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女性生存現狀

本文約5505字,預計閱讀時間12分鐘

希望你讀完,希望能給你帶來一點點心理反應

当代女性生存现状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日常中能發現的一些女性生存現狀,都是些你我她在日常生活中肉眼

可見,親身經歷或者社會新聞中的提取。

当代女性生存现状

01.

大馬路上令人不適的目光

這是我最直觀的感受。穿著清涼的衣服,或者性感的衣服,走在路上的女孩一定會有類似的困擾,那就是總有男人盯著你的胸看,就算手裡牽著自己的女朋友或老婆也一樣,他的眼睛很誠實,他不停的對你進行body check。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如果是赤裸裸的盯,這是沒有禮貌和素質。尤其讓我覺得難受的是,他們明明手裡牽著自己的愛人,這跟那些有女朋友還不斷在網絡上視奸和意淫的男性群體差不多,一面在自己的頁面當模範丈夫,一面在陌生女人的照片下面留下汙言穢語。當然還是後者更甚,沒有人詬病你的生活方式,但是令人不爽也是真實的感受。

在大馬路上沒有距離感的盯著女人的身體,並且引起對方的不適,這不是愛美的問題。如果你去東南亞旅行,在美國的大街上,穿著小吊帶抹胸這類型衣服的女孩太多了,但是在那裡我們可以覺得自由並且舒服,因為沒有人會那樣不禮貌的盯著你看,至多也是欣賞的目光,不會停留太久。當然啊我說的也是大多數情況。

為什麼中國的街上會是這樣?

首先是距離感,太多人不懂得什麼叫做offensive(冒犯的)舉動,不光是言語會冒犯別人,目光也會。比如排隊的時候,總有人貼著你的後背。比如地鐵上你旁邊的乘客會用餘光瞟你的手機上在做什麼。

再想想還有所謂的主流直男審美吧,就是黑絲高跟鞋大胸大長腿,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中國大多數男性的審美還比較單調,並且他們的審美出發點多數時候都等同於性衝動。當然這也是社會歷史的綜合結果,中國性壓抑到性解放的過渡時間太短,大家現在完全是被激發了原始的天性,奈何乎那些天方夜譚一般的男女情愛故事會出現在社會新聞首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由去給自己的視線找一個落腳點,你有看的權利,但也請注意你的方式。有太多女孩留言說穿了什麼衣服出去,路人的視線簡直想把自己藏起來,而那衣服其實沒什麼大不了。free your boobs在美國曾經都是潮流,那就是身體啊,別大驚小怪了,沒有暴露到沒有禮貌的地步,你就權利穿你想穿的衣服,舒服的伸展你的身體,自由的走在大街小巷。

當然,這還是美好的願景。

当代女性生存现状

Dust Off the male gaze by Yuko Shimizu

就算已經2019了,其實很多女性依舊活在男性審美的操縱下,活在他們的視線裡,我們是應該要擺脫這種現狀了。就像是紐約博主medine leandre在啟動「man repeller」這個網站的時候一樣,我們不需要穿男人喜歡的衣服,我們的價值不只體現在外在和生育,女性還有非常多價值等待我們去挖掘。

2.

別人的定義

多穿一點是古板無趣,少穿一點是風騷浪蕩。我倒覺得都2019了,敢於展示自己身體的女孩反而是勇敢自信的,重要的是根據場合來選擇衣服。

当代女性生存现状

Rosea Lake - Judgements

這是一個加拿大學生髮布的設計圖片,我們是如何用steorotype去評價女人的?我們簡單的因為別人的穿著打扮習慣性得作出判斷和審判,甚至以言語來攻擊和諷刺對方,她用圖中反諷的方式來敲醒我們的腦袋。

她說“We measure women the same way we measure water in cylinders, but no one says it because it’s mean.”

我發了這張圖片去微博,很多女孩回覆轉發說「耶那我就是whore」,這也是反諷的一部分啊,你隨便說我愛怎麼穿怎麼穿,我就是愛穿短裙,如果因為我穿什麼你就給我下定義,那愛咋咋地吧。

当代女性生存现状

Rosea Lake - Judgements

Don’t measure a woman’s worth by her clothes.

