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6歲的希區柯克有個多數人也許不會體會的經歷,他曾在父親的要求下被拘留在警局5分鐘。他的父親將他送往警局,還寫了一張字條向警員傳意,“我做了一些讓我父親認為值得被譴責的事情”。

在他被關進鐵欄之後,辦事的警員對他說道,“這是我們對淘氣鬼的懲罰”。這次經歷影響了希區柯克影片中兩大“恐懼”的塑造——對於入獄、以及法律制裁的恐懼。甚至多年來希區柯克都自稱,自己想把那位警員的話刻在自己的墓碑上。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 童年時期的希區柯克

如果這種童年經歷某種程度上導向了希氏的懸疑題材,但關注其電影本身,希區柯克的電影從來不是以劇情設定為多人之處,而是整個“場景”——就像一雙伸向門把手的手、所假想的墜落樓梯的眩暈感,從死者清晰的面孔不斷退後的畫面。

今年是希區柯克的 118 歲誕辰,而在上個世紀 20 年代的時候,他還是個做著佈景設計師的年輕小夥。其實,這位懸疑大師也是位不折不扣的建築師!以下9部影片就是最佳證明。

《後窗》:1910 年代格林威治村居住生態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看過《後窗》的永遠會對主人公好奇的視線中,窗外那個格林威治村居住單元印象深刻。不要以為這是天才製片方恰好為導演找到了合適的拍攝地點:這個由 31 個公寓組成的聯邦風格磚房,在希區柯克親自監督下,花費整整 6 個星期,25000 個工時搭建而成,也一度成為美國派拉蒙影業歷史上最龐大的室內佈景。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雖然只是一部影片佈景,這卻真實展現著 1910 年代整個格林威治村的居住生態,四面樓房形成一個天井,為居住者們打造公開又私人的視野。就像影片中,腿上打著石膏的攝影師從他所在公寓的後窗,窺看著對面公寓的舞蹈女孩、作曲家、整天睡在露臺、沒有孩子卻養了一條狗的夫婦,以及殺人犯推銷員先生……不同身份的組合也繪製出了當時格林威治村的人物群像。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在執導《後窗》時的工作照,背後的“後窗”外便是一切劇情的原點

《奪魂索》:1920 年代的曼哈頓天際線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上世紀 10 到 30 年代初,紐約正經歷著建造高樓的熱潮,這座城市排名前 82 高的大樓中有 16 座都是在這一時期修建完成的,其中包括伍爾沃斯大樓、克萊斯勒大廈和帝國大廈等,它們在各自建成之時都成為了世界最高樓。而在 1948 年上映的《奪魂索》中,希區柯克不僅製造著懸念,也與佈景設計師們一起也展現了那個時期曼哈頓的天際線。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奪魂索》翻拍自 1929 年的同名影片,影片中,主人公們在豪華酒店中飲酒,完成謀殺、接著開辦同學會...這一系列劇情的發生伴隨著窗外的一切,你會看見不遠處帝國大廈和克萊斯勒等標誌早期摩天大樓的樓頂,燈光、煙囪、閃爍的霓虹。雖然這只是天幕背景的效果。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奪魂索》採取全部在一個室內空間內用一個連續鏡頭拍攝而成,而重點舞臺——舉辦同學會的主廳窗外,佈景設計師們製作了一系列建築模型、最終在天幕中呈現背景。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與演員們的宣傳照,這位懸疑大師不僅喜歡在影片中自己露臉演個路人角色,也喜歡在預告片中詳細介紹自己的影片佈景或建築。

《迷魂記》:旋轉階梯與舊金山街景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美國居民建築在上世紀上半葉有一個特點就是戶外的應急樓梯,在眾多影片中都成為鋪陳劇情的場所。但對於希區柯克,室內隱蔽連貫的樓更是擅長使用的空間道具。樓梯連接“此在”,通向“彼在”,人或物在樓梯牆壁投下陰影,輕易便製造了一個充滿懸念的氣場。在《迷魂記》裡,影片的兩次高潮就與樓梯密切相關。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迷魂記》裡的樓梯分鏡,兩場在樓梯的戲,正構成了此片的關鍵,是兩次死亡的見證。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迷魂記》的電影海報也把影片劇情中心——樓梯的旋轉與真相的扭轉昭然若揭

