訓練。有氧運動推薦游泳、或者慢跑,並不建議進行跑步機上的訓練,或者有負荷的功率自行車訓練等。

改變生活習慣,主要是放棄曾經容易損傷關節的生活方式,比如儘量避免反覆下蹲運動,或長期下蹲,避免爬山或上下樓梯,避免過度使用膝關節,比如跑馬拉松等等。

對於有疼痛或者關節積液症狀的骨性關節炎,可以使用非甾體類的抗炎鎮痛藥(如塞來昔布、布洛芬、美洛昔康等),這也是AAOS強烈推薦的。

不知道這些問題,你的膝關節會少用十年!

第二部分

第二個部分是關節鏡微創治療,AAOS治療指南上並不推薦單純的症狀性骨性關節炎進行關節鏡下關節灌洗治療,但對於以半月板破裂或者關節內遊離體為主的骨性關節炎,是可以採用關節鏡微創下的關節清理術來治療的。

當然這種治療方案只針對於關節軟骨磨損不是太重的病人,並且應當注意,關節鏡治療僅僅只能處理破損的半月板以及遊離體,對於已經磨損的軟骨並無治療作用,換句話說,並不能解決膝關節的老化以及磨損問題。

不知道這些問題,你的膝關節會少用十年!

不知道這些問題,你的膝關節會少用十年!

關節鏡下游離體取出

關節鏡下半月板修整

第三部分

第三個部分是關節置換手術。很多人聽說關節置換就嚇的直搖頭,並且拒絕接受這種手術。但是,關節置換是終末期骨性關節炎最有效的治療手段。還是拿汽車作為例子,如果汽車的一個零件徹底壞掉了,無法修復,但其他部分還是好的,你是選擇徹底放棄,不再開車了,還是選擇換一個替代零件,使汽車還能繼續運轉呢?

不知道這些問題,你的膝關節會少用十年!

需要補充的內容

對於骨性關節炎,還有很多人會有些誤解,下面對重要的幾點進行補充說明。

1.不能隨便吃止疼藥?

要說明的是,很多人口中所指的止疼藥屬於阿片類,大量服用具有成癮性,但是我們所用的是非甾體類藥物,主要作用是“抗炎鎮痛”,既具有抗炎症的作用,又兼顧鎮痛效果,因此非甾體類藥物主要是對炎性疼痛的,並無成癮性,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2.有炎症一定要用抗生素嗎?

骨性關節炎的炎症,其實和我們平時說的“發炎”是兩碼事,我們所說的肺炎、傷口發炎等其本質都是感染,因此可以使用抗生素來治療。但骨性關節炎的炎症是無菌性的,是機體的炎症反應,這種炎症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就主要靠我們上述的非甾體類的抗炎鎮痛藥物來控制即可。

3.關節積液越抽越多?

很多患者會出現關節腫脹、積液。在關節大量積液的時候,醫生會選擇進行關節穿刺,抽出積液。就會有不少人認為關節積液是不能抽的,會越抽越多。可以負責任的說,抽液治療不會導致積液增加!

第一,關節積液只跟炎症有關,炎症發作了,關節就有可能積液,跟穿刺抽液無關。

第二,關節穿刺將含有大量炎性介質的關節積液放出來後,炎症的控制會變得容易的多,大大的縮短病程。

第三,有的患者是需要經過數次穿刺才能慢慢控制炎症的。

4.膝關節疼的時候應該帶護膝?

很多時候護膝是可以起到保護作用的,但是在髕股關節磨損的情況下,佩戴護膝是會加重膝關節疼痛的,因為護膝的彈力加大了髕股關節的壓力,會使得髕骨與股骨之間更快的磨損。因此,在膝關節疼痛的時候不要盲目的佩戴護膝,應儘可能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方案的選擇。

5.運動的時機?

儘管AAOS的指南里推薦患者進行適度的運動,但是在這裡我們仍然要強調一下運動的時機。在骨性關節炎發作期間,請不要進行運動療法,過度的運動會加重炎症反應,導致病程的遷延,最好的做法是在炎症發作期間,儘可能的減少活動,用上述的方法控制炎症,待症狀消失後再慢慢的、循序漸進的進行運動。

6.到底是應該冷敷還是熱敷?

有很多患者傾向於在骨性關節炎發作期間採取熱敷的方法來消腫,一般的腫脹用熱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腫快。其實這句話說對了一半,因為骨性關節炎的腫脹並不是一般的腫脹,而是炎性腫脹,本質是毛細血管的擴張,而熱敷會使得毛細血管進一步的擴張,進一步加重炎症反應。因此,對於這種炎症反應引起的腫脹,應該用冷敷來收縮毛細血管,減輕這種局部的炎性充血,請放心,冷敷並不會引起“風溼”。如果實在不能接受冷敷處理的患者,可以既不採用冷敷也不熱敷的方式。

7.骨性關節炎發作期間可以採用針灸、按摩、理療來治療嗎?

AAOS對於針灸、按摩、理療來治療骨性關節炎的態度是:既不推薦,也不反對。意思是這個治療方案的效果並不確定,所以他們不推薦,但你如果執意要去嘗試,他們也不反對。但是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的經驗告訴我們,對於發作期的骨性關節炎,我們不提倡針灸或者按摩。針灸破壞了局部皮膚的完整性,有可能會導致關節周圍乃至關節腔內的感染,而按摩可能會加重局部毛細血管的擴張,導致進一步腫脹加重。

請動手將此文章傳播,轉發給你關心的人或者需要幫助的人。

不知道這些問題,你的膝關節會少用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