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建言錄:周延禮:網絡互助助力醫療風險保障有三大作用,未來應持續健康發展

<article>

(抗擊新冠肺炎)戰“疫”建言錄:周延禮:網絡互助助力醫療風險保障有三大作用,未來應持續健康發展

中新社北京4月6日電 (記者 陳小願)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網絡互助在提供醫療風險保障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未來應進一步控制風險。

近年來,網絡互助平臺蓬勃發展,其參與人數與互助金額快速增長,引發普遍關注。

周延禮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廣大城鄉居民的健康意識大增,對健康險的需求也將更大,對完善健全的醫療保障制度也充滿期待。網絡互助在提供醫療風險保障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尤其對重大疾病的保障,解決了很多患者的醫療負擔。

今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託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

周延禮表示,無論是商業健康保險,還是醫療互助都是未來中國醫療保障制度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推進醫療制度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

他認為,網絡互助有三個方面突出作用:一是創新普惠產品提供風險保障。網絡互助通過“低標準、低付費、低償付”的普惠產品提供限定領域的風險保障,是一種較為經濟和有效的風險保障手段,是社保和商保的有益補充。據統計,互助會員70%來自三四線以下城市和農村地區,這部分群體缺乏商業保險購買能力,容易發生因病致貧或因病返貧。

二是補位商業保險並有促進作用。周延禮說,中國商業保險發展迅速,但在不少領域滲透率低,難以滿足社會的多元化需求。網絡互助填補了空缺,並普及了保險教育,促進了保險銷售,推動保險服務提升。

三是網絡互助機制靈活,不斷提升風險保障水平。周延禮表示,網絡互助基於民事合同關係,通過會員自治、共享,具有較強的自我更新能力,不斷調整和優化互助範圍和條款。互助計劃管理靈活,開放性強,與金融科技、健康管理等具有較強的融合創新能力。

周延禮說,下一步要加強研究及國際經驗借鑑,要明確監管職責,採取必要措施,進一步控制風險,並逐步建立健全法律基礎,促進網絡互助持續健康發展。(完)

/<artic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