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希望七月就是七月,安生就是安生

《七月與安生》我當時是迫不及待去看的,那種等一刻就是煎熬的心情是在竇靖童的音樂中產生的,她細膩嗓音裡的那絲清晰和溫柔撥動了我的心絃。

從接觸到迷戀同類題材的電影,也就是一部《斷背山》而已,往往同題材的電影都有一個節點,用電影裡的場景來說就是衝破禁忌的那一幕,可能這樣的感情更真摯,更熱烈,也更自由。

《斷背山》裡恩尼斯與傑克

月黑風高,共裘而眠,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

《卡羅爾》中卡羅爾與特瑞斯

抵不住相互的思念,衝破阻擾,安穩而眠

《Yes or No》裡Pie和Kim

曲曲折折,方才認清彼此,獲得理解

七月與安生從見面開始,就在認真地愛著對方,安生一直在行進中,但總在信中表達著她要回去有七月的地方,七月懷孕了,唯一的想法就是找安生,看見安生就一切心安,你放心去就好,你的孩子我來養,何其幸運,在世上遇到另一個自己,不會被拋棄。

《七月與安生》:希望七月就是七月,安生就是安生

電影將兩人的感情描繪的很隱晦,無過多語言贅述,但卻用安生赤裸的眼神來放大這種情愫,波瀾不驚的臉上有著萬種糾結,千般失落,百般想念。安生與七月爭執時,安生說“家明與你,我肯定選你啊”,明目張膽,就是愛你,這很安生。不得不說,從《山楂》之後,周冬雨的演技再次出線,是作品激發的也好,是靈感乍現也好,沒有面癱,沒有過度,沒有歇斯底里,但“撕逼”只深不淺。

《七月與安生》:希望七月就是七月,安生就是安生

當然,情節設定才是致命的毒藥,不管是鋪墊,還是交叉,還是對比,還是反轉,竟真有那麼一絲絲驚喜,沒看過小說能猜透結局的,算你狠。導演一遍又一遍的伏筆,幌子,小反轉,總算在失望透頂的“國產保護月”結束後,小高潮了一次。安生一遍又一遍給別人複述該有的結局,自己卻又忍受著真實的結局,反正我被誤導了,陷入了導演的“陷阱”中。

這又不得不說,一部好作品背後的導演和編劇都是“處女座”,沒有偏執的苛求,哪來邏輯的強大,縱使滿意,但更希望導演的下個作品可以是加50°的《七月與安生》。當然,我們還沒過癮到如看《斷背山》那般解渴,但寬慰一下的程度還是夠的。

《七月與安生》:希望七月就是七月,安生就是安生

電影最後,鏡子裡的兩個人重複交叉變幻,七月安生,安生七月,等待也好,流浪也罷,或如七月媽媽說的折騰也好,最怕表面的七月,內心的安生,妥協給了現實。電影裡兩個人都說對方裝,一個裝的露骨,一個裝的隱晦,七月說她最會扮演老師父母眼裡的“乖孩子”,但乖孩子也累了,做做內心的自己其實也挺過癮,而我們大多數人是裝成了習慣,不知疲倦。

《七月與安生》:希望七月就是七月,安生就是安生

最後,忍不住還是要說說竇靖童,電影的主題曲是她的《(It's not a criem)It's just what we do》 ,插曲是王菲的《浮躁》,也許你還有印象,另一部女同電影《雪花秘扇》也用了《浮躁》,可能她們的音樂與這禁忌的感情一樣,充滿誘惑,欲罷不能。在陳可辛與竇靖童的一段對話視頻中,竇靖童說“安生與七月不應該是混沌的,希望七月就是七月,安生就是安生”,她做的如她說的一樣,在耀眼光環下長大的孩子,堅定地走著自己的路,每一次選擇都不是叛逆,因為“整個華語樂壇都在等她長大”的女孩子明白,“為了叛逆而叛逆的人生是傻的”。

《七月與安生》:希望七月就是七月,安生就是安生

當然,我也曾執著地懷疑過,質問過自己,但最後確定,我沒有,我不是,僅僅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