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的原版是這個樣子的,比修改後的現代版有意境多了

詩仙李白的《靜夜思》想必大家都知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不過《靜夜思》屬於“山寨版”,因為它被後人改了兩字,李白原版是另一個版本。

《靜夜思》的原版是這個樣子的,比修改後的現代版有意境多了

《靜夜思》的原版可能會打破你對這首詩的理解。話說在唐玄宗開元十二年(724年),李白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先遊覽四川,兩年後又到了揚州。

《靜夜思》的原版是這個樣子的,比修改後的現代版有意境多了

這首詩就是李白客居揚州的時候寫的,當時李白年僅26歲,還是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但年輕不代表沒有愁緒,李白生病了,躺在揚州客館裡休息養病,這時他非常想念家鄉的風土人情,一草一木,或許還想念家鄉的吃食,於是在一個明月朗朗的夜晚,寫下《靜夜思》。

這是一首思鄉的代表作,語言直白,卻意味深長。李白原版:“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首先第一句就大不一樣,李白用了“看”這個字,表示自己是看到月光後,心有所想,但我們細讀就能發現,這句詩稍顯澀滯。

《靜夜思》的原版是這個樣子的,比修改後的現代版有意境多了

因為月光本就是無形的,恍若無物,清清淡淡,否則也不會令人疑心那是“霜”了。李白的寫法非常直白。

更有趣的是,對李白《靜夜思》的修改,並不是一個人完成的,開頭這句詩,進行修改的人是清朝康熙年間的沈德潛,他編修了一本《唐詩別裁》;那麼,又是誰把“舉頭望山月”潤色加工,改成了“舉頭望明月”呢?

《靜夜思》的原版是這個樣子的,比修改後的現代版有意境多了

宋朝人洪邁留下了一本《唐人萬首絕句》,流傳到明朝後,趙宦光、黃習遠兩人對它非常感興趣,但他們覺得這裡面還有很多可以進步的空間,就把《唐人萬首絕句》修改了一番,李白的《靜夜思》作為名篇,也進行了修飾改動,第三句被他們改成“舉頭望明月”。

《靜夜思》的原版是這個樣子的,比修改後的現代版有意境多了

其實,“山月”兩個字,恰好體現了李白的文人氣息。文人天性浪漫,擅長想象,在他們看來“山月”跟“海月”是不同的,所以意境更高。

只是不知道你更喜歡哪一個版本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