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兩年“校園貸”鼻祖們的現狀系列之趣店

如果說2013年,是互聯網金融元年,餘額寶的現世顛覆了傳統理財的市場,那麼2014年就可以說是“校園貸”的元年。

在這一年裡,分期樂、趣分期、名校貸、愛學貸、優分期、借貸寶(熟人借貸,涉及校園業務)等強勢崛起,他們打著為學生提供金融服務的旗號開始了對校園的侵襲,在此後的兩年時間裡,這些平臺集聚了千萬級的用戶量,為其將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然而,大學生本來是即將步入社會的一類人群,他們對於社會的認知尚淺,對於金錢的把控能力較弱,唾手可得的金錢讓其中的一部分人變得膨脹,攀比、賭博時有發生,不少人也因此扭曲了人生觀、價值觀,誤入歧途。

2016年4月,教育部與銀監會聯合發佈了《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日常監測機制和實時預警機制,同時建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應對處置機制。

之後的幾個月時間裡,鼻祖們紛紛轉型、洗白,意圖甩掉校園貸這一標籤。在校園貸轉型兩年之際,消金觀察者對校園貸鼻祖們的轉型路徑進行了盤點。

首先,讓大家先了解一下其中最為傳奇的一家平臺“趣店”。

趣分期時期

轉型兩年“校園貸”鼻祖們的現狀系列之趣店

趣店原名趣分期,2014年3月上線,主營業務是為大學生提供分期購物和現金消費等服務。

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間,趣分期獲取了超過1000萬用戶,其中多為大學生用戶,這也是趣店能夠持續盈利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一方面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認知較多,履約意識比較強,是較為優質的用戶群體,同時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成為藍領、白領等具有穩定工作和收入的人群,其長尾效果較好;另一方面是父母的背書,借款者本人出現風險時,父母可以代償欠款。

2015年8月,趣分期獲得2億美元D輪投資,螞蟻金服領投,崑崙萬維,藍馳創投,源碼資本等跟投,9月趣分期與芝麻信用完成芝麻信用授權接入。

這裡簡單介紹一下,螞蟻金服可以說是趣店的另一個核心競爭力,只不過是外部資源風險較大,支付寶為趣店開放了獲取流量的窗口,這一次趣店獲益頗豐。

2016年7月趣分期公佈Pre-IPO融資30億元,由北京鳳凰財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杭州聯絡互動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與此同時趣店宣佈退出校園分期市場,專注於信用卡人群的消費金融業務。

此外,趣分期的用戶量也被進一步曝光,其累計註冊用戶突破2000萬,覆蓋了大學生、藍領、白領等各種青年人群。

眾所周知,用戶增長速度會根據用戶量的不斷增加而下降,兩年零三個月積攢了1000萬用戶,而在支付寶流量的加持下只用了一年零一個月的時間趣店便又增長了1000萬用戶。

這一輪融資時,趣店(趣分期)創始人羅敏表示,未來,趣店集團旗下將擁有針對校園消費金融“趣分期”,非校園消費金融“來分期”,大學生免息助學貸款“趣助學”,大學生成長基金“趣成長”,兼職平臺“趣兼職”,實習平臺“趣實習”,就業平臺“趣就業”7大塊產品。

趣店時期

事實上,集團化後趣店並沒有像羅敏的豪言壯語一樣開展以上七大塊產品,其核心贏利產品是依靠接入支付寶的來分期。

2017年10月,趣店赴美上市,成為國內分期信貸第一股,其市值曾一度達到110億美元。

轉型兩年“校園貸”鼻祖們的現狀系列之趣店

招股書顯示,趣店的業務構成單一,短期小額現金貸款“來分期”,佔總收入的83.3%,因此趣店也被質疑過度依靠支付寶流量,沒有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在營收方面,趣店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前6個月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2.35億元、14.42億元和18.33億元;利潤方面,2015年處於虧損狀態,2016年全年淨利潤5.77億元,2017年淨利潤21.6億元。

在用戶數據方面,趣店集團2017年年報顯示,在2017年第四季度,其註冊用戶數達到6240萬,一年零五個月新增4240萬註冊用戶,這其中的原因不言而喻。

上市了業務單一,故事不好講了,趣店的市值,一路下跌。截至目前,其市值約為23.02億美元,縮水至此前最高市值的五分之一左右。

其實,趣店上市後也開始了新的業務佈局,2017年10月趣店推出了汽車新零售項目大白汽車,定位“年輕人的第一輛車”,通過線上融合線下的OMO模式開展業汽車分期業務。

在消金觀察者看來,趣店開展大白汽車業務,一是為了拓展業務佈局;二是為了分散政策風險(畢竟趣店沒有消費金融牌照);三是為了搭建消費場景。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白汽車沒有承載著羅敏的願景砥礪前行,而是溺亡在汽車金融的浪潮之中。

相比於大搜車的線上模式來說,大白汽車以線下直營的模式形成了較重的資產端,成本難以控制;相比於花生好車的新車、二手車、車後服務為一體的汽車新零售生態體系,大白汽車的佈局較為單一,競爭力較弱。

2019年第一季度趣店宣佈,基於開放平臺的巨大機會和汽車行業風險的不確定性,戰略上全面收縮大白汽車業務,公司將於2019年5月21日起停止大白汽車的新車銷售業務。對於大白既有用戶,趣店保留總部運營團隊,並在全國範圍內設立20餘家售後服務中心持續跟進用戶服務,所有用戶還款、續保、過戶、出險等權益和售後服務均不受影響。

大白汽車的撤退不是戰略問題,而是羅敏沒有眼光,連續六次創業失敗是有原因的。

轉型兩年“校園貸”鼻祖們的現狀系列之趣店

大白汽車掙扎期間,趣店開展了一系列的業務嘗試,包括趣學習(在線視頻家教)、唯譜家(高端家政服務)等一系列消費升級方面的產品嚐試,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可以說2014年至今,除了來分期,趣店什麼都沒剩下。

而來分期也在2018年8月與支付寶合作到期後不再續期,支付寶關閉其入口後飽受質疑。

近期,CFO楊家康回應瑞士信貸分析師Charles Zhao關於螞蟻金服相關問題時表示:“支付寶仍然是公司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我們仍然在使用支付寶的生態系統,比如用戶支付和提高用戶參與。”

可以看到,支付寶停止為趣店導流後,趣店剩下的只有較大的用戶基數,業務天花板逐漸見頂,而這就需要新的產品、新的故事來提升其利潤增長空間與核心競爭力。

遲來的金融科技

6月21日,趣店更新了2019年全年業績預測,將2019全年Non-GAAP淨利潤指引由人民幣35億元提高至人民幣45億元。

同時,趣店宣佈做開放平臺,開始了金融科技轉型之路。

公開資料顯示,趣店開放平臺的是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提升金融機構和助貸平臺間的對接效率,同時流量場景方用戶不會流失。

在消金觀察者看來,趣店的開放平臺更像是一箇中介機構,其競爭力並不強,且市場空間狹窄。

從市場玩家來看,度小滿、京東數科、360金融、品鈦等金融科技企業早已佈局助貸模式,這些企業在過往與機構合作期間早已形成一套適合自身對接的模式,對於外部技術的需求較小。與此同時,金融機構對於第三方企業提供的技術一直抱著審慎的態度,趣店開放平臺較難切入到其中。

總得來看,趣分期到趣店的轉型是切掉了校園貸業務,直奔現金貸(有支付寶擁護加持的現金貸),而在現金貸轉型場景消費金融期間大白汽車、去學習、唯普家紛紛受挫,而趣店開放平臺的市場前景尚不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