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水濱的隱居之所——溪岸圖

山野水濱的隱居之所——溪岸圖

慶元精品民宿推薦——溪岸圖

文 | 鄉旅報告

最具文藝氣質的民宿

“現在是一個缺乏詩意的年代,我們是不是應該像詩人一樣去生活,我覺得我們到了月山做起這個民宿,就是向這種生活邁出第一步。”

地處人傑地靈的月山村,名字取意於董源的《溪岸圖》,主人一家的藝術氛圍濃郁,要說溪岸圖是慶元最具文藝氣質的民宿,想來並不為過。

山野水濱的隱居之所——溪岸圖


溪岸圖的外觀並不起眼,一棟4層民居,推開門去,才能發現裡面的別有洞天。民宿整體呈現清新簡約的美式田園風,隨處可見綠植點綴,淺色系的木質傢俱以及繪有花鳥魚蟲的裝飾畫讓這裡淡雅溫馨。

山野水濱的隱居之所——溪岸圖


二樓至上,總共設置了9個房間,2間大床房,7間雙床房,櫃子上的植物是曉琴的自由創作,山間野花還是地上的樹枝,經過巧手整飾,就是一件花藝作品,桌上的精緻茶具為入住的客人提供了私密的休閒空間,床頭掛著的書畫,是主人親筆。鵝絨床品,柔軟舒適,讓人瞬時產生埋進床去的慾望,沐浴用品則是曉琴多次試用後的精挑細選。從裝修材料到衛浴、床品用具的選擇,絕不含糊,即使運輸不便,不畏艱難也要運到山裡,這是他們要給客人最好的體驗和享受的堅持。

山野水濱的隱居之所——溪岸圖


除了追求高標準的硬件住宿設施,溪岸圖在公共空間的設置上,也體現出精益求精的追求。每一層樓都有休閒區,供客人閒暇時小坐,喝茶,聊天,或捧書閱讀;房屋與屋後山體之間的空間,別出心裁地打造出了山水景觀,並通過玻璃窗,引景入室;木架上陳列著老照片與老式相機,那些都是吳家人的收藏,吳阿姨得空會跟你說說,關於她與攝影的故事;露天陽臺是客人們的最愛,白天這裡視線開闊,舉溪兩岸風光盡收眼底,耳畔蟲鳴鳥叫、潺潺流水環繞,吐納微甜空氣,來一場與自然的親密接觸,夜晚可瞭望滿天星辰,來一杯紅酒,與朋友小酌,或與月亮一起對影成三人。

元氣滿滿的早餐

元氣滿滿的一天,就從吳阿姨精心準備的早餐開始。溪岸圖的早餐,營養美味,落胃得很,讓入住過的客人都念念不忘。芋頭、番薯、土雞蛋來自月山農家,保證綠色無汙染,饅頭是一大早現蒸的,紅米粥在其他地方少有,因為受海拔以及土壤的影響,紅米是舉水鄉一帶的“特供”,用最傳統的方式種植,營養價值高,畝產量低,幾乎都是按需求量播種,所以每年播種前,吳學平都要到種植戶家中提前預定。

山野水濱的隱居之所——溪岸圖


豐富多樣的醃菜,是吳阿姨的拿手絕活,木耳、生薑、蘿蔔、筍乾、茄子幹,慶元一帶的醃菜,定能超乎你的想象。許多客人吃了之後總是想要買一些帶回家,只可惜這些是溪岸圖的“專供”,但吳阿姨會大方地將醃製方法教授給客人。

青年夫妻的創業返鄉路

吳學平和妻子曉琴本在嘉興創業,對於回家鄉和父母一起經營溪岸圖一事,掙扎了很久,“我到了月山之後就喜歡上了這裡”,面對我們怎麼會決定留下的疑問,曉琴表達了她對月山村的喜愛,出身與成長在嘉興,但最後選擇跟隨新婚丈夫一起回到鄉村。早上一起打掃房間,下午就上山採野花和樹枝回來裝扮花瓶,晚上泡壺茶賞月,閒暇的時候兩個人帶上他們的狗狗騎著自行車去山野放飛,鄉村給予曉琴的,是在城市很難享受到的清新空氣與自由。

山野水濱的隱居之所——溪岸圖


溪岸圖的出現,給月山村其他農家樂經營戶帶來了一定的衝擊,有時會出現參觀過溪岸圖的遊客將原本預定的農家樂退掉,住進溪岸圖的情況,“其他農家樂的經營戶就會到我們家參觀,討教經驗”,吳學平覺得這是好事兒,以這種方式促進村裡的農家樂去轉型提升,夫妻倆非常樂於給鄰居們一些意見和建議,而他們自己也在不斷地尋求進步,民宿開業一年多,設施還在不斷改進,甜點製作、紅酒調配等符合城市人休閒消費需求的內容也會不斷擴展。

山野水濱的隱居之所——溪岸圖


溪岸圖負責接待的區域,放著滿滿當當一貨櫃的土特產,各類菌菇幹、木耳幹、紅米、黃餜片等等,這些都是吳學平從村裡農戶家中收購過來的。之前就有做過農產品包裝設計,吳學平希望用己所長,將月山的特色美食和農產品推銷出去。為農產品設計包裝只是第一步,如何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推廣和銷售,建立起完整的產業鏈,幫助村民共同致富是夫妻倆目前正在思考的問題。

出門在外打拼的鄉村青年迴歸鄉村,同時也帶回了新理念,新的審美情趣,新鮮血液的迴流,為鄉村的發展注入蓬勃動力。


山野水濱的隱居之所——溪岸圖


《鄉旅報告》是全國首本針對農家樂鄉村休閒旅遊產業研究和宣傳的專業期刊。

發送私信“鄉旅報告” ,即可獲取更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