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吃肉涮3秒?小心被放倒!火鍋冷知識速看

在寒冷的冬季,和親朋好友一起吃火鍋是不錯的選擇。很多家庭都喜歡在家自制火鍋,這樣又安全有健康。在這裡,廣化君要為大家來支支招,介紹一下冬天吃火鍋應該講究哪些,快來一起看看吧~

科普丨吃肉涮3秒?小心被放倒!火鍋冷知識速看


吃火鍋的4大禁忌


1、吃太急,燙傷口腔腸胃


都說食物要“趁熱吃”,吃火鍋的時候,你是不是經常在食物一出鍋就迫不及待放嘴裡吃了?


這種猴急猴急的吃法,可使不得!


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120℃,而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的溫度。


取出即吃的話,很容易燙傷口腔、食管以及胃黏膜,以及易引起口腔潰瘍、咽喉炎、急性食管炎、腸胃炎等。


而且,熱燙的食物反覆刺激食管黏膜會誘發食管癌。特別是那些本來就有複發性口腔潰瘍的人,吃了火鍋更容易誘發疾病,如此反覆,就會誘發癌變。


2、貪圖鮮嫩,吃進寄生蟲


很多人喜歡吃火鍋,就是看重它能夠現煮現吃,味道鮮嫩。下鍋後,隨便涮涮燙燙,還沒等食物燙熟就吃。


拋開會導致會造成消化不良不說,這種吃法最大的問題是細菌和寄生蟲。


燙煮時間太短,細菌和寄生蟲就不易被殺滅,人吃進半生不熟的肉後,就很可能導致微生物感染。


像腸絛蟲、旋毛蟲、弓形蟲、囊蟲和肺吸蟲病,都可能通過半生不熟的豬肉片、牛肉片和魚、蟹等進入人體,穿過腸壁隨血液擴散至全身。


3、喝湯底,湯底不健康成分多


有些愛吃火鍋的人,連湯底都不會放過。而且他們還認為火鍋湯裡匯聚了各種食品的精華,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


可實際恰恰相反,反覆沸騰過的火鍋湯底不僅沒有營養,而且含有很多對身體有害的物質。


如飽和油脂、糖、鈉鹽、嘌呤等成分,它們均是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膽囊炎、胰腺炎、高血壓、腎臟病、痛風等疾病的誘因。


此外,很多情況下,煮進去的食物不會完全被撈出來,多多少少都會留點渣渣在鍋裡。這些物質在高溫中長時間混合煮沸,彼此之間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很可能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而留在湯裡。


4、邊吃邊喝冰啤酒,腸胃“傷不起”


熱辣辣的火鍋配上一杯冰啤酒,簡直爽到起飛~但這樣吃對腸胃可不好哦。


牛肉和羊肉的脂肪都屬於高度飽和的脂肪。在吃了熱乎乎的牛羊肉之後,喝冰鎮啤酒,脂肪可能在胃裡凝固成塊。


而脂肪是靠人體的脂肪酶和膽汁混合形成均勻的乳糜狀態,來幫助消化的。凝結成塊的脂肪會讓消化率極大下降,就像這樣。


一旦沒有充分消化的食物從消化道通過,就有可能造成食物不耐受反應,引發多方面不適。


一般來說,白酒、冰鎮的冷飲都對腸胃都會有一定刺激,若加上滾燙的火鍋,更會加重對腸胃的刺激。


雖說火鍋,就是要慢慢吃、慢慢涮才有味,但可別一吃就兩三個小時。因為煮太久,湯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增加,可能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而發生慢性胃腸炎等疾病,另外吃那麼久,一不小心就吃得多,容易長胖啊。


火鍋,這樣涮更健康


要想吃得健康,食材出場順序很重要!吃火鍋,要想吃得健康,食材涮煮的順序也是大有講究。


第一位出場:酸奶、果汁


吃火鍋前先喝點酸奶,能給胃黏膜添加一層保護膜,減少火鍋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


第二位出場:蔬菜


吃火鍋的時候,可以多點一些蔬菜,不要出現“唯一的綠色是雪碧”這種情況……蔬菜含有大量維生素和葉綠素,不僅能夠消除油膩,補充維生素,有些還有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


但要注意,火鍋裡的蔬菜不要煮太久。若蔬菜在肉類食物之後下鍋,則會吸收湯料本身的油脂以及肉類食物釋放的油脂,使身體攝入的油脂量大大增加。


第三位出場:肉類


從健康角度出發,為了減少油脂的攝入,像常吃的肥牛、肥羊、午餐肉、連皮的雞肉等肉類食物,都應在蔬菜之後食用。


第四位出場:水果


吃完火鍋過三四十分鐘可吃些水果,令口舌生津,同時消除上火的煩惱。水果要選擇性涼的,如臍橙、梨、蘆柑和香蕉等;不要選擇性熱的,如橘子等。


第五位出場:白開水

吃完重口味火鍋後,若覺得口渴,建議喝白開水,不僅可以解渴,還有利於體內尿酸的排出。


其實大家在吃火鍋時,只要注意鍋底、食材的選擇,調整飲食順序,注意頻率,火鍋就能吃得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