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貶劉邦誇項羽竟還能流傳於世,漢武帝能同意嗎?


《史記》中貶劉邦誇項羽竟還能流傳於世,漢武帝能同意嗎?


《史記》成書於漢武帝時期,我們從書中可以看出作者對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是持貶低批判態度的,那這部後來被文學大家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優秀文學著作,是怎樣從漢武帝時期流傳下來的呢?其實在司馬遷將史記完成後並沒有著急公佈於世而是將這本書藏起來了。

《史記》中貶劉邦誇項羽竟還能流傳於世,漢武帝能同意嗎?


具體藏在什麼地方我們現在不得而知,不過從歷史記載中推斷應該是在藏在司馬遷女兒那裡。所以漢武帝時期,《史記》壓根就沒有問世,在司馬遷死後,一直到漢宣帝時期,《史記》才被公之於眾,所以漢武帝根本就沒有機會銷燬這本書。

《史記》中貶劉邦誇項羽竟還能流傳於世,漢武帝能同意嗎?

01《史記》能夠問世,司馬遷的外孫楊惲功不可沒。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裡曾經說過,因為這本書裡寫了不少批判當時社會情況的事情,而且寫實的情況居多,肯定不會那麼順利被髮表。情況嚴重的話,甚至會被銷燬。

為此司馬遷認為,這本書應該藏在深山之中,等到合適的機會再發表出來,留給後世。可是誰又能在深山讓大家看到這本書呢?而司馬遷的女兒家中恰好有一份《史記》,所以我認為司馬遷在寫完這本書以後,將這本書傳給了自己的女兒代為保管。

可憐的司馬遷一命嗚呼後,他的女兒成為了《史記》的唯一傳承人。不過他的女兒比較幸運,嫁給了楊敞,而楊敞在漢朝做到了丞相的高位。

《史記》中貶劉邦誇項羽竟還能流傳於世,漢武帝能同意嗎?

《史記》能夠被保存下來,應該歸功於司的外孫楊惲。楊惲從小就喜歡讀《史記》,而且常常讀得落淚。可是楊惲認為這麼好的書不能被埋沒於自己手中,應該讓天下世人都能享受到這本鉅著帶給人類的震撼。《所以楊惲就上書漢宣帝,當時已經是漢武帝的重孫劉詢做皇帝了。

楊惲希望漢宣帝批准將《史記》公開發表。在漢宣帝的推動下,這本書才公之於眾。所以如果說真正對《史記》的發表有重大貢獻的君主,應該就是漢宣帝。

漢宣帝自幼生長在牢中,後來又做了一段時間平民,他對老百姓是更加親切的。相反,對漢武帝比較陌生,他的爺爺劉據、父親劉進全都是被漢武帝間接殺害的,所以劉詢對漢武帝的感情相當複雜。

《史記》的問世,包含著劉詢對公道人心的一種態度。他似乎覺得真實的東西不應該遮遮掩掩,《史記》就是最好的見證,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種選擇。

《史記》中貶劉邦誇項羽竟還能流傳於世,漢武帝能同意嗎?

02漢宣帝雖為漢武帝之重孫未必會因為劉邦被寫成流氓而感到憤怒。

在《史記》當中,劉邦的形象就是一名街頭混混。他的成功,似乎是在為流氓們證明,他們才是這個世界上的最強王者。

要知道,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劉詢也是他的子孫後代之一。為什麼劉詢就會默許劉邦的這種形象問世呢?

首先,劉詢認為《史記》中的記載,是比較真實可信的。司馬遷在撰寫《史記》的時候,參考了大量的資料和民間傳說,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可靠。

其次,劉詢覺得司馬遷為了《史記》付出了太多。司馬遷是一個值得敬佩的人,他為了公道甚至不惜被處以死刑,為了《史記》忍受了宮刑這樣的奇恥大辱,應該值得後世銘記。

再者,當時沒有哪一部歷史著作能夠跟《史記》相媲美。這本書是二十四史之首,被後世譽為無韻之離騷,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同樣高,實在是不可多得。作為一名英明的漢朝皇帝,以漢宣帝的性格有理由將這麼好的書保存下來,流傳後世。恰逢楊惲大力推廣這本書,漢宣帝自然是要賣他一個面子的。

一本書的問世並不能掀起什麼滔天巨浪,漢宣帝當時也想要在霍光去世以後,儘快穩定朝政,手握大權,自然要拉攏這些世家貴族。當時楊家已經兩代公卿,世代侯爵,在朝中雖然沒有一手遮天,卻也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楊惲更是被漢宣帝各種提拔,顯然是比較受重視的。。

《史記》中貶劉邦誇項羽竟還能流傳於世,漢武帝能同意嗎?

03司馬遷偏向項羽,貶低劉邦,也是情有可原的。

當時司馬遷為李廣的孫子李陵求情,因為李陵在打了敗仗以後投降了匈奴,司馬遷認為這是假投降,希望漢武帝給他一個機會結果漢武帝不僅沒有聽從司馬遷的建議,反而將李陵全家誅殺,司馬遷也被打入牢中,等待死刑的裁決,並最終承受了宮刑的屈辱。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就有意要著寫這本“史記”,其父親的遺志就是能夠將這本《史記》給編寫完成。從司馬遷在漢武帝時所受的屈辱與罪罰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司馬遷對漢武帝是有怨恨的,對漢王朝的評價多少也會受到個人主觀意識 影響。所以我們看到項羽在《史記》中的形象非常光輝鮮亮,以至於後世若干文人都要以項羽作為自己的榜樣。相反的是,劉邦在《史記》當中的形象,卻如此的不堪。

但是作為一個擁有如此高文學素養的文學大家,司馬遷在完成父親遺志時,不會完全胡言亂語,顛倒和白。其所記載之事與實情的真相併不會有太大出入。只不過司馬遷也是人,他在寫書的時候,應該是加入了不少個人的情感在裡面。

漢武帝是千古一帝,是封建時代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他有著雄才大略,有著寬廣的胸襟。當然也會犯下不少的錯誤。

漢武帝是一個知錯就認錯的皇帝,在我們看來,他如果得知《史記》的存在,或許會幡然醒悟。他也是一個愛才之人,有如此傳奇的著作問世,他又憑什麼會毀掉呢?

漢朝是一個比較嚴謹的朝代,而漢武帝是一個懂得認錯的皇帝,輪臺罪己詔就是最好的見證,所以我認為即使漢武帝知道了這本書的存在,雖然會生氣,但是應該也會將《史記》保留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