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瞻兔、觀潮……古人如何過中秋?

桂花香霧冷,好月照人圓


飲酒、瞻兔、觀潮……古人如何過中秋?


值此良辰,雅事宜歡

弄月、飲酒、嚼餅、看花……

自古而今,雖事異,而意趣情同



飲 酒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飲酒、瞻兔、觀潮……古人如何過中秋?

度一支玉笛新歌,舞一曲羽衣霓裳,

唐人善飲,於中秋佳月夜取桂漿玉液與友人同飲,

群朋歡宴、酌酒高歌,

歡趁今宵,喜興達旦!




觀 潮

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流向月中看


飲酒、瞻兔、觀潮……古人如何過中秋?


玉露生涼江潮漲,萬人鼓譟爭相看。

宋時,中秋觀潮可謂一大盛事,

每逢八月十五,男男女女皆盛著邀往,

倚岸傍湖且飲酒,一睹這山飛雲走、撼人心目之盛景!



賞 桂

莫負尊前今夜月,長吟桂影一伸眉


飲酒、瞻兔、觀潮……古人如何過中秋?


由元雜劇伊始,中秋,成為了諸多戲曲鋪陳演繹的背景,

如書生陳世英與桂花仙子在十五良夜相遇並相戀。

出於對月中丹桂的喜愛與崇奉,

人們常在夜靜輪圓之際把酒賞桂,以酬佳節。




瞻 兔

冰輪半浸練影寒,兔杵聲幹桂花老


飲酒、瞻兔、觀潮……古人如何過中秋?


趁著銀蟾光滿的澄明景象,

明朝王孫百姓皆愛登高望遠,臨軒玩月,

以盼得見廣寒宮中玉兔真容。

到了明末,京師手藝人以泥摶兔形,喚“兔兒爺”。



食 餅

中秋鮮果列晶盤,餅樣圓分桂魄寒


飲酒、瞻兔、觀潮……古人如何過中秋?


八月十五日,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義。

清時,制餅技藝已然精妙,中秋食月餅普遍於世。

當時宮廷,還有將月餅留至除夕呈以皇帝食用之俗。



祈 願

城中月明人盡望,醉倚一桁覓桂香


飲酒、瞻兔、觀潮……古人如何過中秋?

節日,總是被人們賦予祝禱祈福之意。

如今的中秋也是如此,人們豎燈結綵,

一表佳節祝願,二添喜慶氛圍,

星夜皓彩,天地同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