在看到這張照片之後你是不是也覺得,因為穿著打扮去輕易的判斷一個女孩是太武斷無理的事情,因為你看到的時候你把自己作為女性群體的一份子,但其實現實生活中,當我們遇到每一個身邊的女孩,尤其是有一定利益衝突的情形下,我們也很容易這樣無端主觀的,輕率的對同性下定義。

甚至有女孩跟我說在她們那的三線城市,結婚了穿得漂亮時髦就會被人認為不檢點。

我也是在這樣的定義中的受害者,因為我的聲音,我以前的不管別人眼光的穿衣風格,沒有少受到來自他人的敵意和誤解,那種眼神我都記得,是有色眼鏡。你會覺得,啊對方不喜歡我?但是我什麼也沒有做啊。

就是這樣,你會想要把自己藏起來。

3.

男性主義下的犯罪

新聞實在太驚悚,簡直魔化到不真實。有走在街上被殺害的女孩,因為犯罪者找不到老婆。有讀到孩子的媽媽為了孩子能去好的學校唸書,被校長潛規則,然後又被自己的老公嫌棄。前者是最讓人難受的,實在是莫名其妙,細細解剖也有不少深層的社會矛盾根源。

還有昨天在街上被打的女孩,不管什麼原因,男性被賦予的體能優勢就是用來施暴的?你只有在新聞裡才會發現一些潛藏在平和中的社會矛盾,但誰也不知道這些不曾想過的事情會發生在身邊。

之前女孩被姦殺的案件,也有太多的聲音像是來自地獄的聲音,不斷的在女孩的悲劇中譴責女性穿著,更甚的還有惡毒到不像是兩腳站立的人在講話。

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事件也不少。前段時間,晚上我在家寫東西,有人兩次來擰我家的門,試圖打開,還好我反鎖了,但如果他真的要破門我實在也沒有任何辦法,拿把菜刀保護自己?發了微博,很多女孩們說有不少人遇到過這樣那樣的類似事件,他們就是碰運氣看會不會碰巧遇到沒有鎖門的,但我想他也是觀察過,知道我是獨居的青年女性,才會來這麼做。

同一天晚上還看到朋友圈有女孩發回家戴著耳機走路,被尾隨直到對方拍自己肩膀才發現。

昨天晚上參加完活動回到家,因為我住在老房子,對面是群租,一個七尺中年男子在關門的瞬間將視線緊緊的鎖在我的身上,我察覺到不禮貌,更多的是恐懼。我能怎麼辦,我只想盡早搬家。

當女性最基本的安全權益都無法保證的時候,還談什麼其他。當然男性也會是受害者,女性也有很多狠毒成為施暴者的,但就目前你能讀到的社會版新聞,就事論事,無緣無故被傷害的案例實在太讓人痛心。

別說我們太嬌氣,你是女孩,走在黑咕隆咚的街上,一個強壯的男人尾隨你,你知道自己內心的恐懼。我們再強再健身,沒有練過武術跆拳道,10個裡面9個都打不過七尺男兒啊。

我們發覺說著「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的我們有多無力。

4.

女性對女性的指責

女人真的很喜歡刁難女人。

這個事實讓人有點心酸難過,同時也能夠被理解。異性相吸,同性相斥,這種話就不多說了,更多的時候這種刁難來源於天性的攀比和嫉妒,總是將同類視為競爭對手。

你去微博觀察一圈,在女性博主微博下面留言的那些大多數都是女性,我發張泳裝照片,有人回覆兩個字「隆胸」不相信我努力健身也能擁有好的胸型。我不是為我一個人難過,我為這種狹隘的定義方式難過,受到網絡暴力的人中,我不是唯一,更不是最難受的那個,有多少女孩在經歷煎熬,而劊子手很多時候就是同性。

所以前兩天我寫了那篇文章,什麼都不說,這個世界就會變成你討厭的樣子

因為我們覺得一句話,一次刁難,不算什麼。

但是對於有些人,一句話就是一條命。

当代女性生存现状

Girls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Women empower one another.

這句話一直是我們這裡文章的slogan,希望把這樣的理念傳遞給更多的人,女人如果不幫助女人,在這樣對女性要求高的社會環境下,誰還能幫助我們呢?

