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傳承之大家 李存義

李存義(1847年~1921年),字忠元,清末深州(今深州市)南小營村人。他出身貧寒,自幼愛好武術。20歲時向劉奇蘭、郭雲深學形意拳,還從董海川學八卦掌。精研數十年,實力大進,名揚武林,又精於刀術,故有“單刀李”之稱。曾在北京打敗號稱世界第一的白人力士,獲得政府賜予的一等金質獎章。他為人厚道,輕財好義,與武林名家大刀王五、程廷華等過從甚密,與“閃電手”張佔魁情同手足。

光緒十六年(1890年),李存義在軍人劉坤一帳下教士兵練武,屢建功績。後到保定開萬通鏢局。他一把單刀,所向披靡,無人敢劫他的鏢。八國聯軍侵華時,53歲的李存義參加義和團,奮勇殺敵,每戰必先。他曾率眾夜襲天津老龍頭火車站,痛殺守站俄兵。

一次,李存義單身一人在涿州遇上一名強盜,強盜用大棍向他猛打,竟一下也打不著,存義不慌不忙,還不時用手中的小柳枝劃強盜眼睛,強盜累得氣喘吁吁,只得跪地求饒。一年夏天,存義坐大車從外地回家,在武強縣遇上一夥歹人行劫。存義手搖一把紙扇,說:“要銀子有的是,請你們自己上車拿吧。”

一個歹人跳上車,存義將紙扇輕輕一抖,即把歹人打下車去。又一人跳上車,存義一揮手,這人又趴在車上。領頭的認出是“單刀李”,趕緊上前賠禮認錯。因存義從不看重錢財,鏢局終因資本不足而關閉。民國元年(1912年),李存義在天津創辦北方最大的民間武術團體一中華武士會,親任會長,教授形意拳。滄州劉某善用大杆,能用杆尖將碡碌挑起,在滄州設拳場多處。他找李存義比武,問李用什麼器械。


形意拳傳承之大家 李存義


李答:“我要用器械,就不任此會長了。”劉某大怒,用杆尖用力向李存義腹部挑去。李存義竟然上前一步,運氣用腹部頂住杆尖,大杆彎曲成弧狀。劉某大慚,回滄州關閉了拳場。李存義聞訊後,親往滄州與劉某講和,並幫他恢復了拳場。之後,李存義應約到上海精武體育會教拳。

李存義參考《五行拳譜》、《連環拳譜》及譚腿而創編了十六路的《拳術教範》,又編寫了《刺殺拳譜》,對推廣形意拳做出突出貢獻。

他晚年在家鄉南小營村傳授拳術,村前街、后街都設有練武場,村民習拳練武蔚然成風。李存義教授門徒數百人,較著名的有尚雲祥、黃柏年、周玉祥、王俊臣、李彩亭、李耀亭、馬振玉、郝恩光、李文豹等。民國10年(1921年),李存義保鏢於任丘市,因病逝世,安葬於南小營村,終年74歲。

形意拳傳承之大家 李存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