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要讓著妹妹”?這是我見過的最好回答

童年不孤獨,多個姊妹,孩子心智健全發展,父母老去,身邊多個人陪伴,相信這些是大部分寶爸寶媽決定生二胎的初衷。

“姐姐要讓著妹妹”?這是我見過的最好回答

由於生活環境的各種差距,有很多孩子從小難於相互容忍,長大了,更是不願相容,也有的會因為父母的教導和各自的修養變得和睦。

“姐姐要讓著妹妹”?這是我見過的最好回答

“沒事的,你大一點,他小一點嘛,你就讓著一點,你只有一個弟弟啊”,等各種道德綁架。小時候,相信家長經常會拿這句話來安慰那個最大也最懂事的孩子,去照顧那個最小或是家裡最受寵的孩子,所以難免有孩子總在委屈中長大,變得聽話,懂事,更有責任感。

由於不適當的交流,便很容易養成了一個“好”孩子,也容易養成一個“壞”孩子。所以,想做一個讓人稱道的家長並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想想身邊,有的家庭有2個或是3個孩子,甚至更多,他們在一起生活,玩得很快樂,有什麼食物大家分著吃,老大穿過的衣服,老二穿,年齡大的照顧年齡小的,年少的尊重年老的,一家人其樂融融,這種開心幸福的畫面,也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

兒女雙全是很多父母心目中的理想子女組合。女孩子比較溫順,男孩子大度,一男孩一女孩,是大部分家庭認為很幸福的事情。

但如果家裡有著同樣性別的孩子,表現可能大不同,也許是彼此感覺差不多,“憑什麼要我讓呢?”家長也許會有很多合理的說法,但時間一長,也許就會成為一種多餘甚至是定時炸彈,但會教導父母的孩子,條件再不好,全家也透著福。

“我也是你的女兒,我也大不了妹妹多少,為什麼永遠都是我讓著妹妹?”。“姐姐真的應該要讓著妹妹嗎?”在這個問題上黃磊曾經做出過回答,網友的都狂贊:這是最妙的答案。

黃磊說:“姐姐的確應該讓著妹妹,但是妹妹也要讓著姐姐”。黃磊認為姐姐讓著妹妹並沒有錯,但是必須要再加一條妹妹也要學會讓著姐姐。家長應該和孩子多溝通,要讓大寶明白讓著妹妹只是出於一個姐姐對妹妹的愛護。同樣妹妹也要明白,姐姐長大了會經常去學校,會比自己更少得到爸爸媽媽的愛,妹妹也要學會去讓姐姐。

網友都表示:黃磊的解釋太妙了,原來“姐姐讓著妹妹”並沒有毒,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會教會孩子去分享,相互謙讓。還有網友表示:有毒的是父母偏心。

“姐姐要讓著妹妹”?這是我見過的最好回答

那麼平時我們應該怎麼促進孩子之間的關係呢?

一、懂得分享的孩子更快樂

家長要耐心引導孩子學習分享,並在分享中獲得愉悅的感覺;在孩子自我分享意識還未建立起來的時候,孩子不願意分享,父母千萬不要責備孩子,我們要和他講一講分享的好處,分享,可以增強大家的合作意識,促進雙方的感情。

一起玩是孩子非常喜歡的話題,當孩子願意分享的時候,家長應及時給予鼓勵和讚美,告訴孩子,分享的行為使對方開心,把美好的東西分享給大家,大家把快樂的時光和你分享了,不斷得到認可和讚賞的孩子,更容易懂得分享和快樂的意義所在。

二、家長堅決不偏心

其實有時候,家長是很難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所以父母有必要讓孩子感受到你其實並沒有要偏向於哪一邊,只是方式會有所不同,孩子有時也許不懂表達,但他們卻是非常敏感型的群眾,父母對家人的愛一定是真誠而又溫馨,如果孩子有什麼情緒,父母一定要及時解釋,加以安慰。

三、讓孩子懂得感恩

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的天使。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開始慢慢要離開彼此了,長大了,大家會走向各自不同的生活,所以從小父母要多製造孩子們在一起享受生活的時光。

“因為你喜歡這個,弟弟知道了,他樂意給你,這其中也許弟弟本身是喜歡的,但是弟弟還是給你了,由於你會感恩,這次你把弟弟喜歡的東西也奉手給他了,多好的孩子啊!”在互動中教會感恩,讓孩子懂得分享就是快樂享受的一種方式。

其實每個人出生來到世上,本是一張白紙,未來將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多半取決於童年所受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