5.

探討自己的權益的同時害怕失去擇偶機會

那天跟朋友聊天還說到這個問題,我們覺得有的時候談論女性主義或者簡單的探討女性的權益,都讓我們產生了一絲不安感覺。是不是男性會覺得我們太強勢,不好相處,所以不喜歡我們,失去女性魅力,孤獨終老。

有一次我轉發了一篇自己寫的談論女性權益的文章到朋友圈,我媽媽立即小窗私信我說,別發這種內容了,你還想繼續單身嗎?男的都不敢要你了。我不怪我媽,但我媽說的就體現了上面的這種擔心是確實存在的。

女性權益不是強勢,而是基本權益啊,那就是人權。包含對墮胎法案的討論,東大不平等的男女入學比例,職場基於性別的薪資待遇,孕婦在職場受到的阻礙,這些等等,這不是強勢,更不是沒事找事,這是人權。

你和男朋友分手了,轉頭髮現他找的新女友是個沒有話語的女孩,喜歡吃吃喝喝玩玩買買,沒有什麼意見也沒有什麼非議,招人喜歡,兩人恩愛到婚姻的殿堂。那時候,你回想你懷疑,是不是自己太強勢了,主見太多了。

現實是這樣的,大多數男性,不分國籍的還是喜歡原味酸奶,就是那種沒有經過味道調和的酸奶,沒有什麼主見不會輕易的提出自己的非議,這樣男性更容易把她們調和成自己喜歡的味道,並且在這個過程和結果中,享受男性掌控感。

前段時間去臺北,跟當地的朋友聊天,她也告訴我現在有太多女孩想要選擇依附於別人的easy life,單單是憑自己打拼的話真的很難,所以很多女孩就把自己變成了男人喜歡的模樣。

我們都是環境的動物,說什麼偉大和光榮,有些人就是為了活著,為了在一座光鮮的城市裡面活得體面有尊嚴,然後慢慢的變得找不到自己。說到底,也是自我選擇,有的人還真怨不得社會,怨不得任何人。

6.

大環境下針對女性的物慾宣傳

618過去了,還有返校季促銷,然後就是大名鼎鼎的雙11和雙12,還有感恩節。這些商家提供給我們的促銷信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形下,依舊在將女性作為促銷的主要taget audience。

我們pam說,你瞅瞅母親節電商怎麼搞的,再對比一下父親節。

我說,我怎麼感覺自己早都是後物慾時代了。她們笑我這個山頂洞人,那是因為我們在上海啊,身邊的環境相對要好很多。但在很多地方,女性對於物質,以及社會輿論強加於我們的物質價值=自我價值的理念灌輸,還是非常嚴重的。

很多女孩依舊認為,擁有多少大牌包鞋,用什麼化妝品,就代表著自身的價值。

個人對自己價值的理解就在於佔有的多少,而他如果想成為最好的,就不得不成為佔有最多的。這種惡性循環產生消極、嫉妒、貪心;最終導致人內心的虛弱和自卑。他對於自己的估價基於他有什麼,而不是他是什麼。(弗洛姆如是說)

買不完的口紅眼影,衣服鞋子包,各種各樣的護膚美容儀器,這些都是充斥在我們身邊的信息,每個社交平臺都充滿的信息,不是沒有男性消費品,只是說比例。

当代女性生存现状

越來越多的美妝產品找年輕的流量男明星代言,想要掏的就是女性口袋裡的錢,這也沒啥毛病,我是學市場營銷的人,站在商業的角度來說,我要為大家鼓掌,又是一次次聰明的營銷。但站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是沒錯這些東西都是女性剛需,但是有些商家和媒體的言論引導,實在大有問題,什麼叫「不買就是不是精緻女人,做不了白富美」,「她的生活在映襯著我們的生活簡直豬狗不如」?

那些標題和標語,就像在給你灌迷魂湯,侵蝕著我們的大腦,讓你忘記自己的價值並不等於你擁有物質的價值。對於已經有自己價值體系的人來說,沒問題這些東西如過眼雲煙,買自己需要的就好。但對於青少年來說,這些信息真的是好的引導嗎?

