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融網該何去何從?

曾有“傳承美國售首家P2P公司lending club衣缽”的美名之稱的點融網如今也走了下坡路,2012年上線,2013到2017年之間,點融網成交額穩步增長,從最初的0.6億元達到了237.9億美元,五年的快速增長,點融網一度居於前十頭部平臺榜單中。然而,進入2018年下半年,點融網深陷醜聞風波,頻換高管、上市受阻、逾期率高、裁員...

2018年是網貸行業的生死劫,點融網如今還在泥沼裡“無法自拔”,生存還是死亡,話越權還是交給時間。

分公司陸續關閉

輝煌時期點融網在華東、華南、西南等地共設有20家分公司,但從2018年4月份以來陸續開始註銷,據天眼查顯示,目前僅剩三家還存續,包括武漢、深圳、東莞,但據官網顯示,剩下的三家公司都在註銷中。點融網的工作人員表示所有分公司都將註銷。


點融網該何去何從?


如果說早前點融網設置20家分支機構“跑馬圈地”是為了以量取勝,現在註銷所有分公司,只留下總部相當於把之前的心血都付諸一炬。但面對現金流收緊的壓力,點融網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同時,18年11月20日,北京副市長在財新峰會上表示,要對互金行業進行“存量整治”,要求網貸平臺降餘額、降人數、降門店。通過控制企業成本來降低風險,維護行業穩定,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現金流壓力

關閉旗下分公司帶來的必定是裁員潮,點融網也裁了大批員工,據平臺宣稱大部分員工已經接受了公司給出的裁員方案,部分員工接受了工資和賠償分期給付的建議,但事實上並不如此美好。

仍有不少員工選擇維權,在被裁員的2000名員工裡,第一批員工的的補償金臨近到期還沒有發放時,又收到公司下發的補償協議,要求接受與第二批被裁員工共同接受賠償金分6個月支付。

不僅如此,深圳分公司的A小姐還表示,這次裁員是全體性的,而且是不告知的情況下斷了社保。其實賠償金什麼都好說,希望公司能把拖欠的工資給還上,更怕的是點融網採取分期給付的拖延政策,等到分公司都註銷完畢後,他們就無處追討欠款。

與此同時,點融網創始人、聯合CEO郭宇航在近日的媒體溝通會上稱,現在公司確實面臨現金流壓力,高管團隊已經2個月沒發工資。

連工資下發都出現難度,可見點融網現金流壓力不能再明顯了。目前點融網正在做這些資產的處置工作,樂觀估計部分資金近兩個月可以到賬,順利的話現金流問題就會得到解決。同樣,是否能得到順利解決也是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逾期率高

項目有逾期是常態,但點融網的逾期率超過了均值線。據“175號文”規定,項目逾期金額佔比超過10%的機構歸類為高風險機構。據互聯網金融協會披露的數據來看,截至到2019年1月末,點融網的項目金額逾期率都在逐步上升,截至2019年1月底,點融網借貸餘額為103.75億元,當前出借人為15.61萬人,當前借款人數量為45.70萬人;逾期金額為13.38億元,其中逾期90天以上金額為8.20億元;90天以上逾期率高達7.82%,在頭部平臺中位居前列。


點融網該何去何從?



一旦項目逾期超過90天,所涉及的金額就有70%會變成壞賬,在此,對於借款人後期能不能還上款就要打個問號了。

債轉慢

逾期率總是和債券轉讓“相生相伴”的,高逾期率下很大程度影響了債權轉讓速度,不少投資人反映點融網的債權轉讓特別緩慢,比其他平臺要慢很多,稱之龜速進行也不為過。

事實上,早在2018年7月份,點融網債轉慢的問題便開始出現,並引發媒體的廣泛關注。眾所周知點融網早期所有標的都是平臺自行墊付,但隨著2018年的暴雷潮,投資人信心、資金的加速流出,加上不少老賴渾水摸魚,平臺逾期率逐漸升高,平臺已經無力墊付,所以債轉才會越來越慢。

點融網CEO郭宇航則表示是由於點融網對行業前景過於樂觀,把主要的資源都放在了利潤高、週期長的中小企業借款項目上(3年及以上),導致市場劇烈變化時沒有多餘的可流動資金在支持債轉,同時也表示未能有解決之道,只能儘量將新的投資款項放在回款快的一年期項目中。

點融網的債轉慢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期的放貸策略就存在弊端,需要不斷的修改完善。

10年間網貸行業的井噴式增長,更像是一場金錢的狂歡派對,市場並沒有朝著有序正規的方向發展,平臺也沒有反思過現有的業務模式是否可行,等到監管的重錘落下,才幡然醒悟,自身弊端是如此之多,再來亡羊補牢。

內鬥加劇

在業務收縮、債轉放慢的背後,是點融網高管之間內鬥的加劇。2018年10月25日,點融網原首席財務官崔亞文集結一群社會人士,在上海點融總部辦公室毆打5年老員工緻其昏迷被送入ICU,崔亞文還在現場表示,誰敢勸架就開除誰。打架的原因,根據點融網隨後發佈的公告顯示,系事發當天公司某董事的表弟張鳴亮使用暴力搶走並私藏公司公章和法人章,崔亞文等管理層人員按公司規定在索要回公章的過程中發生推搡、拉扯等肢體接觸。

點融網“宮鬥”加劇,也只是其內部經營不善的冰山一角,在網貸行業整體不景氣,的環境下,自身業務收縮、逾期率居高不下,內鬥也是再正常不過的表現了。在網貸行業迅速洗牌期,點融網如果找尋不到正確的轉型路徑,更大危機或許並不遙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