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女子無才就是德。過去的女子地位低下,她們是不能像男人一樣讀書識字的。《紅樓夢》描寫了以賈家為首的四大家族的興衰歷程,就像秦可卿託夢所言“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如果從賈源、賈演一代算起,到賈代化、賈代善,到文字輩、玉字輩、草字輩,已經整整五代人了。這幾代的女子受教育狀況頗為不同:

第二代女人:賈母為代表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賈母道:“我說這個孩子細緻,凡事想的妥當。”一面說,一面又看見柱上掛的黑漆嵌蚌的對子,命人念。湘雲念道:芙蓉影破歸蘭槳,菱藕香深寫竹橋。 ——第三十八回林瀟湘魁奪菊花詩,薛蘅蕪諷和螃蟹詠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賈母是不識字的。也許大家會對此產生懷疑,如此風雅、有品位的老太太怎麼會沒讀過書呢?事實上過去的女人不讀書寫字,但也會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比如父親的文化水準,丈夫的學識水平。在我小的時候,外婆就像一個故事匣子,有說不盡的故事,有時候也能脫口而出幾句順口溜,原來外婆是婚後受到了外公的影響。還有一個例子就是過去的戲班子唱戲不一定識字,他們的戲文都是口口相傳的。過去讀書啟蒙也是從背書開始,先背書,然後讀書,最後才寫字,因此流傳下來許多小孩對對子的故事。因此賈母可以講故事,可以說酒令,但不一定能有多高的文化水平,這從後文也可以得到印證,有一次大家在蘆雪庵聯句,李紈說賈母讓出些燈謎元宵節猜,說了好多的字謎,寶釵說,寶釵道:“這些雖好,不合老太太的意思,不如作些淺近的物兒,大家雅俗共賞才好。”眾人都道:“也要作些淺近的俗物才是。”可見賈母的文化水準並沒有多高,很可能是不識字的。

第三代女人:王夫人為代表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可巧王夫人見賈環下了學,便命他來抄個《金剛咒》,唪誦唪誦。那賈環正在王夫人炕上坐著,命人點燈,拿腔作勢的抄寫。——第二十五回魘魔法姊弟逢五鬼,紅樓夢通靈遇雙真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從這個情節看王夫人一代的女人也是不識字的。王夫人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如果她讀書識字的話,一定會親自抄寫佛經的,這樣才更加顯得心誠,很顯然王夫人不識字,更不會寫字,才會讓賈環來抄經文。

第四代女人:元迎探惜為代表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寶玉吃了茶,便出來,一直往西院來。可巧走到鳳姐兒院門前,只見鳳姐蹬著門檻子拿耳挖子剔牙,看著十來個小廝們挪花盆呢。見寶玉來了,笑道:“你來的好。進來,進來,替我寫幾個字兒。”——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羅,薛寶釵羞籠紅麝串

《紅樓夢》中好幾處說明鳳姐不識字,說明鳳姐沒有讀過書,但是這也並不影響她天生的管理才能,殺伐決斷有男兒風貌。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至李守中繼承以來,便說“女子無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時,便不十分令其讀書,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三四種書,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便罷了,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因取名為李紈,字宮裁。——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李紈,以及後文的李紋、李綺姐妹們是讀過書的,但並不多,因為家庭教育的傾向性,父親認為女孩子讀書只要記得前朝幾個賢女,指導自己的生活,就足夠了。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今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無子,故愛如珍寶,且又見他聰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讀書識得幾個字,不過假充養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嘆。——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林黛玉是最有才華的女子,當然也有其客觀原因,因為父母疼愛,假充男兒教養,不但讀書識字,還像賈寶玉等男孩子一樣,專門聘請了先生上門授學。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賈母又說:“請姑娘們來。今日遠客才來,可以不必上學去了。”——第三回金陵城起復賈雨村,榮國府收養林黛玉

那寶玉未入學堂之先,三四歲時,已得賈妃手引口傳,教授了幾本書、數千字在腹內了。其名分雖系姊弟,其情狀有如母子。——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倫樂寶玉呈才藻

元迎探惜姊妹也是上學讀書的,而且在同時代的女孩子們中間,還是比較富有才華的,不但詩書了得,還各有所長,元春善操琴,迎春善圍棋,探春善書法,惜春善作畫。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到了《紅樓夢》第四代的女人身上,情況就特別不同了:依然不識字的王熙鳳,只讀前朝賢女故事的李紈,學富五車的黛釵,元迎探惜姊妹等。但是女孩子不讀書、不上學在當時還是很正常的,只是因為不同的家庭環境,才會對女孩子讀書有不同的要求。那麼,我們就很奇怪了,賈府幾代女人都不讀書識字,為什麼到了元迎探惜姊妹就開始上學了呢?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時代的變遷,與當時社會風氣的變化有絕大的關係。清代中晚期,女子上學形成了一種風氣。例如大學問家袁枚就招收了很多女弟子。女弟子的出現與江南地區經濟發達,以及文壇詩歌繁榮的風氣不可分割。女子不再侷限於自己的閨房,她們也希望讀書識字,表達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具體到《紅樓夢》中,也就是說在賈母、王夫人的時代,女子讀書還沒有形成風氣,而到了賈府第四代女子的時候,女子讀書、接受教育比較普遍了。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不過,當時人們對於女子讀書的看法並不一致,相當一部分人和《紅樓夢》中李紈的父親一樣。就像賈母和林黛玉的對話,林黛玉問姐妹們讀什麼書?賈母道:“讀的是什麼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這是賈母自謙的說法,其實也代表了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女子讀書有利於對其的教化,女子讀書並不是為了有多高的學問。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寶釵也屢次發表過類似的見解:“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著詩作正經事講起來,叫有學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說不守本分的”;“所以咱們女孩兒家不認得字的倒好。男人們讀書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讀書的好,何況你我。就連作詩寫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內之事”;“你我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才是,偏又認得了字,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寶釵的這番話林黛玉也是認可的,否則二人也不會因此義結金蘭。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通過《紅樓夢》中幾代女人受教育的狀況,也可以窺知時代變遷對於人們思想認知的影響,在每個家庭、以及個人身上的投影。

賈母原來並不識字,為什麼會讓她的三個孫女讀書識字呢?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