你的價值遠大於此。

白富美也不是我的追求,做自己才是。

7.

外貌焦慮,年齡焦慮

那天看到有人說新時代女性必備技能是,賺錢/變美/撩漢。雖然我們現在確實在做著這三件事情,但我還是差點一口老血吐出來。

外貌焦慮是我觀察到最普遍的現象,滿街都是醫美整形機構,這個社會的輿論,就簡單從最會賺錢的女明星來看就好,她們是非常漂亮的女性。讓外貌這件事情變得等同於賺easy money,big fortune,這樣的觀念你也可以在某些社交平臺領會到。

於是那些自認為自己不夠漂亮的女性越來越焦慮,不漂亮不能賺錢,不漂亮不能找到好老公,婚後再不漂亮老公就有機率會出軌,就是這些焦慮背後更深層的原因。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在研究怎麼變美,利用一切手段,她們只是想要找到一種安全感,一種對自己人生的掌控感。但美哪有什麼盡頭,於是就是不停的出入整容機構,去尋找自己的安全感。

年齡又是一層焦慮的指數級變量因素,被逼婚的多數是女孩吧,生孩子要趁早的也是女孩,生完孩子體型變差的依舊是女孩,明星生孩子為了保持體型少受罪,少則要花個10萬,多則幾十萬。我們這些普通人,怎麼辦?還有很多人之前探討的,生孩子的環境讓自己覺得沒有尊嚴敢,實在讓人心寒。

不止一個朋友在婚後跟我說,想要去隆胸,怕自己沒有魅力了。不止一個朋友跟我說,不急著結婚吧,結婚完就是被催生孩子,我還想奔奔自己的事業呢。不止一個朋友跟我說,因為害怕生孩子的陣痛,想要放棄生孩子或者找代孕。

生孩子已經不是女性的天職了,它依舊是偉大而光榮的,但那更應該是女性的自我選擇啊,選擇生不生,以及在什麼時候生。

当代女性生存现状

不是說男性不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俗點說成人世界沒誰是容易的,活著就是體力活。

但就大環境,你會發現因為歷史社會進程積澱的很多問題,在現代更加暴露了出來,浮出水面,變成我們現在的生活現實。你也許會發現很多女孩子越來越優秀,比同齡男性要優秀,並且她們中有很多是單身。不是要和誰競爭,更不是要對立男女,只是這個社會環境下,我們女性要活得精彩確實要更努力才行啊,或者我們不說活得精彩,就說活得安全,女性也需要更警覺。

我時常打趣說,女性的強是從每個月經歷姨媽痛中培養出來的。

寫這篇文章不是伸冤不是抱怨,而是我想更清楚的去梳理這些問題,有些是我們能改變的意識,有些是我們期待大環境能改變的存在,但如果麻木不仁,就別期待改變了。

也別說我為了蹭熱度,早在上次女孩當街被殺害的新聞之後,我就準備寫這篇文章了,沒想到昨天又發生了殘暴的案件,我寫的速度還趕不上這些怪象新聞的速度。

如果有一天,男性經歷類似以上各種不公和困擾,我依舊會寫一篇這樣的文章,如果我能體會,如果我有那麼一點點發言權。改變從意識到問題開始。每個人都不容易,那我們每個人都多關懷彼此一點點吧。

“It‘s cool to be kind”

每個人都捲入在同樣的競爭中,都具有共同的追求──成功;所有人都在同樣的市場條件下相遇了(或至少相信他們能這麼做)。每個人都知道他人的感受,因為他們都在同一條船上:孤獨、害怕失敗、渴望快樂;這場競爭沒有方向,也不要指望會有方向。

男女是平等的,女人應該得到發展自己潛力的機會。潛力是需要在社會中進行發掘的,社會感會指引一個人排除各種外界的限制因素。

弗洛姆是這麼說的,我覺得有道理。

他還說,一個人能夠,並且應該讓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夠接納不安全的現實。

我想了想,我接受也對抗,在這場沒有終點的拉鋸中把這感覺變成我前進的動力。

這僅僅是一場,知覺之行。

当代女性生存现状
当代女性生存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