與此同時,與很多 50 年代的好萊塢鉅製相同,《迷魂記》還逐漸脫離了攝影棚的束縛,傾向於實景拍攝。《迷魂記》的拍攝地是舊金山——希區柯克眼中的“美國巴黎”。舊金山的金門大橋和杉樹林成了影史上最為人熟知的壯觀場景。從百葉簾外若隱若現的 CoitTower 到民宅前的入門臺,都捕捉著當時的舊金山面相。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西北偏北》:對 1950 年代經典建築的複製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要說 1950 年代美國建築的代表物,幾乎所有人都會指向那座臥於瀑布之上的別墅,建築師便是大名鼎鼎的弗蘭克·賴特。而在影片《西北偏北》裡,男主人公因為被誤認為殺人而向西北逃亡的終點處,我們也看見了那那座 Vandamn 別墅:與流水別墅形似神似。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西北偏北》中的 Vandamn 別墅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 弗蘭克·賴特設計的流水別墅原型

希區柯克認為賴特的建築完美符合他想要的場景——奢華又具象徵力,可惜卻又支付不起這位大師的設計費用,於是他召集了所有米高梅的工作人員打造一個類似的房子。但是拍攝所在地美國國家公園顯然不能真的支撐一個這樣巨大的建築物,於是最終他們只好先製作建築道具,再以圖像拼合的方式把它與周圍環境時組合在一起。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 Vandamn 別墅的設計草稿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 懸挑的陽臺參差不齊是賴特流水別墅的外觀特色,而在影片中的這座別墅也有類似的設定:而且不僅是模仿的意義,更成為男主爬上爬下——推動劇情的重要部分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在 Vandamn 別墅室內,也能見到當時 1950 年代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室內風格:人們開始追求復古,一些中世紀風格的傢俱、飾品與 20 世紀初流行的風格交融在一起

《驚魂記》:19 世紀末的“加州薑餅樓”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十九世紀美國民居,有許多山寨版的維多利亞建築,再湊些哥特元素,被稱為“加州薑餅樓”。在拍攝於 1960 年的《驚魂記》裡,有兩個主要建築物主宰這部電影:一個是代表了現代社會的汽車旅,另外一個就是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非常普遍的加州薑餅樓。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驚魂記》裡的兩座主要建築:汽車旅館與在 19 世紀末常普遍的加州薑餅樓。希區柯克讓兩者奇異並存於高速公路上,也同時映射著影片中男主自身矛盾的內在。

這種混雜著維多利亞與哥特風的建築,影片裡旅館主的母親房間就是一大寫照:除了正中央是一張凹陷成人形的大床之外,還有繡花簾子、毛織地毯、雕花洗手檯之類不知年月幾何的傢俱裝飾。希區柯克還讓佈景設計師特意去弄些俗氣的小雕像,使房內的一切與旅館房間的潔白髮亮構成強烈對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影片中貝茨家的部分陳設:除了標本外,還有一些匪夷所思的希臘繪畫。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電影中的場景可不只是擺設那麼簡單,它們需要具有百分之百的合理性才能出現在鏡頭中。”這位佈景設計師出身的懸疑大師早已在設計情節時,把自己需要的建築藍圖放到了電影推進的過程之中。

分鏡分割線

《精神病患者》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精神病患者》經典浴室部分,分鏡和成片的還原度還是很高的。現在看看劇照,是不是還有不寒而慄的感覺?

《群鳥》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群鳥》中的水墨寫意風格在電影的特效鏡頭裡很明顯地得到了繼承。

《家庭陰謀》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家庭故事》同樣稱不上是希區柯克經典電影的代表,其分鏡手稿的意義在於,對於複雜的空間運動和場景關係,分鏡手稿中有著詳細的圖解說明。

《海角擒兇》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希區柯克分鏡手稿】不會蓋樓的佈景師不是好導演!

《海角擒兇》在希區柯克的電影中算不上經典,但是最後的自由女神像段落還是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一個鏡頭都透露著恐懼和緊張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